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地下河通道的缝隙,在水面上洒下细碎的光斑。林墨正和老周、况国华围着一张简易地图商议对策,坑道内的队员们大多在休整,村民们则忙着晾晒刚带来的谷子,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清香,却丝毫无法驱散众人心中的忧虑——日军的包围圈仍未解除,挖地道的动静越来越明显,若不主动出击,迟早会被对方困死在山洞里。
“日军现在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正面封锁和挖地道上,营地后方肯定空虚。”老周用树枝指着地图上日军营地的位置,语气坚定,“我们不能再被动防守了,不如采用‘翻边战术’,绕到日军后方发动突袭,打乱他们的部署。这样一来,既能缓解洞内的压力,说不定还能迫使松井撤回挖地道的兵力,为我们争取更多时间。”
“翻边战术?”林墨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她从未听过这个战术名词。
况国华立刻解释道:“这是敌后游击战中常用的战术,简单说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避开敌人的正面锋芒,绕到其后方薄弱处发起攻击,让敌人首尾不能相顾。老周这个提议很有道理,日军现在看似包围了我们,实则后方防守空虚,只要我们能成功突袭他们的营地,烧毁他们的弹药和粮食,松井肯定会回兵救援。”
林墨仔细琢磨着两人的话,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滑动:“可我们人手有限,既要防守山洞,又要发动突袭,很难兼顾。万一突袭失败,或者山洞在我们离开后被日军攻破,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可以兵分两路。”况国华接过话茬,在地图上画出两条路线,“一路由老周带领大部分队员和村民留在洞内,加固防线,继续监视日军挖地道的动向,一旦日军发起进攻,务必坚守到我们回来;另一路由我和林墨带领十名精锐队员,从地下河通道突围,绕到日军营地后方发动突袭。地下河通道隐蔽,日军肯定想不到我们会从那里出去,突袭成功的概率很大。”
老周立刻点头赞同:“我同意这个方案!我在洞内坚守多年,对防线和坑道都熟悉,一定能守住山洞。你们放心去突袭,只要能打乱日军的部署,就算付出一些代价也值得。”
三人很快达成共识,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详细计划。林墨挑选了十名身手好、战斗经验丰富的队员,他们大多参加过多次反围剿战斗,不仅枪法精准,还擅长近身搏斗。队员们得知要发动突袭,都兴奋不已,纷纷表示愿意跟随林墨和况国华出征。
出发前,林墨和老周在主通道内告别。老周紧紧握住林墨的手,眼神郑重:“林墨,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遇到危险就立刻撤退,别硬拼。山洞交给我,我保证在你们回来之前,绝不会让日军前进一步。”
林墨用力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老周,辛苦你了。洞内的粮食和水要省着点用,伤员和村民们就拜托你多照顾了。我们一定会尽快回来,和你们一起打败日军。”
况国华则走到负责操作缴获轻机枪的队员身边,仔细检查了机枪的弹药:“这挺机枪是我们的重要武器,突袭时一定要注意掩护,别让日军靠近。记住,我们的目标是烧毁他们的弹药库和粮食,扰乱他们的部署,不是和他们硬拼,见好就收。”
队员们纷纷点头,将况国华的话牢记在心。
当天傍晚,林墨和况国华带着十名队员,背着轻便的武器和干粮,悄悄走进地下河通道。通道内漆黑一片,只有队员们手中的手电筒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前方的道路。河水冰凉刺骨,没过队员们的脚踝,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速度。众人排成一列,小心翼翼地沿着河道边缘前行,耳朵警惕地听着周围的动静,生怕遇到日军的巡逻队。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一丝光亮——是地下河的出口!队员们心中一喜,加快脚步朝着出口走去。出口位于一座小山的半山腰,被茂密的灌木丛掩盖,非常隐蔽。况国华率先走出出口,借着月光观察四周,确认没有日军岗哨后,才示意队员们依次出来。
众人在山脚下稍作休整,吃了点干粮补充体力,然后按照事先制定的路线,朝着日军营地的方向潜行。日军营地位于山谷中央,四周只有少量岗哨,大部分士兵都在忙着挖地道,或者在营地内休整,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大家听着,我们分成三组。”况国华压低声音,对着队员们部署任务,“第一组由我带领,负责突袭日军的弹药库,用手榴弹将其炸毁;第二组由林墨带领,负责烧毁他们的粮食仓库;第三组负责掩护,用轻机枪压制日军的火力,防止他们增援。行动开始后,以枪声为号,各组同时行动,完成任务后立刻撤退,在山脚下的集合点汇合。”
“明白!”队员们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凌晨时分,突袭行动正式开始。第三组的队员率先找到一处隐蔽的制高点,将轻机枪架好,对准日军营地的方向。随着况国华一声令下,轻机枪的枪声瞬间响起,“哒哒哒”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子弹朝着日军营地内的帐篷飞去,顿时引起一片混乱。
日军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纷纷慌乱地拿起武器,想要寻找袭击者的位置。就在这时,况国华带领第一组队员朝着弹药库冲去,弹药库外只有两名岗哨,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队员们击倒。况国华一脚踹开弹药库的大门,队员们立刻将手中的手榴弹扔了进去,然后迅速撤离。“轰隆!”一声巨响,弹药库瞬间被炸毁,火光冲天,浓烟弥漫,营地内的日军士兵们吓得纷纷四处躲避。
林墨带领的第二组队员也趁机朝着粮食仓库冲去。粮食仓库外的岗哨早已被轻机枪的枪声吸引,仓库内空无一人。队员们将事先准备好的煤油洒在粮食上,然后点燃火把扔了进去。火焰迅速蔓延,很快就吞噬了整个粮食仓库,噼啪作响的燃烧声和粮食烧焦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
松井正在帐篷内研究挖地道的进度表,听到外面的爆炸声和枪声,顿时大惊失色。他冲出帐篷,看到弹药库和粮食仓库都被炸毁,火光冲天,顿时气得浑身发抖:“混蛋!游击队怎么会在这里?快!快集合队伍,把他们消灭掉!”
日军士兵们虽然慌乱,但在松井的指挥下,还是很快集合起来,朝着袭击者的方向冲去。然而,此时况国华和林墨已经带领队员们完成了任务,正在朝着山脚下的集合点撤退。第三组的队员们继续用轻机枪压制日军的火力,为大部队撤退争取时间,直到所有人都安全撤离后,才迅速收起机枪,跟上大部队的脚步。
松井带领日军士兵们追到山脚下时,只看到远处的山林中闪过几道身影,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他看着被炸毁的弹药库和粮食仓库,心中满是愤怒和不甘——弹药和粮食是军队的生命线,现在两者都被炸毁,挖地道的工程也不得不暂停,想要再进攻山洞,难上加难。
“追!给我追!一定要把他们找出来!”松井对着士兵们怒吼,却没有人敢轻易冲进山林——夜色深沉,山林中地形复杂,谁也不知道游击队是否还设下了埋伏。
林墨和况国华带领队员们在山林中快速穿行,直到确认没有日军追击后,才停下脚步休息。队员们虽然疲惫,却个个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笑容——这次突袭不仅成功炸毁了日军的弹药库和粮食仓库,还打乱了他们的部署,缓解了山洞内的压力,可谓大获全胜。
“太好了!我们成功了!”一名队员兴奋地喊道,眼中满是激动。
林墨笑着点头:“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我们还要尽快赶回山洞,和老周他们汇合。日军失去了弹药和粮食,肯定会暂时停止进攻,但他们不会就此放弃,我们还得继续做好应对准备。”
众人纷纷点头,稍作休整后,继续朝着山洞的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山洞内的老周正密切关注着日军营地的动向。当看到日军营地内火光冲天,传来爆炸声时,他知道林墨和况国华的突袭成功了,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立刻下令队员们加强警戒,防止日军因愤怒而发起疯狂进攻。
果然,没过多久,日军营地内就传来了混乱的脚步声,却始终没有发起进攻。老周知道,松井肯定是因为弹药和粮食被炸毁,自顾不暇,暂时没有精力再进攻山洞了。他心中满是欣慰,为林墨和况国华的成功感到高兴。
天色渐亮,林墨和况国华带领队员们终于回到了山洞。老周和队员们、村民们早已在地下河入口等候,看到他们平安归来,还带来了突袭成功的好消息,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太好了!你们成功了!”老周兴奋地走上前,和林墨、况国华紧紧拥抱在一起。
林墨笑着说道:“我们不仅炸毁了日军的弹药库和粮食仓库,还迫使他们暂停了挖地道的工程,暂时缓解了洞内的压力。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松井肯定会向指挥部请求更多的支援,我们还要继续加固防线,做好应对准备。”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忙碌起来。有的队员去修复防线,有的去整理剩余的弹药和粮食,有的则去照顾受伤的队员。山洞内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之前的焦虑和担忧渐渐消散。
而在日军营地内,松井正对着无线电咆哮,请求指挥部立刻送来弹药和粮食,并派遣更多的援兵。他看着被炸毁的弹药库和粮食仓库,心中满是愤怒和不甘——他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包围和挖地道计划,竟然被游击队的一次突袭彻底打乱。他发誓,等援兵和物资一到,一定要对山洞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将游击队和村民们全部消灭,为自己的失败报仇雪恨。
阳光渐渐升起,照亮了整个山谷。山洞内的人们依旧在忙碌着,他们知道,虽然这次突袭成功了,但战争还没有结束,更大的挑战还在等待着他们。但他们没有丝毫畏惧,依旧充满信心——只要团结一心,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战胜日军,守护好自己的家园,迎来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