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日上午10点,浪潮传媒Ip开发中心的会议室。
环形长桌上铺满了Ip规划图,《甄嬛传》《西域歌者》《遣唐使日记》的LoGo用彩色线条连接,勾勒出一张复杂的“Ip生态网络”。高浪坐在主位,左手边是Ip开发部总监周婷、副总监林珂,右手边是阅文集团Ip合作总监张敏、网易游戏副总裁李哲,角落还坐着非遗传承人哈力。
“《甄嬛传》的成功证明,Ip开发不能只停留在‘拍剧’层面,必须构建‘内容+文化+商业’的立体生态。”周婷率先开口,点击鼠标切换到“新策略框架图”,“我们计划从三个方向突破,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第一个方向是“Ip宇宙化构建”。周婷调出《甄嬛传》与《遣唐使日记》的时间线对比图:“《甄嬛传》聚焦清代宫廷,《遣唐使日记》讲述唐代中日交流,表面看似无关,但我们可以通过‘宫廷服饰传承’串联。
在《遣唐使日记》中加入‘唐代刺绣匠人’角色,设定其后代为清代宫廷绣作监工匠,而这位工匠正是《甄嬛传》中甄嬛服饰的制作者。这样既强化两部剧的文化关联性,又能构建‘中国古代宫廷文化宇宙’。”
张敏立刻提出疑问:“但这样会不会让观众觉得生硬?尤其是非历史爱好者,可能看不懂这种隐性关联。”
高浪接过话茬,语气笃定:“我们会做两件事解决这个问题。第一,邀请清史专家李教授、唐史专家王教授共同撰写《宫廷宇宙时间线手册》,在剧集播出时同步上线,用漫画形式解读人物关联;第二,拍摄6集《宫廷文化传承》纪录片,邀请刘一菲、杨蜜跨界出镜,分别饰演唐代绣娘、清代工匠后人,直观展现文化延续性。”
哈力也补充道:“我可以带领团队,还原唐代‘蹙金绣’、清代‘打籽绣’的工艺,在纪录片中展示两种刺绣的传承演变,让‘宇宙关联’既有文化支撑,又能让观众看得见、摸得着。”
第二个方向是“跨圈层渗透开发”。李哲打开《西域歌者》游戏demo演示视频:“我们计划与浪潮联合开发‘音乐叙事类手游’,玩家将扮演热巴饰演的阿依娜,在新疆草原、上海音乐学院、东南亚音乐节三个场景中,通过‘收集民间曲调’‘破解音乐谜题’推进剧情。
比如在草原场景,玩家需要根据哈萨克族老人口中的旋律,在冬不拉上弹出正确音符才能解锁新剧情;在音乐节场景,要融合新疆民乐与甘美兰乐器,创作专属曲目才能通关。”
林珂则补充了文旅联动计划:“我们已与新疆文旅厅达成合作,在伊犁草原建设‘《西域歌者》实景体验区’,还原剧中阿依娜的家乡——游客可以穿上哈萨克族传统服饰,弹冬不拉、学唱民歌,还能参与‘寻找民间曲调’的实景游戏,通关后可获得剧中同款银饰衍生品。
同时,我们联合qq音乐推出‘阿依娜数字专辑’,收录剧中12首民族改编曲,专辑封面采用游戏场景插画,实现‘游戏+音乐+文旅’的三圈层联动。”
就在这时,周婷提出一个风险点:“跨圈层开发容易导致‘Ip稀释’。比如之前某公司的古装剧,既做游戏又做零食联名,结果每个品类都缺乏深度,反而让观众对Ip失去信任。我们该如何避免这个问题?”
“核心是‘文化内核统一’。”高浪手指指向《西域歌者》的Ip核心词——“民族音乐传承”。
“无论是游戏、文旅还是音乐专辑,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不能为了商业化加入无关元素。比如游戏中的谜题设计,必须基于真实的民族音乐理论;
文旅体验区的活动,要由哈力老师这样的非遗传承人指导,确保文化真实性;衍生品也必须是银饰、刺绣等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品类,杜绝廉价快消品联名。”
第三个方向是“用户共创生态搭建”。张敏调出阅文集团“Ip创意征集平台”的界面:“我们计划在平台上开设‘《甄嬛传》番外共创专区’。
邀请粉丝提交‘甄嬛晚年生活’‘沈眉庄女儿成长’等番外故事,由浪潮编剧团队筛选优质创意,进行专业改编后,以‘微短剧+有声书’形式呈现——入选创意的作者将获得Ip收益分成,还能参与微短剧的剧本讨论会。”
林珂则补充了短视频联动计划:“我们与抖音、快手合作,发起‘#我心中的甄嬛番外#’挑战赛,用户可通过cosplay、剧情演绎、服饰还原等形式参与,点赞量前10的作品,将由浪潮投资拍摄成15分钟微短剧,由赵金麦等新人艺人出演。
同时,我们会在短视频平台开设‘Ip创意库’,实时收录用户建议,比如之前有粉丝建议‘加入甄嬛教公主学刺绣’的情节,我们已决定在番外中加入,并邀请用户投票选择刺绣图案。”
然而,共创计划刚提出,就遭遇了质疑,阅文平台的作者代表陈雪在线上会议中表示:“很多作者担心,自己的创意被公司‘免费征用’,或者改编后失去原有风格。比如之前某平台的共创活动,作者提交的剧情被改得面目全非,最后还被公司以‘不符合Ip定位’为由拒绝分成,这种情况该如何避免?”
高浪立刻给出解决方案:“第一,我们会与所有提交创意的用户签订‘版权保护协议’,明确创意的使用范围和收益分成比例,避免‘免费征用’;
第二,成立‘用户创意监督团’,由10位优质作者、20位核心粉丝组成,负责监督剧本改编过程,确保不偏离原创意核心;
第三,设置‘创意孵化基金’,对特别优质但暂不适合改编的创意,给予5000-元孵化资金,支持作者进一步完善,未来优先合作。”
陈雪这才放下顾虑:“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作者很愿意参与。之前《甄嬛传》的很多细节,比如‘甄嬛用合欢花制香’,其实粉丝有很多延伸想法,只要有合理的机制,一定能为Ip注入更多活力。”
12月15日,浪潮传媒正式发布“Ip开发新策略”,同步上线“宫廷宇宙时间线手册”、《西域歌者》游戏预约通道、《甄嬛传》共创专区。
短短三天,游戏预约量突破200万,共创专区收到创意投稿1.2万篇,新疆文旅厅更是传来消息,“《西域歌者》实景体验区”未开业就收到5万份游客预约,qq音乐“阿依娜数字专辑”预售量突破10万张。
传统资本的反应则五味杂陈——星光传媒原本计划推出“宫斗Ip”《后宫红颜传》,看到《甄嬛传》的宇宙化布局后,不得不紧急暂停项目;
华谊兄弟试图模仿“跨圈层开发”,为旗下电影《江湖往事》开发手游,却因缺乏文化内核,上线三天下载量不足10万,被网友吐槽“为了圈钱强行联动”。
12月20日,高浪在Ip开发总结会上,看着各项数据报表,对团队强调:“新策略的核心,不是‘多做品类’,而是‘用文化串起所有品类’。《甄嬛传》的宇宙化,靠的是‘宫廷文化传承’;
《西域歌者》的跨圈层,靠的是‘民族音乐’;用户共创,靠的是‘粉丝对Ip文化的认同’。只有守住文化内核,Ip才能从‘短期爆款’变成‘长期资产’,这才是我们对抗传统资本的根本——他们能模仿商业模式,却抄不走我们的文化沉淀。”
会议结束后,周婷递来一份新的Ip规划:“高总,根据用户共创专区的反馈,很多粉丝希望看到《甄嬛传》与《遣唐使日记》的角色‘跨时空互动’,我们计划拍摄一部‘文化公益短片’,让杨蜜饰演的甄嬛与刘一菲饰演的唐代遣唐使,通过‘刺绣信物’实现跨时空对话,宣传非遗文化。”
高浪接过规划,嘴角扬起浅笑。他知道,这只是Ip生态化的开始——未来,这些Ip将延伸出更多可能:《甄嬛传》的宫廷刺绣课程、《西域歌者》的民族音乐教材、《遣唐使日记》的中日文化交流研学营……而这些,都将成为“娱乐帝国”最坚实的文化根基,也是传统资本永远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