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山的初夏突降暴雨,倾盆雨势砸在移栽区的土面上,没半个时辰就积起了浅坑 —— 刚移栽的花苗被雨水打得蔫头耷脑,叶片裹着泥点往下垂,有的苗根旁的土泡成了稀泥,护根沙形成的膜都被泡软,连之前系在移栽筐边的双绒草铃偶都淋得湿透,铃响发闷。小豆子蹲着 “双山移栽区”,手里攥着护根沙根偶,根偶上的沙粒早被雨水泡成了软泥,他正用小铲挖临时排水沟,可泥土太黏,铲头一挖就粘成团,排水沟刚挖好就被泥堵住,心里发慌:苗刚扎根就遇涝,根须准会烂,风里突然飘来驼铃的脆响,混着西漠疏水沙的干爽气息,是阿依古丽赶来了。
“小豆子!别用硬铲挖!黏泥会堵沟!用‘双绒疏水槽’!” 阿依古丽的声音裹着雨雾冲过来,驼羔的蹄子沾着西漠的 “花干疏水沙”,在积水边的高地上踩出浅黄印子 —— 沙粒里裹着西漠特有的 “空心绒草梗”,一撒进水里就浮在表面,还能吸走周围的湿气,透着股干爽的草香。她背上的藤筐鼓得厉害,里面装着 “双绒疏水槽” 和陶制的 “疏涝壶”:“木合叔叔编的槽!用双绒抗冻草和空心绒草梗混编的,槽底嵌了花干绒沙,铺在沟里既疏水又不沾泥,比普通泥沟快三倍!疏涝壶装的是‘花干疏涝剂’,用花干绒沙泡的营养液加了空心绒草粉,浇在苗根旁能让泥土松散,还能防根腐,比去年的疏涝水管用!” 她把疏水槽塞给小豆子,槽边缠着花干圆环的红绳,握在手里虽沾了雨,却不打滑。
晒谷场的救苗工坊早冒起了热气。李伯领着村民们编 “双绒挡雨棚”,用的是去年移栽筐的竹条,棚顶铺着双绒摘枣布改的防雨绒布:“今年加了‘倾斜设计’!棚顶往排水沟方向斜,雨水顺着棚流进槽,还在棚边缝着双绒草铃偶,铃响变脆就知道雨小了,比去年的雨棚管用!” 王婶支着大铁锅,锅里的姜枣暖汤煮得咕嘟响,她往汤里撒了把空心绒草梗炒的花干碎:“喝一碗能驱湿气!再烙‘疏涝甜饼’,饼里裹着花干疏水沙拌的枣泥,揣在怀里能暖手,救苗时饿了就咬一口,连胃里都舒服。”
阿默提着陶罐走来,罐里的防烂根药剂泛着浅褐,是用去年的护根药剂改的:“加了花干疏水沙粉和空心绒草汁,喷在苗根旁的泥里能让水快速渗走,还能在根须周围形成透气膜,根不会闷烂!” 他对着株叶片发黄的花苗喷了圈,没一会儿,苗根旁的积水就顺着泥土缝隙渗走,叶片慢慢往上抬了抬。孩子们围在旁边忙得热闹:大点的学铺双绒疏水槽,槽边系着迷你护根沙根偶;小点的捧着竹簸箕,把花干疏水沙和花干绒沙拌匀,撒在排水沟底 —— 簸箕边挂着花干圆环,晃着像小灯笼;最小的孩子还学着阿依古丽的样子,用小勺子往苗根旁浇疏涝剂,浇得歪歪扭扭,却把积水引向了排水沟。
辰时刚过,救苗的活就透着急。小豆子和阿依古丽守着 “双山移栽区”,这里的花苗是两人一起栽的,苗边还留着 “双山印” 的小土堆。小豆子铺双绒疏水槽,槽要比苗根深半寸,刚好接住渗下来的水;阿依古丽则往槽底撒混合疏水沙:“沙别撒太厚!薄薄一层就行,去年撒多了,泥土太松苗倒了,今年得让根能抓土!” 两人刚疏完半排,阿依古丽突然指着株苗喊:“这苗根泡烂了!得换土!”
小豆子凑过去一看,苗根须泛着褐,他赶紧取来新的混合土(花干疏水沙 + 移栽护根沙),阿依古丽则用小铲轻轻挖开烂根周围的泥,把烂根剪掉,再把苗重新栽进新土:“慢着填!别碰新长的须根,去年换土时碰断了须根,苗缓了三天,今年得小心!” 两人一起忙活时,孩子们举着姜枣暖汤跑过来,碗边裹着厚棉巾:“小豆子哥,阿依古丽姐姐,快喝汤!王婶说喝了汤有力气救苗!” 小豆子喝了口汤,姜的暖混着枣的甜,驱走了身上的湿气;阿依古丽咬了口疏涝甜饼,笑着说:“还是双山一起做的吃食暖,比西漠的烤空心草香多了!”
午后的雨终于小了,太阳透出点光,移栽区的积水顺着双绒疏水槽流进了护灵潭,花苗的叶片也渐渐舒展,透着鲜活的绿。木合派来的驼队到了,驱邪师们抱着西漠的 “疏涝记录册”,册上画着双绒疏水槽的样式:“西漠的移栽区也遇了涝,这花干疏水沙和疏涝剂的法子,我们得学回去!以后每两天传次救苗信,比着看谁的苗恢复得快,夏天摘枣前还能一起检查枣林!” 苏清鸢和陆沉舟坐在棚下,翻开跨山守护册,在 “初夏护苗” 那页画了双绒疏水槽的样式,添了 “花干疏水沙 + 疏涝剂救涝法”,旁边注着 “双山技相融,涝急皆可疏”,孩子们还在旁边画了株刚救好的花苗,苗边摆着护根沙根偶,满是稚气。
阿依古丽要走的时候,藤筐里装着防烂根药剂和疏涝记录册,还有孩子们送的迷你疏水槽。她拉着小豆子的手,把个用花干疏水沙做的小水滴偶递过去:“放在移栽区边,下次下雨就知道提前疏涝,夏天沙枣红了,我来跟你一起摘,咱们提前把双绒摘枣布晾好!” 小豆子往她筐里塞了罐疏涝甜饼和一袋混合疏水沙:“要是西漠再遇涝,就用这个撒在沟底,饿了就吃甜饼,我会写救苗信,把苗恢复的情况都告诉你,还会提前检查枣林,等着跟你一起摘枣!”
驼队走远时,阿依古丽在驼背上挥着花干圆环,驼铃声混着双绒草铃偶的脆响,和孩子们的笑声缠在一起,飘得很远。小豆子站在移栽区边,手里的疏水沙水滴偶晃着,和胸前的护根沙根偶、春绒草絮绿偶碰出细碎的响。王婶的姜枣暖汤还在陶锅里冒热气,暖香飘满移栽区,连风都裹着新苗恢复的生机。苏清鸢和陆沉舟望着驼队的背影,轻声说:“初夏的雨再急,急不过双山的默契;涝再凶,凶不过相守的暖 —— 这苗田,藏着双山一年又一年的情分,会像这花苗一样,熬过风雨,终盼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