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英赌气离家出走,为自己的命运开启了一扇窗。
她投奔嫂子吴迪,姑嫂之间亲如姐妹,着实亲热一阵子。之后,吴迪为小姑子做长远规划,让她嫁给马上从部队转业回家的刘德好。
高秀英思前想后,感觉刘德好挺有潜力。去部队当兵锻炼之后,人都会变得更成熟稳重。
而且刘德好家庭条件也不错,自己嫁过去应该不会吃苦。于是,高秀英便点头答应了嫂子的提议。
转过年,刘德好转业回家,吴迪安排两人见了面。刘德好身姿挺拔,眼神坚毅,谈吐间尽显军人风范。高秀英对他的印象很好,完全没有上学时候那调皮捣蛋的模样。
高秀英活泼开朗,有体面的教师工作,正是刘德好梦寐以求的结婚对象。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在刘德好等待上面分配工作的时间里,高秀英意外被调换了工作。那是她向往已久的教务处工作,为了得到这份工作,她很努力、很努力,结果未能如愿。
后来这份工作分配给一个男性同事,高秀英本来对这个男同事很有好感。可是这个男同事得到这份工作后不搭理高秀英,令高秀英一度郁闷。
她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自己的长相,以至于跟家人为了长相纠缠不清,吵吵闹闹,最后离家出走。
如今那份她曾奋力争取却失之交臂的教务处职位,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实实在在落在她的头上,这份失而复得的工作不再仅仅是梦想的实现,更像是命运抛出的一根橄榄枝。
无需再被繁重的教学任务钉在学校,她有了更多外出走动,甚至去公社开会、报表的由头。
这意外的转机,恰如其分地为她与刘德好日渐升温的感情创造了难得的相处空间,让她在欣慰之余,也不禁感叹命运的曲折安排。
高秀英和刘德好两人开始正式交往。相处中,高秀英越发觉得刘德好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在他们去县城游玩的途中,刘德好递给她一个军用水壶,壶口还带着他手掌的余温,高秀英喝了一口,清水里竟隐约品出一股拉练风尘和阳光暴晒后的独特气味,就像他这个人一样,直接而粗粝。
刘德好也被高秀英的善良和乐观所吸引,高秀英总能整出一串串搞笑的故事,让刘德好从简单的军旅生涯中走进地方生活的万花筒,他感觉美好生活在他眼前展开,就像眼前的灯红酒绿,让人陶醉。
那一次,他们玩得很开心,赶上周末,他们在县城住了一晚上,他们在旅馆里聊了很久,从学校到部队,从个人到父母,从生活琐事到人生理想,彼此的心越靠越近。
第二天返程时,刘德好紧紧握着高秀英的手,眼神坚定地说:“秀英,我想娶你。”高秀英的脸瞬间红透,心中满是甜蜜与羞涩,轻轻地点了点头。
高吉梁知道妻子吴迪从中做了不少工作,虽然吴迪的目的是想让高秀英早点离开自己家,甩掉这个貌似姐妹,实则令人困扰的拖油瓶。
但是高吉梁反复权衡,感觉刘德好虽然有些匪气,但是自己的妹妹也不是老实巴交的主,两人挺般配,况且他们两个,那真是王八瞅绿豆——对上眼了。
曲桂娥对儿女的婚事只做点醒,从不干涉,她不想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为自己的行为愧疚不已,甚至死不瞑目。
她让儿子高吉梁转达她的意思:“吉梁,你告诉秀英,老刘家祖上都是干大事的,这孩子兴许有大出息,但是,干大事的男人不好把控,让秀英心里得有点数,自己要有所长进。”
高吉梁把话传到了,刘德好很感激没见面的岳母,这评价与其说是劝告女儿,不如说是夸奖女婿,“干大事的人家”,就冲这句话,我也得干点大事,非她不娶了。
刘德好开始做母女二人的调和剂,想要让双方老人见面,高秀英抹不开面子,她为自己离家出走前撂下的狠话而纠结。
刘德好说不动高秀英,就自己偷偷去见了准岳母曲桂娥,并承诺一定会说服秀英,让她们母女握手言和。
刘德好是在刘佳玉的帮助下见的准丈母娘。跟刘德好一起转业的还有刘佳玉,他们是一个部队的战友,一起当兵,又一起转业,现在又一起等待工作。
跟刘德好一样,刘佳玉回来的第一件事,也是忙着相亲。媒婆踏破门槛自不必说,最后锁定的人是吴迪的四妹吴娟,也就是刘德好家里人当初看好的女孩。
这事是吴国富亲自出面办的,他直接跟大女婿高吉梁说出想法,并承诺会包揽一切,不用亲家母曲桂娥操一点心。
他态度诚恳:“吉梁,我就看好你那兄弟刘佳玉,他可比刘德好强多了。不对,看我这嘴,他呀,更适合小娟,小娟这孩子太老实,你小妹不一样,挺泼辣的姑娘,她跟刘德好也挺合适。”
高吉梁说:“爸,我是非常希望这事能成,若是成了,两家亲上加亲,多好!我回去跟母亲和弟弟商量一下,毕竟,这事儿,我可做不了主。”
高吉梁带着厚重的承诺,回家跟母亲和老弟商量。曲桂娥笑着说:“他老吴家就是有本事,姑娘找对象是千挑万选,挑下剩的我们家姑娘给捡回家了。”
高吉梁也笑了:“娘,不能这样说,一码归一码,这缘分不能横向比较。佳玉和秀英的事不能混在一起。”
曲桂娥也笑了:“其实,我挺看好小娟的,那孩子文文静静,不像吴迪……跟吴迪不一样,她们虽然是姐妹,但是性格完全不同。”
曲桂娥脸上露出一丝对吴迪的不屑,但马上又调整过来,当着儿子的面说儿媳妇的不是,那种事她绝对做不出来。
刘佳玉不好意思地说:“娘,我其实想找个家庭条件好一点的,让您跟我享点福,您操劳大半辈子,也该歇着了。”
高吉梁又强调了岳父的承诺:“这待遇可比我那时候高多了,就看你能不能看上小娟了。”
高吉梁见母亲和弟弟都不反对,当机立断,安排时间让刘佳玉和吴娟见了面。
刘佳玉一见到吴娟,瞬间被她的文静秀丽吸引。吴娟温柔内敛,说话轻声细语,和高秀英的活泼截然不同,却别有一番韵味。
刘佳玉原本还有些犹豫的心,此刻彻底安定下来。而吴娟对刘佳玉也十分满意,他身上稳重内敛的军人气质让她心生敬佩。
两人相谈甚欢,之后便开始正式交往。高秀英和刘德好那边感情也愈发深厚,他们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在两对新人热恋进行时,政府的工作分配方案下来了,刘佳玉和刘德好一起分配到牡丹江。
《转业军人分配介绍信》上,“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的大红公章盖得红彤彤的,象征着他们红红火火的生活。
两人拿着介绍信,既兴奋又有些发愁。兴奋的是有了稳定的工作,还是国营的大厂,妥妥的铁饭碗。发愁的是,这意味着他们要离开家乡去牡丹江,与家人和恋人分隔两地。
高秀英和吴娟得知消息后,心里空落落的自不必说。但她们都明白这是工作的需要,不能拖恋人后腿。
高秀英感觉走远点更好,将来自己可以追随丈夫离开家,她不想在家门口转悠。
吴娟则不舍得离开父母,她求父亲帮忙给刘佳玉重新安排工作。
吴国富多方打听,发现刘德好的家人也在张罗为他调动工作。原来长胜小学的校长李兴年是刘德好的舅舅,他正准备把刘德好安排到学校当老师。
怪不得高秀英跟刘德好相处之后,马上就调了轻松自在的工作,原来是校长李兴年从中推波助澜,他希望外甥与高秀英好好相处。
高秀英得知工作调动的真相后,马上又来了自信,这说明校长希望自己与刘德好相处,看来校长并没有讨厌自己。
高秀英的情绪随着别人的态度飞快转变,丝毫不需要脑筋思考,这样的日子过得轻松。
刘德好的家人希望他留在家乡,可是刘德好本人不愿意,他要出去干大事,起码要对得起未来岳母的高度评价,他婉言拒绝了舅舅李兴年的好意。
刘佳玉也不想留在家乡,出去当兵这几年,他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他渴望去更广阔的地方闯荡。尽管吴国富有心帮忙,但刘佳玉心意已决。
刘佳玉的生父刘乃富试图劝说儿子留在家乡,刘佳玉婉言拒绝。
他最后说了句令刘乃富深感安慰的话:“我到北面安顿好了,给你地址,你过去跟我一起住,我给你养老送终。”
刘佳玉对继母曲桂娥也是这样说的,这孩子有操不完的心,它恨不得把自己掰成八瓣,分给生父、分给继母,也分给未来属于自己的家人。
高秀平现在回一趟娘家挺费劲的,孩子小,十多里的路程,一直抱着,走着走着就抱不动了,骑自行车又怕有个闪失,再说抱孩子也不得劲,她回娘家的次数少多了。
刘佳玉回来第二天就来看她,这个弟弟对高秀平感情最深,在他眼里,姐姐就是女英雄,他在部队经常提起姐姐,描述当初她初见姐姐时那个威武的小牛倌,战友们都很羡慕他。
有刘佳玉帮忙抱着孩子,高秀平轻松回了一趟娘家。真不愧是在部队受过锻炼的,佳玉抱着孩子轻飘飘的,一路上都没换手。
高秀平赞叹道:“佳玉,你现在年轻力壮,正是好时候,这要是换成你姐夫,那得歇好几气儿呢。”
刘佳玉笑了:“我姐夫那是舞文弄墨的,我只有力气。”
这一次,她在娘家住了二十多天,一直到刘佳玉去牡丹江上班她才回家。
这段时间,高秀英仍然住在嫂子家,但是刘德好带她回家见了母亲,母女俩就算是言和了。
曲桂娥有时候纳闷,自己生的孩子,怎么连继子刘佳玉都不如。
刘佳玉和刘德好在一众人的护送下,坐上了来往牡丹江的绿皮火车,开启新的生活。
高秀英的心随着绿皮火车飞走了,她真想跟着刘德好一起北上。未曾想,不久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让她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