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炙烤着沙漠营地,空气中弥漫着热浪和淡淡的沙土气息。简单的午饭后,志愿者们各自找阴凉处休息,积蓄下午劳作的能量。
林墨和沈栀回到小木屋。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林墨没有休息,而是立刻打开笔记本电脑,将上午植树过程中拍摄的素材——志愿者们辛苦劳作的特写、汗滴落入沙土的瞬间、一株株树苗被种下的希望、以及他与大学生志愿者们那番真诚的对话——快速而专注地剪辑起来。
系统的“视频剪辑入门”技能让他手法娴熟,情感的投入则让作品充满了力量。
他着重突出了沙漠环境的严酷、植树工作的艰辛、以及志愿者们眼中那份坚定的光芒。
最后,他将镜头对准那片已然成活的、在风沙中摇曳生姿的小树林,寓意着希望与未来。
沈栀在一旁安静地看着,眼神越来越亮。当林墨剪辑完成,播放成品时,她被深深打动了。
视频没有过多的煽情配乐,更多的是环境原声和质朴的对话,但那份真实的力量,直击人心。
“林墨,”沈栀忽然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激动和郑重,“这个视频……拍得真好。我想……把它发回社里,给我的领导看看。我们媒体一直想寻找这类有深度、有温度、能反映普通人坚守与奉献的选题。或许……我们可以用官号和你进行共创,一起发布这个视频,更好地宣传七星湖绿洲和这支植树队?”
林墨闻言,有些意外,随即欣然同意:“当然可以!这是好事啊!如果能通过你们的平台让更多人看到,那就太好了!”他深知官方媒体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远非他的个人账号可比。
沈栀立刻行动起来,将视频文件和相关说明通过卫星网络发回了报社。她又直接给她的直属领导——《华夏地理》新媒体部的主任周文斌打了个电话,详细说明了情况。
不到半小时,周主任电话就直接打到了林墨这里。视频接通,屏幕那头是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却目光锐利的中年男性。
“林墨先生,你好!我是周文斌。”周主任语气热情而干脆,“沈栀发回来的视频和情况我都看了,非常好!非常震撼!感谢你用这么优秀的镜头语言记录下这一切!”
“周主任您好,您过奖了。”林墨谦逊地回应。
“一点不过奖。”周主任神情认真,“七星湖绿洲和库布齐的治沙成果,本身就是个奇迹,值得大书特书。赵队长他们那支队伍,更是默默无闻的英雄。我们一直想做一个深入的系列报道,但缺一个合适的契机和视角。你的视频和你的直播形式,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鲜活、真实、能引发年轻人共鸣的切入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在我们合作发布这个视频的基础上,你能继续用你的视角,多拍摄一些关于七星湖绿洲、关于治沙、关于植树队的精彩内容。我们需要更多这样有生命力的素材!我们可以进行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把这个正能量故事传播出去,你看怎么样?”
这无疑是巨大的认可和机会。林墨几乎没有犹豫,郑重地点了点头:“谢谢周主任的信任,这是我的荣幸。我一定会尽力,用我的镜头,好好记录这里的故事。”
“太好了!”周主任显得十分高兴,“具体事宜让沈栀跟你对接。期待你们的更多作品!”
结束通话,林墨和沈栀相视一笑,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兴奋与动力。机会来了,但挑战也随之而来——他需要拿出更高质量的内容。
“系统,”林墨心中默念,“兑换‘专业摄影技巧(精通)’。”
【消耗1500情绪值,兑换成功。】
更为精深的光影构图、色彩运用、叙事节奏等知识涌入脑海,他对如何用镜头讲述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走!”林墨拿起设备,对沈栀说,“趁大家休息,光线正好,我们去拍点不一样的!”
他拿出了之前兑换的、尚未有机会使用的高性能抗风航拍无人机。
无人机无声地升空,如同雄鹰展翅,翱翔于沙漠与绿洲之上。林墨操控着遥控器,屏幕上传回令人惊叹的画面。
镜头先是掠过连绵起伏的金色沙丘,捕捉着风雕刻出的细腻纹理和光影变幻。
然后,无人机猛地转向,飞越一道沙梁,七星湖如同七颗璀璨的蓝绿色宝石,骤然映入眼帘!
它们镶嵌在无垠的沙漠之中,湖水清澈见底,湖畔芦苇丛生,水鸟翩跹,与周围的金色沙漠形成了极致而梦幻的对比。
无人机缓缓降低高度,掠过湖面,激起细微的涟漪;又拉升起来,俯瞰整个绿洲的全貌,展现其顽强的生命力。
接着,无人机飞向植树队的作业区。从高空俯瞰,志愿者们的身影变得渺小,但他们构成的队伍、身后那一片片不断扩大的绿色,却显得无比清晰和壮观。草方格沙障如同巨大的棋盘,新栽的树苗点缀其间,充满了人类与自然抗争的悲壮与智慧之美。
林墨运用新获得的摄影技巧,精心构图,捕捉着动人的细节:志愿者弯腰种树的剪影、汗水在阳光下闪烁的光芒、新旧绿洲的鲜明对比、以及远处那棵被赵队长称为“功勋树”的第一棵存活下来的老榆树……
傍晚时分,他将航拍的精美画面与上午剪辑的人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了一个更加震撼、叙事更完整的短片——《在沙漠心脏,守护一抹绿:七星湖植树队纪实》。
视频的最后,是一行字幕:“致敬所有默默无闻的种树人。每一抹绿色,都是希望的答案。”
这个视频,由林墨的个人账号和《华夏地理》官方账号联合发布。
发布后不久,视频便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
#沙漠中的绿洲奇迹#
#七星湖植树队#
#每个人都可以是种树人#
等话题迅速攀升。
网友们被航拍画面的壮美所震撼,更被植树队员的坚守和奉献所感动。
【“太美了!也太不容易了!”】
【“看哭了,致敬!”】
【“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已捐款支持!求捐款渠道!”】
【“想去当志愿者!求联系方式!”】
更令人振奋的是,青年志愿中心、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数个重量级官方媒体账号也纷纷转发了这个视频,并配文赞扬这种坚守精神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林墨的账号粉丝数一夜之间暴涨,突破了五十万大关!他的知名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次,不仅仅是因为歌声或旅行见闻,更是因为他的镜头所承载的社会价值和正能量。
赵队长进了帐篷看到两人,声音激动得有些哽咽,说收到了无数询问捐款和志愿者的电话,上级部门也高度重视起来,表示要加大支持力度。
看着这一切,林墨站在小木屋前,望着星空下的沙漠,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他的旅程,真的正在创造一些比个人体验更有价值的东西。
系统的提示音悄然响起,因为视频广泛传播带来的巨大情绪波动,即使是非直播内容,也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情绪值收益。但他此刻在意的,已不仅仅是这个数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