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煞气弥漫、危机四伏的矿区,空气中的灵气变得清新温和,带着泥土与草木的芬芳。道一跟在那名赵家弟子身后,行走在青岚宗外门腹地的青石小径上。
他换上了一身粗糙但干净的外门弟子灰布袍,身上骇人的伤口经过了简单的处理,掩盖在衣物之下。
他刻意维持着炼气五层虚浮不稳的灵力波动,脸色苍白,眼神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大病初愈”的孱弱和对新环境的“局促不安”。
沿途遇到的弟子大多行色匆匆,偶尔有人投来好奇或淡漠的一瞥,对一个气息如此虚浮的新晋外门弟子并未过多关注。这正合道一之意。
穿过数片殿宇和修炼场,前方的景致豁然开朗。一片片规划整齐的药田依山势铺展,阡陌交通,被淡淡的灵雾笼罩着。
各色灵植沐浴在阳光下,舒展着枝叶,散发出或浓郁或清雅的药香。此地的灵气浓度,远非药渣谷或矿区可比,虽然仍无法与内门相比,但已让道一精神为之一振。
这里便是青岚宗的核心药园区域之一,丹霞峰的重要资粮来源地。
引路的赵家弟子在一处篱笆小院前停下,院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书“百草阁”三字,字迹古朴。
院内几间简朴的木屋,屋后则是一望无际的药田。 “陈长老,林风师兄推荐的人带来了。”那弟子对着院内扬声喊道,语气带着几分恭敬。
不多时,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老服、头发灰白、挽着袖管、手上还沾着泥土的老者从一间木屋后转了出来。
他面容清癯,眼神温和却透着一股历经风霜的沉静,目光落在道一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
“哦?就是这小子?”陈长老的声音平和,听不出喜怒,“炼气五层?根基浮得像水上的油,林风那小子净给我找麻烦。”
那赵家弟子讪笑一下,不敢多言。
道一连忙上前一步,恭敬行礼,语气带着“惶恐”:“弟子石野,见过陈长老。弟子…弟子一定努力做事,不敢给长老添麻烦。”
陈长老摆了摆手,对那赵家弟子道:“行了,人我收到了,你回去吧。”
打发走赵家弟子,陈长老这才又仔细看向道一,目光似乎能穿透皮囊,看到内里。
“石野?听说你之前是药渣谷的杂役,掉进矿坑没死,反倒因祸得福突破了?”
道一心中微凛,知道这是必要的盘问,早已打好腹稿,将应对林风的那套说辞又“诚惶诚恐”地重复了一遍,重点突出了“灰袍人”、“丹药强行提升”、“昏迷醒来后就在陌生石室”、“修为虚浮疼痛”以及“偶然带出些矿石”。
陈长老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捻着一片刚摘下的药叶,末了,淡淡说了一句:“倒是好造化,也好运道。”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赞是讽。
他话锋一转:“既然来了药园,就要守药园的规矩。这里不看你过去如何,只看你能否伺候好这些灵植。它们比人娇贵,也更实在,你付出多少心力,它们便回报多少成果。”
“是,弟子明白。”道一低头应道。
“嗯。”陈长老点点头,“看你气息,土行偏重,倒也适合打理灵田。不过你这根基,需得慢慢温养,急不得。以后你便负责丙字柒号区域那片黄阶中下品的灵田吧,先从除草、捉虫、凝露做起。”
他指了指远处一片规模稍小、灵气相对较弱的药田区域。
“每日需在卯时、午时、酉时各巡视一遍,记录灵植长势,若有异常,即刻上报。这是《百草初录》,记载了常见灵植的习性和照料要点,你拿去看,三日内记熟。” 说着,递过来一本薄薄的、页面发黄的书册。
“多谢长老!”道一恭敬接过。他知道,这只是最基础的考验。
陈长老又唤来一个名叫方永的中年执事弟子,吩咐道:“方永,这是新来的石野,分到丙柒区域,你带他熟悉一下规矩和环境。”
方永看起来三十多岁,炼气六层修为,面容憨厚,但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闻言连忙点头哈腰:“是,陈长老放心,我一定带好石师弟。”
陈长老不再多言,转身又去侍弄他的那些宝贝灵植了。
方永这才笑着对道一道:“石师弟,跟我来吧。咱们丙区活儿不算最重,但规矩可不能少…”
他一边引着道一向丙区走去,一边絮絮叨叨地介绍着药园的种种规矩:何时作息,如何领取工具,怎样记录功绩,哪些区域不能擅入,见到各位执事、内门师兄师姐该如何行礼等等。
道一默默听着,一一记下。他能感觉到,这方永看似热情,实则带着一种老油条的疏离和审视。
来到丙字柒号区域,这是一片大约三五亩大小的灵田,主要种植着“凝露草”、“地根花”等几种常见的黄阶下品灵植,长势只能算一般,田垄间已有少许杂草冒头。
“就是这儿了。”方永拍了拍手,“工具在那边的棚屋里,每日任务都会写在门口的玉板上。好好干,陈长老虽然话不多,但眼里可不揉沙子。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说完,便晃晃悠悠地走了。
道一站在田埂上,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浓郁的草木灵气让他体内的《厚土经》灵力都活跃了几分。
他走到工具棚,拿起一柄普通的药锄,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除草。
动作看似笨拙生疏,符合一个新手的表现。但他的心神,却早已沉入脚下的大地。
《龟息地藏术》悄然运转,不过并非完全收敛,而是将感知缓缓延伸出去,与脚下灵田的土壤接触。
瞬间,一股无比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他仿佛能“听”到土壤细微的呼吸,能“感觉”到灵植根系欢快或疲惫的汲取,能“看”到地下水分和灵气的流动脉络!戒指传来温和的悸动,仿佛回到了某种舒适的家园。
这就是地脉亲和体质在草木环境下的天然优势!甚至远超他的预期!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不动声色。一边慢吞吞地除草,一边仔细体会着这种感知。
他发现,这片灵田的土壤看似肥沃,实则深处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感,灵气流转也有些滞涩,难怪灵植长势一般。
若是他能引导一丝精纯的土行灵力,缓缓滋润…
这个念头刚起,就被他立刻压下。不行!太冒险了!刚刚到来就引起灵田异变,简直是自寻死路。必须隐忍。
他按部就班地工作,除草、检查虫害、记录…表现得如同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新人。
日落时分,他回到分配到的、位于药园边缘的简陋木屋。屋舍虽小,却干净整洁,远比杂役洞窟强上百倍。
他盘膝坐在床上,并未立刻修炼,而是翻开了那本《百草初录》。书中所载虽是最基础的知识,却系统详尽,正是他所欠缺的。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凭借过人的神识,飞快地记忆、理解。
接下来的几日,道一过着规律而平静的生活。白日里兢兢业业打理灵田,表现得中规中矩,甚至稍显笨拙。
夜晚则刻苦研读《百草初录》,并尝试以极其缓慢、微弱的方式,将一丝丝精纯的土行灵力渡入脚下灵田最深处的土壤,并非为了改变什么,只是为了更深入地熟悉和感知这片土地,同时温养其深处的那丝“疲惫”。效果微乎其微,绝不会引人注意。
他的“老实本分”和“悟性尚可”,似乎让陈长老稍稍满意了一丝。而那个方永执事,见他似乎没什么油水可捞,也渐渐减少了关注。
然而,道一并不知道,在他一次次的细微感知和灵力温养下,丙字柒号区域最深层的土壤,正在发生着某种极其缓慢却坚定的变化。一丝微弱的、沉睡已久的大地生机,似乎正被悄然唤醒。
这一日,他照例在午间巡视时,忽然发现一株位于田边角落的“地根花”的长势,似乎比周围同类明显健壮了一小圈,叶片更加肥厚,根系似乎也更为发达。
他心中一动,蹲下身仔细查看。《草木观微术》的基础法门在他脑中流转,虽未正式学习,但已自行感悟些许,结合地脉感知,他隐约察觉到,这株地根花下方的土壤,其活力似乎比他处更旺盛一丝。
是巧合?还是…自己无意识的温养起了作用?
道一抬起头,目光扫过这片看似平静的药园。这细微的变化,是福是祸?又能在这暗流涌动的药园,掀起怎样的波澜?
他低下头,继续若无其事地记录着,仿佛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