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沙的陷阱已然布下,如同张开了巨口的猛兽,潜伏在沙山之上,只待时机。而“陷沙流火阵”的另一半——那驱赶、压缩狼骑的“火鞭”,也需要同步准备。
与引沙需要精准计算和大力劳作不同,纵火更考验的是隐蔽、耐心以及对燃料和时机的把握。
夏明朗将目光投向了绿洲边缘那片茂密的胡杨林,尤其是位于下风口的大片区域。秋季的胡杨林,叶片金黄,但枝干和堆积的落叶却异常干燥,是绝佳的引火物。
“王栓子。”夏明朗唤来心思最为缜密的部下。
“将军!”
“纵火之事,由你负责。我需要你在不惊动狼骑的情况下,将足够多的火油,遍布到下风口这片胡杨林的深处。”夏明朗在地图上划出了一片区域,那里林木最为密集,且正对狼骑主营的方向。
王栓子看着地图,眉头微蹙:“将军,狼骑在绿洲外围也有巡逻,大规模运送火油潜入,恐怕……”
“非是大队人马运送。”夏明朗打断他,“用这个。”他指了指旁边沙民们常用的,一种用完整羊皮缝制、经过特殊鞣制处理后密封性极好的皮囊。“每囊可装火油数斤,轻便,不易发出声响。我需要二十名最机敏、最擅长潜行的弟兄,每人背负两囊。”
他顿了顿,看向一旁焦急等待的兀术长老:“此事,还需熟悉林间小径、脚步最轻的沙民兄弟引路协助。他们知道哪些路径能避开狼骑的耳目,也知道林中哪些地方落叶最厚,最容易引燃。”
兀术长老立刻点头:“有!有几个小子,从小就在那片林子里掏鸟蛋、追沙狐,闭着眼睛都能走个来回!我这就去叫他们!”
很快,二十名“阵风”中身形最为瘦削灵活、擅长夜行潜踪的士卒被挑选出来,他们卸下了沉重的甲胄,只着深色布衣,背负着沉甸甸的羊皮油囊。同时,四名年轻的沙民也被带了过来,他们眼神灵动,带着戈壁子民特有的机警和与生俱来的对地形的熟悉。
夏明朗亲自交代任务细节:“你们的任务,不是去搏杀,而是如同影子般潜入林中,将火油均匀倾倒在林木深处,尤其是那些枯枝落叶堆积最厚的地方。倾倒时,务必小心,避免留下明显痕迹和浓烈气味。完成后,立刻按原路撤回,不得停留。”
他特别强调:“点火时机,不在今夜。需待流沙发动之后,看到沙山方向烟尘大作,方可同时引燃各处火点!切记,是同时!要让火势在最短时间内连成一片,借助风势,直扑狼骑主营!”
王栓子与那二十名士卒,以及四名沙民向导,肃然领命。他们很清楚,这个任务看似不如正面搏杀凶险,实则同样至关重要,且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在林中暴露,或者点火时机不对,都可能让整个计划功亏一篑。
是夜,依旧是月隐星稀。
王栓子带领着这支特殊的“纵火队”,在沙民向导的引领下,如同溪流渗入沙地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通往月牙泉绿洲下风口胡杨林的黑暗中。
他们的路线迂回而隐蔽,完全避开了狼骑常规的巡逻路径。沙民向导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极为熟悉,总能提前发现可能的暗哨或巡逻间隙。队伍行进极慢,几乎是一步一停,确认安全后才继续前进。
空气中弥漫着胡杨木特有的淡淡苦涩气味,以及落叶腐烂的泥土气息。林中比外面更加黑暗,只有透过稀疏枝叶缝隙洒下的微弱星光。
到达预定区域后,队伍再次分散,以两三名士卒配一名沙民向导为单位,向着更深的林间渗透。他们如同谨慎的工蚁,小心翼翼地解下背后的油囊,拔开用木塞封住的囊口,将粘稠刺鼻的火油,尽量无声地倾倒在选定的枯叶堆、树根凹陷处以及干燥的灌木丛中。
倾倒的过程必须极度小心,既要保证油量足够引燃大火,又要避免油迹过于明显,或者发出太大的声响。浓烈的火油气味在林中弥漫,让所有人都紧张不已,生怕顺风飘到狼骑的营地去。
一名年轻的“阵风”士卒在倾倒时,手微微颤抖,几滴火油溅落在了他的裤腿上,刺鼻的气味让他脸色发白。旁边的沙民向导立刻示意他噤声,迅速抓了几把干土,覆盖在油渍上,又示意他移动到下风处。
整个过程耗时良久,直到后半夜,所有人才陆续完成任务,将空了的油囊重新背负好,按照原路,悄无声息地撤出了胡杨林,与在外围接应的王栓子汇合。
王栓子清点人数,确认无一损失,也未惊动敌人,这才松了口气。他最后望了一眼那片在黑暗中沉寂、实则已遍布“火种”的胡杨林,带领队伍迅速撤离,返回营地复命。
夏明朗听完王栓子的汇报,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月牙泉的方向。
流沙的陷阱,遍布火种的密林,都已就位。
现在,只欠一场足够强劲的东风,以及那个将天灾与人力完美结合的致命时机。
“火种”已埋下,只待风起,便将化作焚尽敌人的滔天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