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林星,新星基地,魔导实验中心。
“杜兰副教授,您可以开始施法了。”
燧人计划的研究员的声音在实验室内响起。
不久前才从露丝契亚撤离的杜兰副教授,此刻已经回到熟悉而温暖的魔导实验中心。
在乘船返程时,学院院长艾蕾娜告知东协自己将要返回学院后,他便主动提出愿意留下。
如今才刚刚回到基地,当天便毫不迟疑地投身到实验项目中。
在实验中心的实验室中,两块通过纳米织机制造的“人造魔力水晶”正静静的躺在试验台上,一块是用来进行电磁场充能,而另一块则是由杜兰负责进行“人工充能”,
根据前期分析,这类水晶属于一种拓扑稳定材料。
它的晶格能够吸收并固定来自外部的能量——无论是电磁场能量,还是被称作“魔力”的特殊能量形式——并将其稳固地锁定于晶格节点之中,类似于许多科幻作品中的光栅石。
更为独特的是,当施法者的意志或特定符文被激活时,晶格会自发调整其拓扑结构,从而实现能量的有序释放。
至今,这种对意志与符文的响应机制仍缺乏充分的理论解释。
杜兰副教授缓缓走近试验台,目光紧紧盯着那块“人造魔力水晶”。
这位帝国魔法学会的副教授一向精神充沛,哪怕经历了露丝契亚的撤离,如今重新回到实验中心,神采依旧不减。
他微微调整了呼吸,像是在让心神与眼前的实验对象逐渐契合。
他先是俯下身,用指尖轻轻掠过晶石表面,感受那层冰凉而细腻的触感。
晶石内部隐隐闪烁着淡淡的荧光,像是被压抑在深处的能量正在低声共鸣。
杜兰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皱,他将右手平举在晶石上方,手指略微颤动,仿佛在空气中勾勒无形的符文。
随着低沉而有节奏的咏唱声,他体内的魔力逐渐被引导出来。起初只是微弱的光点,从掌心渗出,犹如夜空中最细微的星火。
随着咒语音节不断叠加,光点迅速汇聚成一道细流,像一条透明的能量脉络,自他的掌心缓缓垂落,精准地注入到“人造魔力水晶”的表面。
晶石的晶格纹理瞬间被激活,淡蓝色的光辉在内部浮现,先是像水面上的涟漪般扩散,继而层层叠加,逐渐形成复杂而对称的几何纹路。那是拓扑结构在能量注入下自我重组的迹象。
杜兰额头隐隐渗出薄汗——这块晶石的质量非常好,能够容纳大量的魔力,充放速度也相当的快,让这位帝国魔法学院史上最年轻的副教授也忍不住呲牙。
当最后充能逐渐完成,晶石内部骤然亮起一道炽白的脉线,犹如心脏骤然跳动。
紧接着,那道光芒渐渐内敛,凝固成稳定的辉光。
杜兰缓缓收回手,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晶石上的光辉依旧微微闪烁,证明它已经被成功充能。
“我听说——这块魔力水晶,哦,你们称它为能量晶石,不过这不重要。”
他侧目看向一旁的研究员,目光略带探询。
“——它是人造的?”
“没错。”研究员点头,“有什么问题吗?”
杜兰低声笑了一下,伸手轻轻摩挲过掌心,仿佛仍在回味方才那种顺滑而纯净的触感。
“它的质量相当出色,几乎没有杂质。我难以想象,你们究竟是如何制造出这样的东西的。”
“这个嘛,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清楚。”研究员含糊地回应。
杜兰甩了甩手,像是在把残余的魔力波动散开,语气却变得郑重:“不过,我得劝告你们,不要急着把它量产化。虽然魔力水晶可以通过电磁场进行充能,但它必须依靠人工施法来释放能量,而你们这边显然缺少真正具备施法天赋的人。”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周围的实验仪器。
“更何况,与你们成熟的电力系统相比,魔力水晶的适应性太低,限制太多了。”
杜兰微微一笑,语气却带着几分揶揄:“不过嘛,我想帝国或联邦的魔法师们,恐怕愿意为这种人造晶石出一大笔钱——当然,前提是你们肯卖。”
“那恐怕不太可能。”研究员摇了摇头,神情带着几分无奈,“它的造价,比起帝国和联邦直接从深海中开采的魔力水晶,要高得多。”
纳米织机哪怕只是开动一小时,它耗费的电力以及设备工时的价格,都够把这些法师的命买下来了。
他随即转身,看向角落里那一筐刚从铁湾附近海床中采掘上来的天然优质魔力水晶。
晶石在灯光下散发着冷冽的光辉,像是凝固的深海之火。
“不过这些,”研究员压低了声音,“应该会被列入出口清单。”
实际上,虽然帝国与东协之间早已签订了相当完善的商贸协议,但与科研合作的热火朝天相比,双方在贸易上的往来始终显得冷清。
原因有二。
其一是“门”的运力极为有限,从地球庞大的商品产能中进行大规模贸易几乎不可能。
其二则在于,新星基地的轻工业首先必须满足驻地人员的基本需求,而剩余的产能也优先用于科研仪器与军事装备的生产,根本无暇兼顾其他商品输出。
在这样的条件下,唯有一种特殊的资源,成为了极具价值的贸易品——那就是优质的魔力水晶。
这些水晶主要出产自海床深处,尤其是帝国、联邦乃至其他文明都难以深入的深海区域。
凭借东协的技术优势,大量开采才成为可能。
事实上,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东协已经陆陆续续向帝国出口了数量可观的魔力水晶,但受限于深海采矿装备的缺乏,出口规模一直不大。
直到蜂窝状碳纳米管材料的问世,才使得廉价而坚固的深海采矿无人潜航器得以批量生产,并被源源不断地投入到深渊海域之中。
思绪从刚才的贸易问题上收回,那位科研人员拍了拍手上并不存在的尘土,像是下定了结论般开口:
“无论如何,虽然微观层面的观测还没有什么进展,但今天的实验已经证明了——魔力的确是一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的能量,而它的储能装置,也完全可以被复制。”
“我想——微观层面的观测需要更精密的探测仪器。”
“没错!”杜兰副教授忽然精神一振,眼中闪过兴奋的光彩,“这样的成果,足以狠狠打联邦那群教徒的脸!”
“联邦?教徒?”一旁的研究员愣了一下,满脸疑惑。
“啊,就是塔拉西亚那帮家伙。”杜兰嗤笑一声,鼻子几乎翘到天上去,“他们最喜欢整天拜神神叨叨的东西了,简直荒唐。”
“你居然不知道?昨天你们那——呃,叫什么来着,那龙计划的吕主任,还特地跑来问过我。”
“你是说——烛龙计划的负责人,吕明主任?”研究员惊讶地确认。
“没错,是他。”
几位研究员对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味不明的神色。
有人轻轻点了点头,却没有继续追问。
毕竟“烛龙计划”更多牵涉的是情报范畴,而不是他们这些科研人员该过问的领域。
实验室随即安静下来,唯有晶石表面残留的微光在轻轻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