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因为是下午的航班,不像糖嫣那么着急,所以他在动身前又找去了庞莉唯和刘俊杰,嘱咐了一下剧组后续的安排。
之前也说过,杀青之后,剧组并非能立刻撤离,还有大量收尾工作处理。好在都是熟手,也不用俞良说,所以他们也不会在巴厘岛久留,等俞良回国后两三天内,他们也陆续回国了。
当然,回国之后也有事儿,接下来便是剪辑阶段,刘俊杰负责内容剪辑,庞莉唯则统筹账务结算,但还是都安排好了,不用他太操心,所以俞良心中踏实,便在下午准时登机,飞回国,前往魔都。
到了魔都,他与好大姐共度一夜,为让她安心、也证明自己一片真心,俞良再次全力以赴。
说实在的,他确实感到几分疲惫,可转念一想,还是那句话,人前风光,人后总得遭罪。
而且已经名利双收,还有女明星睡,还喊累,那太不知道好歹了。
更何况,这种“累”,他心底其实是希望多来点的~
次日,他如约前往中视签订合同。
条款与之前商议一致,1200万,10%份额,而且中视还可以帮忙联系电视台或者协调,也算是发行方了。
等剧组立项,专用账户开设完毕,资金便将直接打过来。
而他与好大姐各自行程紧张,所以俞良签完合同就直接离开了。
当然,他也拿了好大姐给他准备的好东西,是老虎的...咳咳。
俞良当天下午便从魔都直飞京城,航班落地时,已经是晚上了。
他没有回家,而是和接机的濮伦直奔公司。
俞良走进良图娱乐时,办公区依然灯火通明。
不少员工仍在忙碌,尤其是编剧部门,其实这是正常的,娱乐公司就是如此,没日没夜的。
但说公司里谁最忙碌,当属编剧们。
因为工作确实是多,别看他们虽只完成了《何以笙箫默》与《微微一笑很倾城》两部剧本,但外行不知道的是,剧本打磨本就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正常剧本周期半年一年实属平常,甚至有两三年才完善的剧本。
这两部偶像剧剧本不仅时间紧迫,还需保质保量,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而且吧,《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初版虽已经拿去广电送审,但之前也说了,还是需要修改的,所以顾白仍带着团队日夜不休地精修细改。
但还不止如此,俞良之前也让顾白把他之前购入的影视版权看一下,虽不要求立即成稿,但至少需要形成初步构思。
还有最重要的鬼吹灯,虽然现在编剧还没个定论,但是迟早的事儿。
所以即便公司持续扩编编剧团队,但工作强度依然只增不减。
现在的办公室几乎被编剧室全面占据,如今公司会议都改在新租的办公区会议室进行。
俞良听濮伦说,顾白都长白头发了...
但是吧,哪怕顾白长白头发了,也得干。
公司将来肯定会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只能往死里干。
当然,俞良肯定也不是让人家白干,奖金红包少不了。
说实在的,编剧部门已是良图娱乐成本最高的部门。
但是俞良乐意,而且吧,他打算依旧扩充编剧团队。
这么说吧,俞良计划持续强化公司的编剧实力。
虽说编剧在行业内虽常被忽视,但却非常重要。
比如以编剧质量着称的正午阳光。
在他构想中,良图娱乐应以剧集、电影制作及编剧实力见长,即便艺人经纪业务也得排在后面。
俞良也希望将“编剧强、制作精”打造为良图娱乐的鲜明标签。
主要他也看得明白,主营艺人经纪虽利润可观,却不稳。
首先就是合同,虽然他的合同挺“猛”,但是吧,没有任何合同是完全能够束缚住一个艺人的。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人心难测,欲望难平。
他并无十足把握能让一手捧红的艺人始终忠心不二,现在和上一世就有很多例子。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要想达到正午阳光那样的行业地位,少说也要积累很长时间,而眼下马上就到艺人业务红利期,所以俞良有耐心,先把钱赚了再说。
而他步入公司时,员工们纷纷停下手头工作。
“老板。”
“您回来了。”
“您辛苦了。”
俞良含笑挥手,说着场面话。“大家也辛苦了。”
这时,他看见水熊虫张子贤笑容满面地快步迎上。
望着这张熟悉的面孔,俞良心念微动,是时候启用他了。
当然,这个用就不是幕后了,而是演员。
他上一世看过对方的戏,尤其是谍战戏,很不错,他很喜欢,而且他之前签约对方,也是招对方当幕后的,本质还是演员。
不过现在不能说,后续自有安排。
他要让对方心甘情愿,感激涕零的成为他的艺人。
俞良朝他和气地招手。
“老张,大家都这么辛苦,你去张罗些宵夜,尤其给会议室那些编剧们备好,这事你负责。”
张子贤连声应下。“好的,您放心。”
俞良又补了一句。
“记得开发票交财务报销。”
“您放心。”
这句体贴的吩咐让办公区响起一片欢快的感谢声,此起彼伏的“谢谢老板”在灯光下回荡。
说实在的,俞良喜欢这种感觉。
随后他又和众人说了几句场面话,便与濮伦一前一后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只能说,俞良现在越来越像个老板了。
进入自己办公室,俞良目光落在墙上那幅大公无私的书法上,俞良心头泛起一丝怀念。
随后他舒坦地坐进宽大的老板椅里,濮伦则在他对面坐下。
濮伦率先开口。
良子,我先说一下和电视台的最新谈判进展。
俞良微微颔首,示意他说。
其实这段时间濮伦一直在通过电话汇报进展,但有些细节,终究不如当面说得清楚。
濮伦将昨日与各家电视台的洽谈情况一一道来。
眼下竞争者只剩下三方,湘省台、蓝台,以及津市台与安徽台组成的联合购片方。
其他卫视或联合体,知道竞争不过,所以已陆续退出竞争。
目前出价最高的是蓝台,七千万。
津市与安徽台的联合报价紧随其后,六千八百万。
湘省台虽然出价最低,但也达到了六千七百万。
当然,蓝台和湘省台还有相应的附加条件。
而且这次已经明确了,蓝台会给他们6%的广告分成,湘省台表示只要剧卖给他们,最佳人气奖一定就是他的。
其实抛开各方的附带条件,只看钱,平心而论,这个价位已经相当可以了。
市面上多数电视剧的收购价,往往只有制作成本的七八九成,甚至还有对半砍的呢。
但是吧,话又说回来,但俞良主演的剧集,不是普通项目。
所以至少要达到他们对外宣传的七千四百万目标才够看。
而且别看眼下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但价格其实还有上浮空间。
不过这次,俞良换了一个想法,这次和电视台谈判,不打算亲自介入。
一来他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不然什么事儿都他来,雇人是干嘛的?
那不是白雇了。
二来他的出面未必能抬高价码,反倒可能因为与湘省台相熟,人情世故不好弄。
所以既然如此,不如放手让团队去谈,他只需把握最终决策就好。
待濮伦汇报完毕,俞良点头道。行,这事儿就交给那个...王...
他顿了顿。
虽然这次谈判由濮伦带队,但实际负责与电视台接洽的,是之前招的那个负责发行的人。
目前俞良还没见过对方呢,印象不深,连全名都记不太清。
王百川。濮伦适时提醒。
对对,王百川。俞良这才记起来。
他人在哪儿?我还没见过呢。
尽管记不清名字,但俞良对这位的工作能力早有耳闻。
在巴厘岛拍戏的时候,濮伦就多次来电称赞王百川的谈判水准。
原本俞良觉得要先考察再决定是否录用,经过濮伦的说辞,他已经决定要录用对方了。
但见面这一环终究不能省。
就在公司呢。濮伦笑道。
刚才怎么没看见生面孔?
在对面办公室。濮伦解释。
由于公司扩张,他们在对面租了片较小的办公区,有部分员工被安排在那里。
俞良会意。叫他过来见见吧。
濮伦点头,即便俞良不提,他原本也打算今天安排两人见面。
他拿起手机,拨号的时候,俞良打趣道。
多走几步都舍不得?
真金白银吃出来的,减掉我心疼。濮伦笑着按下拨号键。
还没等俞良回应,电话很快接通。
喂,老王啊,良...老板过来了,你赶快过来一趟...
濮伦挺细节,他喊俞良叫良子没事儿,但在外人面前,必须喊老板。
挂断电话,濮伦对着俞良说道。他就在外面等着呢。
俞良点头道。“还挺会来事儿。”
俞良知道对方知道他来了,提前过来等着呢。
濮伦随即补充。“工作能力也确实不错。”
他确实很看好王百川,这段时间合作颇为顺手,人也合他胃口。
况且俞良没和他说是不是留下对方,所以濮伦自然要帮着多说几句好话。
俞良哪里不明白濮伦的心思,却也不点破,只不动声色地等着。
很快,门外响起敲门声。
“进来。”濮伦应道。
俞良整了整坐姿,收敛笑意,端出老板该有的威严。
这也是无奈之举,他太年轻了,而且这脸吧,天生一副小白脸,不端着点,跟纯情大学生一样。
随后门应声而开。
走进来的男子约莫三十出头,白衬衫配黑裤,脚蹬一双黑皮鞋,鼻梁上架着眼镜,一身标准的职场装扮。
气质挺干练,浑身透着商业精英的精明劲儿。
俞良对其第一印象极好。
因为觉得,这才像是正规公司管理层该有的模样,比濮伦看着靠谱多了。
濮伦嘛……说得好听是随和,说得实在些,更像厨子。
而王百川很是懂事,一进门便恭敬地对喊了声“老板”。
尽管尚未正式入职,他的姿态却摆得十足,眼神里满是敬重,丝毫没有因俞良的年轻外貌而流露出半分怠慢。
俞良心中愈发满意,但故意等了两秒才起身伸手。
“你好,听老濮说,你和电视台谈得很顺利,辛苦了。”
王百川连忙双手迎上,诚惶诚恐道。
“您太客气了,这都是分内之事,反倒是我该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
其实王百川也不用这么恭敬,他先前所在的发行公司倒闭是因老板瞎搞,资金链断裂,和他没关系,而且他能力很强。
而且眼下娱乐圈热钱涌动,来娱乐圈赚钱的人越来越多,以他的履历本不愁找不到下家。
至于他为什么这样,首先,他认定“良图娱乐”这家公司能成事。
前不久大获成功的《唐人街探案》,业内人已经都知道背后是良图在操盘,良图的名号已然打响。
而良图娱乐,是俞良操盘的。
更不用说他在公司这些时日虽未正式入职,却已摸清底细,这处办公区里不只有良图,连张艺谋参股的“良谋”也在这里。
他听公司员工说,张艺谋导演现在正在剪辑电影呢,不然没事儿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对方。
说实在的,能与中国顶尖导演产生关联,是多少同行求之不得的机会。
而且今日亲眼见到俞良,他有种直觉,这年轻人不简单,将来必成大气候。
此子将来必成大器,玄幻这一块的。
所以呢,王百川就更想留在这里了,虽然他来得晚,但是也不算晚,能混个公司元老。
因此在与俞良交谈时,他既恰到好处地捧着话说。
而且他从濮伦那里了解到,俞良更看重实际,所以也不着痕迹地聊起近期工作进展,以及对电视台业务和市场趋势的独到见解,这也是他的强项。
一番交谈下来,俞良对王百川越发欣赏。
会说话、有能力,更难得的是似乎还具备管理才能。
如今良图虽招了些人手,但管理上却仍延续着义父工作室的松散。
俞良明白,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看来眼前这人,或许能在发行之外,为公司管理也出一份力。
想到这里,俞良不再犹豫,当场拍板。
直接让其入职,而且还为其新设立了一个部门,也是之前没有的市场部,对方当经理。
以后这个部门,专门就是为和电视台沟通的。
俞良算是成立了一个小发行方。
王百川喜出望外,当即表了忠心。
俞良也端起老板架势,勉励他好好干,都会有光明的前途。
当然,除了这事儿,俞良后面又问起《微微一笑很倾城》的选角进展。
因为消息放出去已有几天,他想知道目前的反馈。
他没让王百川回避,既然已经入职,那就没必要避嫌了,说不定还能出出主意。
濮伦道。“联系的人不少,但有知名度的不多……”
俞良挑了挑眉。“具体说说。”
“目前算有些名气的,一个是家有儿女的杨梓,还是你师妹呢,还有就是唐人那边联系了我,推荐了娜扎,你知道她吧?她也是你师妹。”
“就这俩?”
濮伦点头。“目前就她俩还算有名,不过你也别急,这才几天工夫,而且时间确实紧,有档期的演员本身名气不够,有名气的又大多排不出时间。”
这些情况俞良倒是有预料。
而且他心里清楚,眼下最炙手可热的那几位女星,基本都演不了。
杨蜜前阵子刚复出,但行程早已排得满满当当,据说工作都排到明年了。
糖嫣更不用说,刚和他分开,转眼就要进《九层妖塔》剧组。
刘施施如今基本只和爷们吴奇龙搭档拍戏,圈内人尽皆知,大概率也没档期。
至于刘一菲,人家已经转大荧幕了,现在不接电视剧了。
而郑双,虽是前世原版女主角,如今人气也不低,能扛剧。
但俞良压根没考虑,他不想将来自己的剧因演员问题被下架。
更何况这位师姐在业内的风评,他也有所耳闻,比较难伺候。
所以俞良这次的选角策略本是找一位有一定知名度、但未必是顶流的女星。
比如王洛丹、宋倩啊之类的女演员。
但眼下,连符合这个条件的人选都寥寥无几。
至于杨梓和娜扎。
杨梓前段时间的《战长沙》播的挺好,收视率不错,但其本人离爆红还差得远,远未达到后世的影响力,而且也不是黑,对方目前的形象达不到贝微微的要求。
娜扎容貌倒是可以,但知名度也一般,而且吧,有点黑红属性。
更重要的是,她的演技……
俞良看过她的几部戏,客观来说,以糖嫣的演技作为计量单位,娜扎目前还有些不如呢。
说实在的,要不是俞良知道自己学校的教学情况,他都觉得娜扎不是科班的...
不是黑哈~
不过呢,虽说暂无完全符合心意的人选,俞良倒也不着急。
正如濮伦所说,消息才放出几天,至少得等上一周到十天,消息才能彻底放出去,也得给想要机会的公司或者艺人准备时间。
他也不信,这样的大制作,会没有人动心。
不过女主角虽暂无明确方向,但其他配角的选择却丰富得多。
已有不少公司和经纪人联系濮伦,积极推荐自家艺人。
几人便就着这份名单讨论起来。
当然俞良也不可能一直盯着这件事,他后续安排极满,便交代濮伦先行把关,初步筛选出合适人选后再由他最终定夺。
...
次日,俞良依旧没休息,而是去录音棚找李荣豪录制《不将就》。
李荣豪早就把曲做完了,就等着他呢。
关于唱功,平心而论,俞良如今的唱功比之前有进步,反正在普通人里绝对算唱得不错的,不过和人家专业歌手相比仍有差距。
但这次录制,俞良希望能达到惊艳的效果。
毕竟他将来现场演唱这首歌的机会不会多,基本上就是在音乐平台,所以他想着,必须留下一个完美的录音室版本。
好让粉丝们以及路人们,好好欣赏欣赏他的“天籁之音”!
但这不容易,因为即便后期调音技术再强大,前提也得是他唱得差不多。
不过,李荣豪眼睛虽小,办法却多。
因为他之前和很多名人合作过,所以面对非专业歌手,他自有一套简单粗暴却极其有效的做法。
一句一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