听到阿强的请求,余晚星没有立刻拒绝。她看着阿强脸上愧疚又期待的神情,想起自己独自拉扯两个孩子的艰辛,心里多了几分理解——一个孝顺的人,人品大概率不会差。她沉吟片刻,问道:“阿强,你提前半个时辰下班,家里的事能安排妥当吗?要是中间有特殊情况,比如店里特别忙,能不能偶尔调整一下?”
阿强连忙点头:“老板娘,您放心!我娘就是需要人按时做饭,其他时间都能自理,我提前下班肯定能把事办好!要是店里忙,我也可以晚点走,大不了我早上早点来,多干一会儿!”见阿强态度诚恳,又愿意灵活调整,余晚星当即答应:“行,那我就答应你!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面,工作时间可以灵活,但工作质量不能打折扣!”阿强激动地连连道谢,脸上露出了踏实的笑容。
解决了阿强的问题,余晚星正式通知两人入职。考虑到刘嫂和阿强一个缺乏餐饮经验,一个对小吃铺的流程不熟悉,她特意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打算亲自带教,确保两人能快速上手。
培训第一天,余晚星先带着两人熟悉店铺环境,从临街的操作窗口到后厨的每一个角落,都逐一介绍:“这里是食材清洗区,蔬菜要洗三遍,猪肉要剔除筋膜;那边是馅料制作区,不同馅料的配比和调味都有讲究;蒸屉的火候也很关键,猪肉包要蒸一炷香的时间,豆沙包时间要稍短一些……”她一边说,一边示范,讲解得细致入微。
牛婶也主动帮忙,分享自己的经验:“刘嫂,你洗蔬菜的时候,要把根部的泥仔细抠干净,叶子缝隙里也别落下;阿强,你打包的时候,要注意把餐品放稳,别洒了,给顾客递东西的时候要客气……”许明和许亮也热情地帮忙,许明教阿强如何快速核对订单,许亮则跟着刘嫂学习清洗食材,时不时还会“指点”两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刘嫂虽然没做过餐饮,但学得很认真,每天都把余晚星和牛婶说的要点记在心里,遇到不懂的就及时请教,几天下来,已经能熟练地清洗食材、切配简单的馅料了。阿强则凭借之前的餐饮经验,学得更快,不仅能熟练地打包、清洁,还能帮忙制作一些简单的小吃,甚至能记住不少熟客的口味,主动询问:“张大叔,今天还是要三个猪肉包,少放辣椒吗?”
培训进行到第五天,余晚星决定让两人独立上岗试试。当天清晨,小吃铺刚开门,就迎来了一波客流。刘嫂在操作窗口清洗食材,动作麻利,干净利落;阿强则负责打包和外场清洁,应对自如,没有丝毫慌乱。看着两人有条不紊地工作,余晚星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可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都顺利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一位熟客点了一份凉拌黄瓜,阿强打包时,不小心把醋放多了。顾客尝了一口,皱着眉头说:“今天这黄瓜怎么这么酸?是不是醋放多了?”阿强顿时慌了神,站在原地手足无措。余晚星连忙上前道歉,并重新给顾客做了一份。
看着阿强愧疚的模样,余晚星知道,新人上岗,难免会出现失误。但她也意识到,后续还需要加强对两人的细节培训,尤其是在食材调味和服务态度上,必须严格要求。一场关于“细节管理”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