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食客专程打卡的消息,让“晚星小吃铺”的名气更盛,每日客流陡增,高峰时段排队的队伍能从门口延伸到巷口。起初,余晚星和牛婶虽配合日渐熟练,但面对汹涌的人潮,还是难免手忙脚乱——有顾客催餐、有打包订单遗漏、甚至出现过粥品盛错的小插曲。余晚星深知,若不优化流程,不仅会影响顾客体验,长期下来还会消耗好不容易积累的口碑。
当天闭店后,余晚星特意留下牛婶,两人坐在空荡的前堂,对着一张画满流程的纸反复琢磨。“牛婶,你看,咱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前端点餐’和‘后端制作’衔接不顺畅,我在里面做,不知道外面点了多少,你在外面喊,有时候我也听不清。”余晚星指着纸上的瓶颈环节,语气认真,“我想了个办法,咱们做个‘点餐木牌’,上面写好餐品名称和数量,你接到订单后,把木牌放在后厨门口的架子上,我按牌制作,做好一个取走一个,这样就不会乱了。”
牛婶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之前我扯着嗓子喊,有时候忙起来自己都记混了,有了木牌,一目了然!”两人当即决定,连夜制作十个点餐木牌,分别标注“猪肉包x1”“小米粥x1”等常见品类。
除了点餐环节,余晚星还对备餐流程做了调整。“以前包子生胚都是当天早上现做,太赶了。从明天起,我每天闭店后多和一倍的面,做好生胚放在阴凉处醒发,第二天早上直接上锅蒸,能节省半个时辰的时间。”她顿了顿,又道,“凉菜也一样,黄瓜、海带提前切好,用清水泡着,早上只需要调酱汁就行,能大大提高出餐速度。”
为了应对打包订单增多的情况,余晚星还特意在门口增设了一个“打包窗口”,由许明放学后负责。“明儿,你负责打包和核对订单,顾客从这个窗口直接取餐,不用进前堂排队,既能分流,也能减少你的工作量。”许明用力点头:“娘,我记住了!保证不会出错!”
第二天一早,新流程正式启用。牛婶在前堂引导顾客点餐,快速将对应的木牌放在后厨架子上;余晚星按牌制作,蒸好的包子、盛好的粥品直接放在转盘上;许明在打包窗口,根据木牌信息快速打包,递给排队的顾客。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顺畅有序,顾客等餐时间比之前缩短了近一半。
“今天这速度真快!”一位常来的大叔笑着说,“以前得等一炷香,现在一盏茶的功夫就拿到了!”牛婶在前堂忙而不乱,一边招呼顾客,一边留意木牌数量,脸上的笑容也轻松了许多。余晚星在后厨专注制作,不用再分心听订单,效率也大幅提升。
看着运转流畅的小吃铺,余晚星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她知道,只有不断优化流程,才能应对越来越大的客流,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生意。
可她不知道的是,隔壁的石老三正透过自家包子铺的门缝,死死地盯着“晚星小吃铺”的变化。看到余晚星的流程越来越顺畅,顾客越来越多,他的脸色愈发阴沉。“看来,光是散布谣言还不够。”石老三低声自语,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他转身回到里屋,从柜子里翻出一个小纸包,里面装着一些白色的粉末——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杀手锏”。一场针对小吃铺食材的恶意破坏,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