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血味儿混着土腥气,熏人脑门子。
八头野猪,大的小的,横躺竖卧,血糊淋啦。
“黑煞神”那大身板子,像座肉山,油膘在日头底下反光。
老杨头搓着手,小眼珠在猪堆里来回骨碌:“赵屯长,卫国兄弟,这…这咋分?”
他眼馋那大猪王,手指头在獠牙上蹭了蹭。
下洼屯栓柱也凑上来:“杨叔说得对,咱费老鼻子劲了,咋也得…”
赵刚烟袋锅子在鞋底磕得梆梆响:“扯啥犊子?按人头分!公公平平!”
他大手一挥,“铁山,卫国,搭把手,上秤!”
张铁山“哎”了一声,抄起开山斧,砍下几根粗树枝当杠子。
张卫国没言语,抽出侵刀,刀刃在猪皮上“嗤啦”一划,手法利落。
下洼屯几个后生吭哧瘪肚,抬着黑煞神上秤。
老杨头抻着脖子看秤砣:“四…四百八!我的老天爷!”
“按人头!十二个人!”
赵刚吼了一嗓子。
“下洼屯六个,团结屯六个!猪头下水另算!”
老杨头脸一垮:“赵屯长,俺们可是出了车马…”
“车马费算肉里!”赵刚眼一瞪,“再磨叽,猪毛都不给!”
李强把秤砣“哐当”一撂:“就是!没卫国哥和小斑,你们下洼屯啃猪蹄儿都轮不上!”
栓柱几个蔫了。
老杨头张了张嘴,没敢再呛呛。
张卫国把分好的肉,大块小块,用油布麻绳捆结实。
“黑煞神”被大卸八块,猪头归了老杨头,算是个念想。
把肉装上了车之后,直接把驴车压得“嘎吱”响。
驴车装不下的,就每个人自己抗在肩膀上,有一步没一步费劲的走着。
这驴和驴车可都不是贱玩意儿,要是弄坏了可得好一阵子心疼!
小斑甩着尾巴,慢悠悠跟在车后头。
日头卡山,两挂驴车“吱扭扭”进了团结屯。
人还没到,肉腥味儿先飘了进来。
“回来喽!打着大货喽!”
李强扯破锣嗓子一喊,半个屯子都惊动了。
大人孩子呼啦围上来,眼珠子黏在油亮的猪肉上。
“嚯!这老些!”
“瞅那肥膘!一指多厚!”
“这下子可有口服了!”
徐若琴和娜塔莎早烧好了几大锅开水,就等着褪毛开膛。
张铁山把斧头往地上一墩。
“爷们儿们搭把手!老娘们儿烧火!今儿个咱团结屯炖大肉!”
屯部大院,支起三口大铁锅。
松木柈子烧得噼啪响,火苗子舔着锅底。
“黑煞神”的肥膘下锅,“滋啦”一声,油星四溅,香气“轰”地炸开,窜出去二里地。
小孩儿围着锅台转,吸溜着鼻涕,眼巴巴瞅着翻滚的油花。
张卫国把分到的里脊、肋条,交给徐若琴:“挑瘦的,给炖烂糊点。”
徐若琴脸一红,轻轻“嗯”了一声。
下洼屯的人也来了,老杨头抱着猪头,脸上也有了笑模样。
赵刚搬出两坛子地瓜烧:“敞开造!管够!”
肉一下锅,那香味儿,勾得人肠子打结。
大盆的酸菜、粉条、冻豆腐往里倒,咕嘟咕嘟冒泡。
张铁山拎着虎鞭酒坛子过来,给老杨头满上:“杨叔,前头话赶话,别往心里去!”
老杨头端起粗瓷碗,酒花直晃悠。
“嗨!都老爷们儿,一个山沟里刨食儿,磕碜话随风去!干了!”
“干了!”碗碰碗,地瓜烧辣得人直咧嘴,心里却热乎。
肉炖得稀烂,筷子一戳就透。
大人小孩捧着海碗,蹲的站的,满嘴流油。
“香!真他娘的香!”
“多少年没这么痛快吃肉了!”
娜塔莎端着一小碗瘦肉,小心吹着,用筷子夹起来喂给张铁山。
张铁山黑脸膛喝得通红,嘿嘿直乐。
李强啃着大骨头,油手拍张卫国肩膀。
“卫国哥,下回进山,还叫上小斑!太他妈给劲了!”
张卫国没说话。
小斑趴在院角阴影里,巨大的头颅搁在前爪上。
李强把啃光的骨头扔过去。
小斑鼻子嗅了嗅,慢悠悠叼起来,“嘎嘣嘎嘣”,嚼得脆响。
幽蓝的眼睛映着跳动的灶火,安静得像座银山。
酒过三巡,肉见锅底。
赵刚敲着碗边,扯开嗓子:“静一静!静一静!”
满院子油光光的脸都转过来。
“肉,吃了!祸害,除了!可往后呢?”
赵刚眼神扫过众人。
“野牲口记吃不记打!咋保咱屯子长久太平?”
老杨头喷着酒气:“老话讲,一山不容二虎!咱有真虎神,得让它罩着!”
张铁山眼睛一亮。
“对!让小斑绕着屯子撒尿!画地盘,虎尿那味儿,山牲口闻着就尿裤子!”
“这主意中!”李强蹦起来,“咱现在就去!”
说干就干。
张卫国拍拍小斑脖子:“走啦伙计,巡山去!”
一伙人打着火把,深一脚浅一脚出了屯。
小斑在前头走,银白的影子在月光下拉得老长。
屯子四周,黑黢黢的山林像趴着的巨兽。
“就这儿!界碑石!”
赵刚指着屯西头的老界碑。
张卫国拍拍小斑后腿:“小斑,来,抬腿!”
小斑扭头瞅他,蓝眼睛里有点茫然。
它走到界碑旁,低头嗅了嗅,尾巴扫了扫,高傲的头颅一扭,趴在了地上。
没尿。
“嘿,这虎大爷,还害臊?”李强挠头。
老杨头出主意:“许是没那意思?得等它自个儿有尿才行!”
张铁山一拍大腿:“那不能干等!咱得给它攒着!”
他扭头冲屯里喊:“栓柱!回去!把俺家那腌咸菜的粗陶坛子抱来!刷干净喽!”
粗陶坛子抱来了,口大肚深。
张卫国示意小斑抬腿。
小斑似乎明白了,慢悠悠抬起后腿,不情不愿的对准坛口。
“哗——”
一股带着强烈骚腥气的黄亮液体,冒着热气,滋进坛子里。
“接住喽!”
张铁山扶着坛子,乐得见牙不见眼。
这一泡,量不小,接了半坛子,味儿冲得人直捂鼻子。
接下来几天,成了屯里一景。
小斑一有“意思”,李强就捧着大坛子,屁颠屁颠跟上。
“虎爷!这边!界桩子这儿!”
“抬腿!哎对喽!”
虎尿一点一点,被精心收集起来。
粗陶坛子口封上油布,麻绳扎紧,放在阴凉地窖里存着。
攒了有小半坛,赵刚觉得是时候了。
“挑几个手脚麻利的!带上刷子!咱去‘画圈’!”
张卫国、李强、栓柱,一人拎个小木桶,拿把秃毛刷子。
桶里是兑了水的虎尿,味儿淡了点,但那股子骚气还在。
屯子四角的老界桩、大石头、歪脖子树…都成了标记点。
秃毛刷子蘸着黄水,“唰唰”几下,抹在石头根、树皮上。
味道散开,不算浓,但飘得远。
李强边刷边乐:“嘿嘿,山牲口的鼻子灵着呢!这点味儿,够它们喝一壶!”
张铁山扛着铁锹,在抹过尿的界桩旁,又使劲铲几锹新土。
“给它们加深点印象!”
一圈下来,屯子外围,隔个几十步,就有点虎尿印记。
像布下了一道无形的铁丝网。
没两天,煞气就显灵了。
天蒙蒙亮,屯东头老孙婆子起早喂鸡。
刚推开柴门,就听院墙外野地里一阵凄厉的狼嚎。
不是一头,是一群!
声音透着惊恐,跟被火烧了腚似的。
老孙婆子吓得一哆嗦,扒着墙头往外瞅。
只见七八条青灰色影子,夹着尾巴,没命地往山里窜,卷起一路烟尘。
领头的大青狼,跑到屯边那棵抹了虎尿的老榆树下,猛地一个急刹车!
鼻子使劲抽抽,像是闻到了极其恐怖的东西。
“嗷呜~”
一声变了调的哀嚎,原地打了个转,带着狼群绕了个大圈子,慌不择路地钻进旁边苞米地,把青苗都趟倒一片。
“我的妈呀!”老孙婆子拍着胸口,“这老虎尿,真…真管用啊!”
晌午,张铁山在新房工地夯土墙。
王二牛扛着镐头跑来,上气不接下气:
“铁…铁山哥!快…快去看!野猪,在西头界碑那儿!”
张铁山撂下夯石,抄起开山斧就跟去。
屯西老界碑旁,新翻的泥土上,印着好几个新鲜的、碗口大的猪蹄印子。
蹄印在离界碑几步远的地方,突然乱了套。
像是野猪在这儿急刹车,原地打转,把泥地都刨出个浅坑。
蹄印绕了个大弯,远远避开界碑,拱进了旁边荒草甸子,祸害野草去了。
界碑根底下,那摊黄褐色的虎尿印记,在太阳底下,格外刺眼。
“嘿!真他娘的灵!”王二牛咧着嘴,“尿比枪好使!”
张铁山用斧头背敲了敲界碑:“畜生也懂怕!知道这是白虎爷爷的地盘!”
消息像长了腿,当天就传遍俩屯子。
下洼屯老杨头特意跑来,围着那界碑转了好几圈,鼻子使劲嗅。
“嗯!是那煞星味儿!”他冲赵刚竖大拇指,“赵屯长,高!实在是高!往后俺们屯,也这么整!行不?”
打那以后,屯子真就消停了。
夜里狗叫声都少了,大伙儿睡得格外踏实。
地里的苞米苗,噌噌往上蹿,绿油油一片,再没被野牲口祸害过。
菜园子的黄瓜柿子,也敢放心让它们挂着红了。
小斑的日子,越发悠闲。
它白天多半趴在张家院角那棵老榆树荫下打盹。
肚皮随着呼吸一起一伏,银白的皮毛在阳光下像缎子。
偶尔睁开蓝眼睛,懒洋洋地扫一眼院里的鸡鸭,吓得它们“咯咯”、“嘎嘎”一阵扑腾,又缩回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