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生这一觉睡得格外香甜,直到日上三竿才被窗外94号院日常的细微响动吵醒。
他躺在床上,并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先将意识沉入了那片已然大不相同的小世界。
积分突破1000大关,解锁中级权限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他对这片空间的掌控力更强了,很多操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他心念微动,小世界的布局便开始悄然变化。
靠近湖泊的大片黑土地被优先规划出来,专门用于种植高产的红薯。
在他的意念引导下,一批批饱满的红薯藤被均匀地埋入湿润肥沃的土壤中。
紧接着,他尝试激活了新解锁的“初级时间流速调节”功能。
他将意念集中在那些刚刚种下的红薯地上,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时间流逝的速度。
嗡…一种奇妙的、难以言喻的感觉笼罩了那片土地。
仿佛有一层看不见的薄膜将其与周围空间隔开,里面的光线似乎都产生了轻微的折射扭曲。
他能清晰地“看”到,刚刚埋下的红薯藤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出嫩芽,破土而出,藤蔓开始蜿蜒生长…速度几乎是外界的两倍!
“果然神奇!”王水生心中惊叹。
虽然消耗的精神力也相应增加了,但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
他将这片“速生红薯区”的时间流速稳定在最大值2:1。
至于其他的土地,他则维持正常流速。一小块地种了小麦,一小块地种了玉米,还有几畦小青菜。
这些足够他自己和偶尔接济94号院邻居食用即可。
现阶段,红薯的战略意义更大——它是高效的“积分收割机”和救急粮。
布局调整完毕,小世界显得更加井然有序。
湖泊鱼翔浅底,岸边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
退出小世界,王水生感觉神清气爽。
他想起昨晚就计划好的另一件事——代步工具。
老是靠两条腿跑来跑去,效率太低,尤其是晚上“刷分”的范围受限严重。
一辆自行车在这个年代,绝对是提升机动性的神器。
他再次集中精神,打开系统中级商城的界面。
琳琅满目的商品图标让他眼花缭乱,很多都是这个时代极为紧俏甚至根本没有的东西。他直接筛选交通工具类。
果然有自行车!而且不止一种。
最便宜的是“二八大杠”经典款,需要积分300点。
更高级的还有带链条盒、更轻便的型号,但积分也更贵。
“就这个了!”王水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款300积分的经典二八大杠。
虽然沉了点,但皮实耐用,符合时代特征,不容易惹人怀疑。
【是否花费300积分购买“永久牌28寸载重自行车”x1?】
“是!”
积分瞬间扣除300点(总积分剩余:701点+解锁礼包500点=1201点)。
下一秒,他感到身旁的空间微微一颤,一辆崭新锃亮、散发着机油和橡胶味道的“永久牌”二八大杠就凭空出现在了他的屋里!
车身漆黑,电镀的车把、轮圈和链条在从窗户透进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结实的车架,宽大的后架,一切都符合他对这个时代“豪车”的想象。
“太棒了!”王水生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冰凉的车把和光滑的车座。
有了它,以后去轧钢厂、去城外河边、晚上出去“送温暖”,效率都将大大提升!甚至可以去更远的鸽子市转转。
他小心翼翼地将自行车推到墙角放好,用一块旧布盖起来,暂时还不能让邻居看到,得找个合适的理由解释它的来历。
忙完这些,他才感觉肚子咕咕叫。
一看时间,都快中午了。
他赶紧生火,从小世界里捞了条鱼,又摘了把青菜,简单做了个午饭,狼吞虎咽地吃完。
下午还有正事要办——去轧钢厂交鱼,顺便…把转正的事情落实了!
他休息了片刻,等消化得差不多了,便起身出门,再次前往轧钢厂后勤仓库。
轻车熟路地找到老刘,借了板车。
老刘现在看到他就像看到财神爷,笑容满面:“王同志,今天又准备拉多少?”
“尽量多弄点,厂里需要嘛。”王水生依旧打着哈哈。
出了厂,重复之前的流程:收车、步行、取鱼、放车。
这次,他从小世界里取了足足四百多斤鱼,各种品类都有,把板车堆得像座移动的小山包。他甚至特意放了几条小世界湖泊里长得特别肥硕、鳞片金黄的大鲤鱼在最上面,格外显眼。
拉着这辆超载的板车回到轧钢厂时,引起的轰动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大。
工人们几乎要围观的水泄不通。
“我滴个娘!这得有多少鱼啊!”
“快看那几条大鲤鱼!成精了吧!”
“这王水生真是神了!河里的鱼都听他招呼?”
李怀德听到消息,几乎是跑着下来的。
当他看到那堆积如山的鱼获,尤其是最上面那几条堪称“鱼王”级别的大鲤鱼时,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水…水生!你这…你这真是…”他激动得语无伦次,用力拍着王水生的肩膀,“功臣!你是我们轧钢厂后勤的大功臣啊!”
过秤!四百三十七斤!再次刷新纪录!
结算金额高达二百六十二块二毛!李怀德亲自把钱送到王水生手里,厚厚一沓大黑十,几乎握不住。
看着王水生将钱揣进兜里,李怀德搓着手,脸上笑开了花:“水生啊,好!真是太好了!你超额完成了任务!远远超额了!我李怀德说话算话!”
他拉着王水生的胳膊,直接往劳资科走:“走!现在我就带你去办转正手续!今天你就是我们红星轧钢厂的正式职工了!”
到了劳资科,李怀德亲自发话,所有流程一路绿灯。
表格有人代填,章子有人代盖。
王水生只需要签字按手印。
当那张崭新的、印着红星轧钢厂钢印的《职工工作证》递到王水生手里时,看着上面自己的照片、名字和“后勤处采购员”的岗位,王水生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踏实感。
从此,他王水生,在这个时代,有了一个正式的身份,一个铁饭碗!
“恭喜啊,王水生同志!”劳资科的干部们纷纷道贺。
“以后就是正式工了,好好干!”李怀德志得意满,仿佛发掘王水生是他最大的政绩。
办完手续,李怀德又亲自带着王水生去领了正式工的劳保用品——比临时工的标准又高了一些,还多发了一副套袖和一双棉鞋。
“水生啊,”李怀德搂着王水生的肩膀,语气亲热,“以后就是自己人了!厂里绝对不会亏待你!你那鱼…还得继续保证供应啊!每周至少这个数!”他伸出两根手指。
王水生笑着点头:“李主任放心,只要条件允许,我一定尽力为厂里做贡献!”他话说得留有余地,既答应了,又没把话说死。
“好!痛快!”李怀德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离开轧钢厂时,王水生兜里揣着巨款,手里拿着崭新的工作证,心里想着屋里那辆崭新的自行车。
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正式工的身份,让他有了更大的底气和更稳固的立足点。
接下来,很多计划都可以加快步伐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轧钢厂高大的门楼,阳光照在厂牌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