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后山另一侧,风裹挟着寒意掠过开阔的草地,小李带着五名队员深一脚浅一脚地穿梭在灌木丛中。这里的地势与乱石坡截然不同——没有陡峭的崖壁作为天然屏障,只有一片相对平坦的缓坡,小路在草地间蜿蜒,最宽处能容两人并行,正是日军最容易突破的薄弱点。
“就在这里设防线!”小李停下脚步,指着小路中间一处凹陷的地段。这里两侧是半人高的杂草,正好可以隐藏陷阱;前方有几块巨大的岩石,既能作为掩体,又能阻挡日军的冲锋路线。队员们立刻放下背上的物资,拿出铁锹,开始连夜挖掘战壕。
铁锹插入泥土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队员们轮流替换,汗水很快浸湿了衣衫,却没人抱怨一句。“战壕挖深点,至少半米,能挡住日军的子弹!”小李一边挥锹,一边叮嘱身边的队员,“再在战壕前面挖几个陷阱,里面插上削尖的木棍,用杂草盖好,别让日军发现。”
两名队员负责制作土地雷——他们将鞭炮里的火药倒出来,装入掏空的竹筒,再插上引线,用绳子固定在树枝上,引线末端系着细铁丝,横跨在小路上。只要日军触碰铁丝,就会引燃火药,虽然威力不大,却能制造混乱,为他们争取反击时间。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防线终于布置完成。战壕沿着小路延伸,前方隐藏着五个陷阱,两侧的杂草中埋着十余个土地雷,几块巨大的岩石后也预留了射击位置。小李趴在战壕里,透过杂草的缝隙观察小路的尽头,眼中满是警惕:“大家轮流休息,保持警惕,日军随时可能出现。”
与此同时,山洞入口处也一片忙碌。林墨和老周指挥着队员和村民,将一捆捆粗壮的木头堆在入口两侧,搭建起一道一人多高的防御工事。木头之间留出缝隙,正好可以架起步枪,既能阻挡日军的冲锋,又不影响队员们射击。村民们还从家里带来了铁锅和木桶,装满泥土,堆在工事外侧,增强防御能力。
况国华则独自走进山洞深处,他要利用对山洞的熟悉,设置一道隐蔽的机关。来到之前发现的石室,他看着那块黑色石碑,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石碑底部的齿轮结构还能利用。他找来几根粗壮的树干,一端固定在石碑侧面,另一端顶在通道顶部的岩石上,再用绳索将树干与石碑底部的凸起连接。
“这样一来,只要日军推动石碑,绳索就会拉动树干,顶落顶部的岩石。”况国华自言自语地说道,又在通道两侧堆放了几块巨大的岩石,“就算石块砸不到日军,也能暂时堵住通道,为我们争取时间。”
布置好机关后,况国华回到山洞入口,看到林墨和老周正在检查队员们的武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入口的防御和通道的机关都准备好了,就算日军来了,我们也能抵挡一阵。”
林墨点了点头,指着不远处的藏兵洞方向:“我已经安排村民们转移到藏兵洞了,那里更安全。我们留下二十名队员,分成两组,一组守在入口的防御工事,一组在山洞内巡逻,一旦发现日军突破,就立刻触发通道内的机关。”
老周补充道:“小王那边还没有传来信号,说明挖掘点的日军还没有行动,他们很可能在等佐藤的队伍从后山另一侧发起进攻,再前后夹击我们。我们必须做好应对两面进攻的准备。”
众人纷纷点头,心中都清楚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异常艰难。队员们靠在防御工事旁,有的擦拭步枪,有的检查手榴弹,有的则闭目养神,积蓄体力。山洞内的气氛虽然凝重,却没有丝毫慌乱——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
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山林中,照亮了小李等人布置的防线,也照亮了山洞入口的防御工事。远处的挖掘点方向依旧平静,没有传来枪声,也没有看到日军的身影;后山另一侧的小路上,也只有风吹过杂草的“沙沙”声,仿佛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佐藤的队伍随时可能出现,一场决定洪溪村命运的战斗,即将在这片土地上展开。而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要用自己的鲜血和勇气,守护好家园,守护好身后的村民,守护好那条来之不易的秘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