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基顺利地进入了洛阳城。
长长的“尾巴”们登记完姓名后,也各回各家了。
袁基也回到他的府邸。
安排仆从去准备餐食,袁基打算晚上组织一个宴会。
本来,袁基是只想组织一个集团内部的小型聚会,带着原本的小团体认识一下新人荀攸,大家互相聊聊天,增进一下感情。
没想到袁术赖上袁基就不走了,硬跟着袁基回了家。
闻着点宴会的味儿,于是更加有理由赖着不走,口中喊着:“太久没见兄长,术实在是太过思念!”
说什么都要跟兄长聚一聚。
当然,他的眼里只有兄长。这个聚会在他眼中就是他与兄长的二人聚会,贾诩、荀攸和典韦,他眼风都不扫一下。
不过没关系,双方依旧很和谐,因为贾诩、荀攸和典韦也不理他。
由于荀采是兄长的妻子,袁术的礼节做得还是很到位的。
不过依东汉礼制,荀采无法出席接下来的宴会。
所以接下来的宴会,就是袁术一个人的主场。
宴会开始后,袁术的嘴就没有闲下来过。
一会儿关心袁基这段时间辛不辛苦。
一会儿八卦兄长的婚后生活。
一会儿嘬几口蜜水。
跟袁术宴饮,一般人是喝不倒袁术的。
因为当别人的肚子被酒水填满的时候,袁术的肚子里一多半都是蜜水。
袁基无奈地笑笑,看来他今天只得先陪着袁术交流交流感情了。
他不断地对着袁术举起酒杯,袁术也同样喝了不少。
喝着喝着,袁术就醉了。
袁术同袁基聊了过去,聊了现在,聊了未来。
聊着聊着,就旁若无人地哭起来,哭着哭着就抱住袁基不放。
袁基只好宠溺地安慰他,拍拍他的头,任由他耍酒疯。
不过袁术的酒量实在不算好,被酒量王者袁基劝了几轮酒,就上头了。
袁术哭累了以后,本来还想邀请袁基跳个舞。
结果想着想着,就趴在袁基怀里睡着了。
袁基轻声唤来袁术的家仆,让他带着袁术去休息。
袁基的府邸一直留着袁术和袁绍的专属小院子。
就连装修都是袁术自己装的。
这使得他院子的风格跟整个袁基府邸都格格不入。
那边,袁术顺利地睡在了他的专属大床上。
宴席这边,四个人面面相觑。
“噗嗤……”
“哈哈哈……”
“嘿嘿!”
莫名的都笑了起来。
有一种集体干同一件坏事的喜悦感。
不过他们倒是没做什么坏事。
仅是其他三个人隔空达成了共识——先把袁术送走。
袁术不理会贾诩等人,袁基却是时时刻刻关注着每个人。
看到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放下酒杯,进入了小口或大口吃菜的模式。
接收到信号的袁基被他们的默契逗得一乐。
弟弟和臣属之间的平衡,是对他这个主君的小考验。
只不过在这方面,袁基属于天赋型选手。
他顺着臣下想剔除袁术开私人聚会的想法,开始频繁向袁术敬酒。
在此期间,他的所有关照和爱护全部扑向袁术,将袁术哄得晕晕乎乎。
再加上酒精的作用,成功地让袁术开心睡着了。
看着贾诩三人笑得开心,袁基也陪着他们开心。
经此一事,三人的心瞬间被拉进了,彼此都更加放松起来。
即使荀攸是新加入这个团体的,也同另外两人多了一种莫名的联结。
袁基举杯开口:
“恶来和公达赶了许多天的路,文和也在城外等候许久,各位都辛苦了。此次宴会,大家喝酒要喝得尽兴,亦要点到为止。”
说着,袁基冲着贾诩和典韦心照不宣地笑笑。
紧接着,他开始介绍荀攸:
“文和,恶来。此为颍川荀氏荀攸,荀公达。公达有谋略,有极强的洞察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贾诩举起杯,向对面坐着的腼腆青年释放着善意。
“某武威贾诩,贾文和。日后还请公达多多指教,吾等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荀攸也举起酒杯,“与君共勉。”
二人隔空一敬,均饮完一杯酒。
袁基觉得贾诩跟荀攸绝对有话可聊,因为两人都是‘明哲保身’这一处世哲学的爱好者。
在历史上,荀攸不争功、不炫耀,曹操评价他为外愚内智、外怯内勇,他也成功地在曹魏集团得以善终。
这一点,贾诩亦是如此。曹操若不点他名,他绝对能不发一言。
典韦也举起酒杯,敬了荀攸一杯:
“嘿嘿,俺是典韦,你可以叫俺恶来。俺不会说什么话,就敬公达先生一杯吧。”
荀攸嘴角上扬,回道:“攸也敬恶来一杯。”
三个人敬来敬去,玩得不亦乐乎。
袁基见不用他继续介绍,三人就已经彼此熟识了。
他乐得轻松自在,再加上刚刚同袁术喝了不少酒,他就静静坐在座位上,嘴角扬起,不时左右看看三人。
“公达平常都看些什么书?”
贾诩放下筷子询问。
荀攸见状亦放下酒杯,回答:
“攸平时研读五经,亦读《史记》、《汉书》、《战国策》。攸还喜欢读兵书,《孙子兵法》、《六韬》、《三略》、《吴子》……都会看。”
“哦?”贾诩听得两眼放光。
自他加入袁基集团起,他就从袁基这里借走了许多他之前没看过的兵书。
贾诩也爱读兵书,他闲暇时间还会给兵书作注解,《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他都会边读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他写的注解只给袁基看过。
袁基每次看后,都惊为天人,亦受益匪浅。
拍着贾诩的肩膀就开夸,什么“再世孙武”、“兵家之智者”、“天赐吾之子房”张口就来。
一波一波甜言蜜语,把贾诩夸得越来越自信。
现在贾诩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整理研究自己的兵法谋略了。
他要开始写书了!
袁基对此十分鼓励,不仅给了贾诩许多兵书和钱财,在袁基服丧期间,袁基也不忘随信附赠激励的话语。
经过这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贾诩对于兵法的理解更加深入。
于是此时,贾诩立马同荀攸就兵法交流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