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影视的效率比高浪预想中要高。第二天,张涛就打来电话,说已经和几家院线谈好了,虽然排片占比不高,但至少能在全国一百多家影院上映,上映日期定在八月底,正好赶在暑假档的尾巴。
宣传方面,我们只能做些基础的物料投放,大规模的推广肯定是没钱了。张涛在电话里说,剩下的,就得靠你们自己了。
没问题,宣传的事我们来想办法。高浪说。
挂了电话,高浪立刻召集大家开会。王胖子自告奋勇负责设计海报和预告片,李哲则联系了以前在学校认识的媒体朋友,争取能发几篇报道。高浪自己则打开电脑,开始研究起短视频平台。
2005年的短视频还处于萌芽阶段,但已经有了一些雏形。高浪知道,这将是未来宣传的重要阵地。他打算剪辑几个电影里的精彩片段,放到网上试试水。
就在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高浪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请问是高浪导演吗?我是盛世影业的法务部经理,姓刘。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官方。
刘经理您好,有事吗?高浪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是这样的,关于《夏夜晚风》的版权问题,我们董事会还是觉得,由盛世来全权负责比较好。刘经理说,我们可以给您五十万,买下电影的全部版权。
高浪愣住了:五十万?刘经理,您没开玩笑吧?我们前期拍摄就花了一百多万,后期制作又花了几十万,五十万就想拿走全部版权?
高导演,您别激动。刘经理的语气依旧平淡,我们也是考虑到电影的市场前景不明朗,这五十万,至少能保证您不亏本。而且,您要是不同意,按照之前的协议,您得把我们前期投的五十万还回来,您现在拿得出来吗?
这话说得相当直白,几乎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高浪气得手都在抖:你们这是趁火打劫!
高导演,话别说得这么难听。刘经理轻笑了一声,商场上,本来就是利益至上。您好好考虑一下,明天给我答复。
挂了电话,高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心情复杂。他当然知道盛世打得什么主意,他们就是看华星影视不靠谱,觉得电影肯定火不了,想趁这个机会低价把版权买过去,万一以后电影火了,他们就能坐收渔利。
五十万,确实能解燃眉之急,至少能把盛世的投资还上。但他不甘心,这电影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怎么能就这么拱手让人?
浪哥,咋了?脸这么难看?王胖子端着一碗面走进来,看到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忍不住问。
高浪把盛世的提议一说,王胖子当即就炸了:他们想得美!这电影是咱们一口一口喂大的孩子,凭什么给他们?五十万?打发要饭的呢?
可我们现在确实拿不出五十万还他们。高浪叹了口气,如果不答应,他们要是起诉我们,电影可能都没法上映。
那也不能让他们得逞!王胖子把面往桌上一放,大不了咱们去借!我就不信了,这么多人,还凑不齐五十万?
高浪知道王胖子说的是气话,五十万不是个小数目,哪那么好借?
就在这时,李哲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浪哥,你看,《电影周刊》报道了咱们的电影!
高浪接过报纸,只见上面有一篇短文,介绍了《夏夜晚风》的拍摄背景和剧情,还提到了黄剩依的客串出演。虽然篇幅不长,但能被行业媒体报道,已经算是个好消息了。
这记者还挺懂行的,说咱们的电影有王家卫的影子,又带着点岩井俊二的清新李哲笑着说,我刚接到他的电话,说想做个专访,你看...
高浪的心一动。专访?这或许是个机会!
做!当然做!他突然有了主意,不仅要做专访,我们还要搞点大动静!
他转身看向王胖子:胖子,海报和预告片做好了吗?
差不多了,就差最后调整了。
别调整了,先发给我。高浪打开电脑,我要让全互联网都知道,《夏夜晚风》要上映了!
王胖子和李哲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但还是照做了。
高浪接过文件,开始在各大论坛、博客、短视频平台注册账号,然后把剪辑好的预告片和海报一一上传。他还特意剪辑了几个黄剩依的精彩片段,配上青纯哑女姐姐的青春往事这样的标题,吸引眼球。
做完这一切,已经是凌晨了。高浪看着电脑屏幕上不断增加的播放量和评论,嘴角忍不住上扬。
盛世想玩阴的?那他就偏要让这部电影火起来,让他们知道,有些东西,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
第二天一早,高浪就给刘经理打了电话。
刘经理,考虑得怎么样了?刘经理的语气带着一丝得意,似乎笃定高浪会妥协。
我考虑好了。高浪的声音平静却坚定,版权,我们不卖。至于那五十万,等电影上映后,我会一分不少地还给你们。
刘经理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他会拒绝:高浪,你别后悔!
我从不后悔自己做的决定。高浪说,倒是你们,可能会后悔错过了一部好电影。
挂了电话,高浪深吸一口气,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刘经理,电影下周就要上映了,我相信它会给出最好的答案。至于那五十万,我高浪说话算话,一定会还。但版权,绝不可能让。”
电话那头的刘经理似乎没料到他如此强硬,沉默片刻后冷哼一声:“好,我倒要看看你这电影能翻出什么浪花。别到时候连本钱都收不回,哭着来求我们。”
“拭目以待。”高浪说完,直接挂断了电话。
他将手机扔在桌上,走到窗边。阳光正好,透过玻璃洒在地板上,映出一片明亮。他知道,拒绝盛世,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一旦电影票房失利,他不仅要背上五十万的债务,可能还会彻底断送在这个行业的路。
但他不后悔。
这部《夏夜晚风》,对他而言早已不止是一部电影,更是他重生路上的证明。他要用这部电影告诉所有人,哪怕没有大资本加持,没有流量明星堆砌,好故事依然有它的力量。
“浪哥,发什么呆呢?”王胖子端着刚打印出来的海报走进来,“你看这海报怎么样?我特意把黄剩依的镜头放最大,保证吸引眼球!”
海报上,黄剩依站在老槐树下,阳光透过叶隙落在她脸上,眼神清澈,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旁边是少年陈宇羞涩的侧脸,背景是斑驳的老街,充满了青春的味道。
高浪接过海报,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就用这个。”
“对了,”王胖子凑近,压低声音,“刚我听你打电话,盛世那伙人又来捣乱了?”
高浪嗯了一声,把事情简单说了说。
王胖子听完,气得直骂:“这群孙子,真是见不得别人好!不行,我得想办法再拉点投资,不能让他们看扁了!”
“不用。”高浪拦住他,“现在拉投资太晚了,而且咱们也不能一直靠别人。宣传的事,我已经有办法了。”
他打开电脑,指着屏幕上不断上涨的播放量:“你看,咱们上传的预告片和片段,播放量已经快破百万了,评论区反响也不错。”
王胖子凑过去一看,果然,评论区里一片好评:
“这画面好有感觉啊,像极了我的青春。”
“姐姐还是这么美!必须去看!”
“这是什么电影?什么时候上映?求告知!”
“嘿,还真有点效果!”王胖子眼睛一亮。
“这只是开始。”高浪笑了笑,“我已经联系了几个校园论坛的版主,还有一些自媒体博主,到时候请他们帮忙宣传一下。另外,我打算搞个小型的首映礼,就请一些学生和影评人过来,口碑做起来了,不怕没人看。”
“首映礼?那得花钱吧?”
“花不了多少。”高浪说,“场地我已经联系好了,就在我们学校的礼堂,免费。至于观众,就通过网上抽奖的方式送票,既能省成本,又能扩大影响。”
王胖子看着高浪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切,心里的不安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兴奋:“浪哥,我发现你这人,真是越到关键时刻越靠谱!”
高浪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夸我,接下来还有得忙呢。你负责把首映礼的物料准备好,我去联系影评人。”
“没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高浪和团队几乎连轴转。他亲自去拜访了几位在业内颇有影响力的影评人,诚恳地邀请他们参加首映礼。一开始,很多人都因为电影的小成本和无名导演而犹豫,但在高浪的坚持下,最终还是有五位影评人答应了下来。
王胖子则带着剧组的人,把学校礼堂布置得焕然一新,海报、横幅、指示牌,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李哲则负责和媒体对接,争取能让首映礼得到更多曝光。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气息。
首映礼当天,高浪特意穿上了一件干净的白衬衫,站在礼堂门口迎接来宾。让他意外的是,除了抽到票的学生和答应前来的影评人,还有不少自发赶来的粉丝,手里举着黄剩依的海报,兴奋地讨论着即将上映的电影。
“高导,恭喜啊。”张涛也来了,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看这阵仗,我对你的电影更有信心了。”
“借张总吉言。”高浪笑着说,“也多谢您这段时间的帮忙。”
“客气什么,咱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张涛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说不定咱们真能靠这部电影翻身。”
下午两点,首映礼正式开始。当灯光暗下,银幕亮起,那个属于2005年的夏天再次展开。高浪坐在最后一排,紧张地观察着观众的反应。
他看到有人在看到少年少女羞涩互动时会心一笑,看到有人在看到离别场景时悄悄抹泪,看到影评人们时不时低头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当片尾字幕滚动,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高浪站起身,对着观众深深鞠躬,眼眶有些湿润。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首映礼结束后,影评人们给出的评价相当不错,虽然没有用太多华丽的辞藻,但“真诚”“动人”“充满青春气息”等词语频繁出现,这对一部小成本电影来说,已经是最好的肯定。
更让高浪惊喜的是,参加首映礼的学生们,开始在网上自发分享观影感受,#夏夜晚风首映#的话题,竟然悄悄爬上了微博热搜的尾巴。
“浪哥,你看!我们上热搜了!”王胖子举着手机跑过来,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
高浪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讨论,嘴角忍不住上扬。
盛世想等着看他的笑话?
他偏要让这部电影,在这个夏天,刮起一阵属于自己的风。
距离正式上映,还有三天。高浪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但他的心里,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