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大明的文官,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到大清就老实了。”
“大了十七岁的媳妇,这皇帝也算重情重义了。”
“要么说还是皇帝会玩,上了年纪的女人,就是比青涩的果子香。”
“一脑子的龌龊思想,你们老男人强娶十几岁小姑娘的时候,怎么不说果子涩,不好下口?”
“就是,有几个男人能记得陪他吃苦的糟糠之妻,就连刘邦都对吕后薄情寡义……”
……
说起薄情皇帝,刘家皇帝的刘邦和刘彻绝对上榜。
也就大明的皇帝,对妻子算是不错的。
{在朱见深成为太子的一年之后,明英宗朱祁镇又被瓦剌放了回来。
可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换了主人。
朱祁镇虽被封为太上皇,却被景泰帝朱祁钰软禁南宫。
刚满三岁的朱见深,便也随父幽居。
此时,贵为太上皇的朱祁镇,都需要钱皇后做针线来维持生活。
而朱见深作为潜在威胁的太子,必然也会遭到景泰帝党羽的暗中算计。
因为尝到权利滋味的朱祁钰,正谋划着要废掉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史书虽然没有记载,朱祁钰采用过什么手段,但被囚禁南宫的这段日子,无疑是朱见深一生的至暗时刻。
因为种种惊吓和刺激,他甚至染上了口吃。
而在此期间,唯一陪伴他,保护他的人,只有那个比他大十七岁的宫女万贞儿。}
【明朝最大的特点:父慈子孝,叔侄和睦。
朱见深:就可着我折腾。
朱祁钰为了让自己儿子当太子,贿赂大臣,内阁大学士黄金五十两,白银一百两。
大臣:你就拿这个考验干部?
朱祁钰太心软了,让朱祁镇活到翻盘。
懂事的臣子就该让太上皇病逝了。
他没子嗣,文武勋贵都把他当代理皇帝,哪有懂事的臣子。
主要是,朱祁钰不符合大臣们的利益。
朱见深对万贞儿好是正常的,幼时太子之位被废,亲娘没看过你,亲爹抢你皇位,就连宫里人都不把你当皇子,这个时候只有万贞儿这个姐姐照顾你,感情深点怎么了?】
各个时期的朱元璋彻底懵了,他们大明皇帝,竟向大臣行贿。
都已经是皇帝了,还要向臣子低头,到底谁是皇帝?
怒极说不出话的朱元璋,只想杀人。
大臣们见到杀心渐起的朱元璋,感觉命更苦了,估计是被老朱和朱棣压得很了,后期大明的文官一个个要翻身做主人。
连皇权都给架空了,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文臣直呼牛批。
洪熙朝和宣德朝的文臣目光灼灼的看着天幕,这是朝臣权力的极致啊。
晚年朱元璋给自己缓了缓气,才说道:“老四,你设立这个内阁,是怎么想的?”
朱棣支支吾吾的说:“爹,应该是国事繁多,儿子又要亲征漠北……”
不是每个人都是他爹啊,一天要办400多件政务,他要真这么干,不得累死。
“咱为什么废丞相,你不知道吗?”
内阁权力过大,足以对抗皇权时,皇帝就不得不重用宦官。而且,宦官和文官联合一起从皇帝手里争权,也不是没可能……
燕王朱棣:“……君弱臣强,这让他咋办?”
皇帝撑不起担子,就让大臣们顶上,谁知道,后期文官在失控的边缘狂奔,内阁权力比丞相还大。
永乐朱棣侧眼看向朱高炽,“老大,你跟朝中大臣关系密切,你来说,这群文官为什么能想让谁当皇帝,就换谁?”
老二背后站着勋贵集团和武将集团,朱高炽背后是文官集团,一群武夫哪里斗得过这些人精子。
偏偏,朱高炽性情宽厚,对文官的容忍度比他爹和他爷爷都高。
可想而知,这群蹬鼻子上脸的,在朱棣父子俩那里失去的面子和里子,就要从压过皇权上找回来,表明他们的重要性……
朱高炽喏喏说不出话,他背后站着的江南士族,自从卖国的事出来后,他慢慢盘,文官集团势力壮大应该是由他开始的。
正是大家都猜到了这一点,永乐朱棣才格外痛苦,朱高炽是嫡长子,正统性不必说,但他和孙子都短命。
重孙子又把武将梭哈了,文官可不彻底掌权嘛。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问题根源……但也不能真正改变大明的危机。
崇祯喃喃道:“文臣皆可杀……”
别看现在朝中臣子说着谁敢投清,谁死,但真正面临大清铁蹄时,绝壁一个跪的比一个快。
光是他要御驾亲征,已经准备半个月了,要给将士们发的粮饷一半都没凑齐,这是朝中上下积极救国的样子吗?
逆风局立马投,该卖国的时候,眼都不眨一下,这样的臣子,他还不得不用,再没有人比他更憋屈了。
其他朝代的皇帝,震惊于大明文官的权势,也为大明皇帝被臣子压制感到悲哀。
试问,谁家还没几个不开窍的孩子,若是自己死后,儿子被压制成这样……
唯一淡定的,就是大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殉国的人那么多……皇帝也无奈,只能试着提拔武将,相互制衡。
其他朝代的文臣:“……不是我们优秀,全靠同行衬托。”
朱元璋杀文官像割韭菜,朱棣迁都不听臣子言,两朝不受重视而已,往后两百多年都在找场子……
{1452年,做了三年皇帝的朱祁钰,联合朝臣,将朱见深废为沂王,移至宫外别居。
此时他刚满五岁,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好在如姐如母的万贞儿,一直对他不离不弃。
宫廷斗争波诡云谲,朱祁钰万万没想到,他的儿子刚成为太子的一年之后,就突然夭折。
此后不管他如何努力,却再也没能生出儿子。
到了景泰八年,三十岁的朱祁钰缠绵病榻。
大臣徐有贞、石亨等人,在孙太后的默许之下,打破南宫,重新把朱祁镇推上皇位,史称夺门之变。
已经十岁的朱见深,终于苦尽甘来,重新被立为太子,开始学习儒家经典,治国之道。}
【开局:此子懦弱无刚,不堪大用。
结局:景泰八年,国泰民安。
他挽救了大明山河,却永世不得入皇陵。
朱祁钰太惨了,他对得起大明,对得起于谦,对得起朱祁镇,可这些人都对不起他。
即便如此,再来一次,景泰帝还是会成为皇帝。
朱见深:没有夺门之变,我的皇位越来越稳,夺门之变后,就没那么稳了。】
朱瞻基被天幕创到了,这句话,原来是他说的吗?
不堪大用?
再想到朱祁镇的骚操作,身体更加萎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