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宇宙自治协议生效第七日,各族群的演化秩序逐渐步入正轨——自治议会完成了机械核心区、蛮荒演化区、守界派秘境等专属区域的划分,冗余法则共享初步落地,源噬体表因吸收多元法则,碎片化问题已修复30%。星图考察队沿安全航道推进80万光年,建立第二个临时通讯节点,反馈“已靠近混沌共生盟聚集地外围,未探测到异常能量波动”。
外部局势愈发紧迫,距离大规模病毒残魂群抵达仅剩1天,霸主级领主依旧在源噬外围50万光年处呈环形徘徊,虽未发动攻击,但其释放的暗金色威压始终笼罩着源噬空域,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 。
然而,内宇宙的新问题悄然浮现——自治带来的自主演化,暴露了“能量供需失衡”的短板。机械族研发“法则防御机械臂”需大量稳定本源能,自身内宇宙产出缺口达50%;蛮荒族修炼野性法则时,每日产生800单位冗余野性能量,无法高效转化,甚至引发局部能量紊乱;守界派后裔绘制“玄黄共生阵”需精准玄黄气,源噬直接供给的适配误差约10%,导致阵纹铭刻返工率居高不下。更关键的是,内宇宙核心据点万法城(此前因母巢浩劫损毁严重)的重建工程,因能量供给不稳定、跨势力协作低效,进度滞后40%,急需一套系统化的能量解决方案 。
“自治协议不能只停留在‘不干涉’,更要实现‘高效互补’。”铁锋看着万法城重建进度报告,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要设计一套‘本源能共享枢纽’,让源噬的本源能与内宇宙的冗余法则,真正流动起来 。”
铁锋联合机械仙域的核心工程师,以“平等交换、高效互补、全域覆盖”为核心,历时3天,完成了本源能共享枢纽的设计与初步搭建。
枢纽采用“三级架构”:顶层为共生枢纽总控中心,搭载能量调度超级计算机,实时监测各据点能量供需、源噬本源能输出及内宇宙冗余法则产生量,通过算法自动优化分配方案;中层为中层世界分布式能量池,在机械核心区、蛮荒演化区、守界派秘境、万法城等10个核心据点,各设1座直径1000米的中型能量池,以噬灵玉为载体,具备存储、转化、交换三大功能;底层为个体能量接口,各族群成员配备微型能量连接器,可嵌入共生印记,通过无线连接接入就近能量池 。
三大核心模块支撑枢纽运行:能量转化模块搭载多频段适配算法,能将源噬的淡蓝色本源能,转化为适配机械族的金属性本源能、蛮荒族的野性亲和能、守界派的玄黄适配能,同时将各族群的冗余法则转化为源噬可吸收的中性法则尘埃;智能调度模块基于实时数据,自动匹配供需——机械族缺能时,调度源噬或蛮荒族的冗余能量补充,蛮荒族能量过剩时,自动输送至源噬或低阶修士;安全过滤模块内置能量纯度检测系统,过滤有害成分,设立过载保护机制,避免能量溢出 。
“从源噬到个体,形成完整的能量循环闭环。”铁锋启动总控中心,淡蓝色的能量流在虚拟地图上涌动,“现在,该让它运转起来了 。”
本源能共享枢纽启动当日,内宇宙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能量流动活力,跨势力互补的案例不断涌现 。
机械族与蛮荒族实现双向共赢:机械族每日从能量池获取400单位由蛮荒族冗余野性能量转化的稳定本源能,法则防御机械臂的研发效率提升2倍;作为回馈,机械族将废弃金属法则转化为300单位野性强化能,输送给蛮荒族,帮助修士稳定兽化状态,修炼失控率下降60% 。
守界派与源噬达成精准适配:守界派向能量池注入冗余玄黄气残渣,源噬吸收后,通过转化模块优化输出,将玄黄气的适配误差降至3%以下,守界派绘制玄黄共生阵的效率提升1.5倍,返工率从15%降至3% 。
低阶修士也迎来普惠支持:能量池将各族群冗余法则转化为基础本源能,向低阶修士免费开放,每日供给2000单位,使他们的修炼效率提升50%,不少修士借此突破瓶颈,加入备战队伍 。
“以前是各自为战,现在是真正的协同共生。”蛮荒族长老感受着体内稳定的野性能量,欣慰地说道。机械族工程师则兴奋地展示着新研发的机械臂:“有了稳定能量,我们能造出更强的防御武器 !”
本源能共享枢纽的落地,给万法城重建带来了质的飞跃 。
此前,万法城重建因能量与协作问题举步维艰——机械族搭建建筑结构缺稳定能量,每日仅能完成20%的工程量;蛮荒族负责生态修复,因野性能量无法高效利用,绿植存活率不足50%;守界派铭刻防御阵纹,因玄黄气适配误差,频繁返工。三方协作脱节,每日整体进度仅5% 。
枢纽启动后,一切都变了:机械族从万法城能量池获取足额稳定本源能,搭建效率提升2倍,单日可完成40%的结构工程;蛮荒族获得野性强化能,绿植存活率提升至90%,生态修复速度加快1.5倍;守界派用上精准玄黄气,阵纹铭刻一气呵成,返工率近乎为零。更重要的是,能量池成为三方施工团队的共享补给站,机械族刚搭建完结构,蛮荒族便能立即从就近能量池取用能量种植绿植,守界派也可实时调取玄黄气,无需等待能量输送 。
重建进度从每日5%飙升至15%,整体效率提升3倍。预计在病毒残魂群抵达前,万法城核心区域可完成重建,成为联盟抵御外部威胁的重要据点 。
站在万法城的制高点,铁锋看着拔地而起的建筑、郁郁葱葱的绿植与闪烁的防御阵纹,眼中满是自豪:“这就是能量共享的力量,也是共生的真正意义 。”
随着枢纽运行,新的问题与隐患也逐渐显现:机械仙域监测发现,万法城能量池在处理大量冗余法则时,偶尔会产生微量空间波动,虽当前无影响,但长期高强度运行可能引发小型空间裂缝;本源能共享释放的多元能量波动,被外围领主感知,其环形轨迹出现短暂停顿,似在调整策略;星图考察队反馈能量消耗超预期,希望远程输送能量,却担忧信号暴露位置;若源噬对抗病毒残魂群时能量不足,枢纽可能面临供需失衡风险 。
机械仙域立即启动优化:在总控中心增设备用能量调度通道,万法城新增2座小型能量池,解决高峰期拥堵;新增能量存储预警功能,低于20%时自动请求补给;制定应急能量储备方案,应对极端情况 。
万法城的工地上,机械臂轰鸣,绿植生长,阵纹闪烁,各族群修士围绕能量池有序协作,本源能与冗余法则在枢纽中高效流转,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共生画卷 。
林凡通过共生印记感知着内宇宙的能量循环,对铁锋说道:“你设计的不仅是一个能量枢纽,更是让‘宙生道’落地的桥梁。”铁锋点头:“能量流动起来,共生才能真正充满活力。”苏媚望着万法城外围成型的玄黄防御大阵,语气坚定:“有了这座城,有了这个枢纽,我们定能挡住病毒残魂群 。”
源噬向枢纽注入新一批本源能,体表法则纹路愈发完整;内宇宙中,跨势力的法则交流日益频繁;混沌外围,病毒残魂群已近在眼前——本源能共享机制构建的能量循环网络,为联盟与源噬的共生体系,注入了坚不可摧的流动力量,从容迎接即将到来的决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