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带来的技术视角,如同给林野和浅川梨纱构建的理论模型,装上了精密的执行齿轮。他提出的“共振干扰”思路,与林野的“规则欺骗”设想不谋而合,而浅川提供的精准时间点,则为这个大胆的计划提供了关键的战术坐标。
然而,理论的可行性,需要严谨的数据和实践来验证。
“共振干扰……理论成立。”汉斯的目光紧盯着他那个便携式能量分析仪的屏幕,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一系列复杂的波形图和能量谱,“但执行难度极高。干扰信号的频率必须与图书馆的‘心跳’(他借用了林野的比喻)形成精确的相位差,能量级必须控制在既能引发紊乱,又不至于触发屏障全面防御或规则反噬的阈值之内。”
他抬起头,看向林野和浅川,眼神中充满了工程师面对精密实验时的专注与严肃:“我需要更准确的‘心跳’频率基础参数,以及那个衰减窗口开启瞬间,屏障能量场的实时波动数据。误差必须控制在千分之一秒和毫焦耳级别。”
这个要求极其苛刻。仅凭浅川肉眼观察和林野的感知,很难达到如此精确的程度。
林野微微蹙眉,再次将【信息分析加速】催动到极致,试图捕捉头顶数据流那宏大韵律中的细微节拍。浅川梨纱也再次凝神望向屏障与书架的交汇点,瞳孔中仿佛有数据流光掠过。
“基础频率……正在计算波动中位数……”林野低声说道,额角微微见汗,高速处理如此庞杂的宏观信息流对他也是不小的负担,“存在约±0.05秒的周期性微扰,可能与某些高能量书籍的通过有关……”
“衰减窗口的起始波动……”浅川的声音依旧清冷,但语速稍快,“能量下降斜率存在一个微小的拐点,在总衰减时长的前15%处……拐点后衰减加速……”
她在提供肉眼观察的极限细节。
汉斯飞快地记录着,同时在自己装置的模拟程序中输入这些参数。“基础频率收到,正在纳入环境扰动变量……衰减模式修正……模拟运行……”
屏幕上,一个代表屏障能量稳定性的数值条开始剧烈波动。几次模拟后,数值条在某个特定干扰信号注入时,骤然跌破了安全阈值,虽然只是短短一瞬。
“理论上可行!”汉斯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但随即又严肃起来,“但干扰信号的生成和注入是下一个难题。我的设备可以生成所需信号,但能量输出精度和时机控制……”他摇了摇头,“手动操作,成功率低于30%。”
他看向林野和浅川:“我需要一个人,能在浅川女士给出‘接触前0.5秒’指令的瞬间,绝对同步地触发我的信号发生器。时机误差不能超过正负0.01秒。同时,需要另一个人,在信号注入、屏障紊乱的瞬间,精准突入,利用那稍纵即逝的缺口。突入时机必须在紊乱开始后的0.05秒内,持续时间可能只有0.2到0.3秒。”
他将计划分解成了两个需要极限操作的关键节点。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甚至打草惊蛇,让麦克小队加强戒备。
林野和浅川梨纱瞬间明白了各自的位置。
“时机触发,我可以。”浅川梨纱几乎没有犹豫,她的冷静和精准,是完成这种同步任务的最佳人选。
“突入,交给我。”林野沉声道。他的【信息分析加速】和经过锤炼的反应速度,足以应对那短暂而危险的窗口期。
汉斯点了点头,对于两位临时盟友展现出的能力和担当,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没有废话,立刻开始调整设备,将一个火柴盒大小的信号发射单元递给浅川,并设定了触发指令。
“信号参数已设定,浅川女士,听到我的‘预备’口令后,请在接收到林先生‘确认’指令的瞬间按下触发键。林先生,突入时机由你自行判断,我的设备会监测屏障状态,但最终决断在你。”
分工明确,计划清晰。剩下的,就是执行。
汉斯再次检查了一遍所有设备连接和参数设置,如同在发射火箭前进行最后确认的工程师,严谨到近乎刻板。
“距离第三书架下次交汇,还有10秒。”浅川梨纱报时,声音如同冰泉,没有丝毫波动。她纤细的手指已经轻轻放在了触发键上。
林野深吸一口气,目光锁定在屏障那即将发生衰减的区域,全身肌肉微微绷紧,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他能感觉到口袋中的青铜齿轮传来一丝微弱的温热,仿佛也在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预备!”汉斯低喝一声,目光死死盯住屏幕上的计时器和能量读数。
浅川梨纱眼神锐利,等待着林野的指令。
林野的感知提升到极限,整个世界仿佛慢了下来,只剩下那缓缓移动的书架,流转的能量屏障,和脑海中倒计时的滴答声。
德意志的严谨,倭国的精准,龙国的洞察——三种不同的特质,在这一刻,被共同的目标紧密地编织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