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成功,Ecmo已撤离。”
这短短十个字,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江源市第一医院,乃至整个国内心胸外科领域,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汹涌波涛。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每个角落,从心胸外科到呼吸内科,从IcU到行政后勤,所有关注着这场手术的医护人员,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与有荣焉的笑容。吴涛院长更是激动得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连说了好几个“好”字。这不仅是一个病人的新生,更是江源医院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代脊梁》摄制组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反应镜头——护士站里年轻的护士们抱在一起小声欢呼;医生办公室里,杨主任红着眼圈用力拍着张浩的肩膀;食堂里,打饭的阿姨听说消息后,特意给林默团队的餐盘里多加了两个鸡蛋……
这些真实而朴素的画面,远比任何刻意的煽情更能打动人心。
紧接着,是学术圈的震动。
就在林默宣布手术成功后的几小时内,他的手机和苏晚晴的工作电话几乎被打爆。来自全国各大顶尖医院心胸外科、呼吸科的主任、教授们,纷纷发来信息或直接致电询问细节,表达祝贺与难以置信。
“林主任,恭喜!potts分流用在IpAh上,还成功了!这简直是给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老林,你这胆子也太肥了!不过,干得漂亮!数据什么时候能分享学习一下?”
“林默,我是xx医院的老周,我们这边也有几个类似的终末期病人,你看能不能……”
曾经的质疑、观望,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迅速转化为敬佩与求教。林默没有时间一一回复,全部由苏晚晴和张浩代为处理,礼貌回应,并承诺后续会通过学术会议和论文形式进行详细分享。
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开始酝酿风暴。《时代脊梁》栏目组放出了一段经过精心剪辑、仅有三十秒的预告片。画面中,是林默沉稳划下手术刀的特写,是监护仪上惊心动魄的数字跳跃,是Ecmo运转的低沉轰鸣,是医护人员凝重的侧脸,最后,定格在林默走出IcU,平静宣布“手术成功”的那个瞬间。
预告片配文:“向死而生!直击‘星火’团队挑战‘高原沉默杀手’终极一战。明晚八点,《时代脊梁》倾情奉献。”
这则预告片瞬间被各大媒体和网友疯狂转发、评论、点赞。
“卧槽!看预告就燃起来了!”
“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林默医生YYdS!”
“哭了,希望病人能好起来!”
“明晚八点,锁定频道!”
社会的赞誉和关注,如同潮水般涌向这个偏远的山城医院。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林默,却依旧是那个最冷静的存在。
他没有参与任何的庆祝和讨论,在简短回应了媒体后,便再次扎进了IcU,仔细查阅扎西脱离Ecmo后最新的各项检查报告。
“肝功能指标仍有波动,需要继续保肝治疗。”
“肌酐水平偏高,肾功能恢复是下一步重点。”
“警惕撤机后肺不张和感染复发。”
他条分缕析地向IcU团队交代着后续的治疗要点,仿佛刚才那场震动业界的手术,只是他日常工作中普通的一环。
张浩跟在老师身后,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忍不住问道:“老师,我们……成功了,您不高兴吗?”
林默停下翻看病历的手,抬头看了张浩一眼:“高兴是一种主观情绪,对病情判断无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IcU里其他仍在与疾病抗争的病人,语气平淡却深沉:“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某一场手术的‘成功’,而是尽可能多地,把这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拉回来。”
他拍了拍张浩的肩膀:“去帮杨主任整理手术数据,这篇论文,由你来做第一作者。”
张浩猛地一愣,随即一股巨大的感动和责任感涌上心头:“老师,我……”
“你全程参与了,这是你应得的。”林默打断他,“记住,荣誉是工具,不是目的。它的价值在于能让‘星火’烧得更旺。”
说完,他便不再多言,继续俯身研究着手中的化验单。
张浩看着老师的背影,深吸一口气,用力握紧了拳头。他明白了,老师的战场,永远在下一个需要拯救的生命那里。而他们这些追随者要做的,就是让这簇星火,拥有足以照亮更多黑暗的能量。
窗外,夕阳给江源的山峦镀上了一层金边。医院里,关于成功的欢呼仍在回荡,但创造这奇迹的核心,已然平静地奔赴下一场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