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的信息战成功扰乱了“收割者”的阵脚,为“万象方舟”赢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但危机远未解除。周宁和余辉在前方开辟的路径已到尽头,前方是一片更加混沌、探测器信号反馈完全混乱的未知区域,被称为 “迷途涡旋” 。这里空间折叠现象极其严重,常规导航完全失效,盲目闯入无异于自杀。方舟庞大的体积在这里更是致命的弱点。
必须有人先去探路,找到一条能够穿越“迷途涡旋”的相对安全通道。这个任务,落在了团队中感知最为敏锐、身形最为灵巧的夜莺(林薇)身上。
“迷途涡旋内部空间结构瞬息万变,物理规则扭曲,我们的设备几乎失灵。”博士看着一片雪花般的主屏幕,面色凝重,“只能依靠夜莺的直觉和她的‘千耳千眼’套装了。但里面的风险……”
“我知道。”夜莺已经穿戴好了她的装备,护目镜下的眼神坚定而清澈,“这是我的工作。”她检查了一下腰间的安全索——这根特制的索缆另一端连接在方舟上,蕴含着空间锚定技术,是她与“家”之间最后的联系,也是在绝境中能被拉回来的唯一希望。
“小心点,”余辉言简意赅地嘱咐,“优先规避无法理解的现象,安全第一。”
周宁则拍了拍夜莺的肩膀,递给她一个小巧的、散发着微光的菱形晶体:“拿着这个,博士鼓捣的小玩意儿,叫‘回响信标’。如果遇到实在过不去的坎,或者找到路了,捏碎它,我们这边能收到一个大概的方位信号。虽然在这鬼地方可能也不太准,但总比没有强。”
夜莺接过信标,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如同灵巧的雨燕,从方舟侧翼的一个小型气闸舱滑了出去,瞬间融入了外部光怪陆离的虚空之中。
一进入“迷途涡旋”,夜莺就感到一阵强烈的晕眩和失重感。这里的“方向”失去了意义,上下左右颠倒旋转。她的护目镜上,各种能量读数疯狂跳动,几乎无法提供有效信息。她必须完全依赖自己强化后的感知。
她闭上眼睛,将听觉、触觉、甚至一种玄妙的第六感扩展到极致。风声?不,这里是虚空,没有风。那是能量流掠过身体的感觉,是空间薄膜轻微震颤的“声音”,是远处维度崩塌传来的微弱“回响”。
她像一只真正的夜莺,在黑暗的森林中依靠声音导航。她侧耳倾听,捕捉着能量流动的“旋律”。狂暴混乱的涡流是死路,相对平缓、带有某种规律性“节奏”的能量丝线,则可能暗示着潜在的通道。
她开始移动,身形在扭曲的空间中灵活地穿梭。时而如蝴蝶般点过一块悬浮的、如同玻璃碎片的稳定空间残片;时而紧急规避一道突然出现的、无声无息但能切割万物的空间裂隙。
危险无处不在。一次,她险些撞进一团看似平静、实则内部时间流速快了外界千倍的“时之沙”区域,幸好她提前感知到了那细微的时间扭曲感,及时刹住。另一次,一群近乎隐形的“虚空浮游”被她惊动,这些小家伙单个无害,但成群结队时能瞬间吸干物体的能量。夜莺不得不释放出微型仿生侦查虫作为诱饵,才险险引开了它们。
最可怕的是一种名为“哀嚎残响”的精神污染。那是被吞噬世界残留的集体绝望意识,无形无质,却能直接侵蚀探索者的心智。夜莺在穿过一片尤其阴暗的区域时,无数痛苦的呓语和绝望的画面直接涌入她的脑海,让她几乎精神崩溃。她咬紧牙关,全力运转青囊提前为她准备的宁神药剂效果,同时将感知聚焦于腰间安全索传来的、那微弱但坚定的来自方舟的“存在感”,才勉强守住灵台清明,艰难地穿越了过去。
她不断在脑海中绘制着心理地图,记录下哪些区域相对稳定,哪些是绝对的死地,哪些能量流可以借力。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她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突然,她停了下来,敏锐地感知到前方有一股异常庞大但似乎处于“沉睡”状态的引力源。绕过它,路径会变得极其漫长且复杂;直接穿过它影响范围的边缘,则是一条看似凶险但可能是捷径的湍流。
她犹豫了。直觉告诉她,那条湍流深处隐藏着机会,但也伴随着巨大的未知风险。
她想起了周宁给的“回响信标”,但立刻放弃了这个想法。现在还不是求援的时候。她深吸一口气,决定相信自己的判断。
“赌一把!”夜莺眼神一凛,调整方向,如同一片羽毛般,小心翼翼地滑向了那条能量湍流的边缘,开始尝试沿着这条危险的“捷径”向前探索。她的每一个动作都轻盈而精准,仿佛在刀尖上跳舞。
方舟内,众人紧张地等待着。安全索的数据反馈显示夜莺的生命体征稳定,但位置信息飘忽不定,显然受到了严重干扰。
“她能行吗?”千面忍不住问道。
余辉盯着屏幕上那个代表夜莺的、不断闪烁的光点,缓缓道:“她是我们的眼睛。现在,除了相信这双眼睛,我们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