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离颠簸的土路,林墨的越野车最终停在了罕萨河谷深处这个名为“克尔菲茨”的小村庄的入口处。
村庄静卧在雪山环抱之中,仿佛被时光遗忘。
几位面容如同风干核桃般的老人,坐在巨大的、已有数百年树龄的白杨树下,沉默地注视着这个闯入他们宁静世界的钢铁访客。他们的眼神里没有好奇,只有一种近乎与山川融为一体的淡然。
林墨下了车,没有立刻拿出直播设备,他深吸了一口清冷而纯净的空气,走向村庄里那座看起来最为规整、门口悬挂着一面略显褪色的巴基斯坦国旗的石屋——那里通常是村长家。
村长是一位名叫贾迈勒的老人,虽然同样年迈,背脊微驼,但眼神比其他人多了几分清明与担当。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传统长袍,头上戴着羊羔毛帽,正坐在门槛上修理一把旧锄头。
“阿斯萨拉姆阿莱库姆(愿平安与你同在)。”林墨用乌尔都语问候。
贾迈勒村长抬起头,看到林墨,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露出一个温和而略显疏离的笑容:“瓦莱库姆萨拉姆(愿平安也与你同在)。远道而来的客人,欢迎来到克尔菲茨。”他的乌尔都语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
林墨表明了自己旅行者的身份,并表达了对这个宁静山谷的喜爱,希望能在这里借住两三天,体验一下当地的生活。
贾迈勒村长听完,放下手中的工具,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扫过寂静的村庄和远处在田埂上缓慢劳作的几个身影:“客人,我们这里……已经很久没有外人来了。你也看到了,克尔菲茨很安静,安静得……只剩下时间流淌的声音。”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我们这里,外面的人说是‘长寿村’,”他顿了顿,皱纹深刻的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表情,“是啊,活得久是真主的恩赐。但你看,村子里大多都是像我这样的老家伙了。我们看着太阳升起,落下,看着山上的雪化了又积,也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被真主召唤……时间在这里,好像很慢,又好像很快。”
他指向村庄边缘几间显然已无人居住、有些破败的石屋:“年轻人……耐不住这里的寂寞和贫穷,都去白沙瓦、伊斯兰堡,甚至更远的地方找生活了。留下的,就是我们这些离不开土地的老骨头,伴着时间,慢慢老去,等着哪天和这片山谷永远睡在一起。”
老人的话语平淡,却透着一股深入骨髓的苍凉。长寿,在这里并非总是喜悦,也伴随着目睹时代变迁与亲人离去的无奈。
【听着好心疼……长寿背后是孤独。】
【这就是现实的乡村空心化吧,全世界都一样。】
【村长爷爷的语气好让人难过。】
林墨心中触动,他沉默片刻,对贾迈勒村长说:“村长,我一路走来,带了一些物资,可能对大家有点用处。如果您不介意,我想把它们分给村里的大家,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贾迈勒村长愣了一下,看着林墨真诚的眼神,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客人,你太客气了……那就,谢谢你的好意了。”
林墨走到车后,借由车身的遮挡,意识沉入系统。
“系统,兑换一批适合高海拔山区使用的实用生活物资,包括保暖的毛毯、基础常用药品、茶叶、方糖、以及一些耐储存的营养食品如奶粉、压缩饼干等。分量足够村庄目前的大约二三十户人家分配。”
【指令确认。兑换‘基础生活援助物资包’(30户标准),消耗情绪值:5,000点。物资已生成于车辆后备箱。】
林墨打开后备箱,里面赫然出现了几个摞得整整齐齐的纸箱。他招呼贾迈勒村长过来看。当村长看到箱子里的崭新毛毯、包装完好的药品和那些在山区堪称“奢侈品”的茶叶和方糖时,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震惊和感激。
“这……这太贵重了!客人,这……”贾迈勒村长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只是一点心意,希望能帮大家度过几个寒冷的夜晚,或者应应急。”林墨诚恳地说。
贾迈勒村长没有再推辞,他深深看了林墨一眼,那眼神里的疏离感消散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接纳。
他立刻找来村里还能走动的一些人,大家小心翼翼、如同对待珍宝般将这些物资搬到了村中的空地上,由贾迈勒村长主持,公平地分发给每一户。
村民们,大多是老人和少数留存的妇女儿童,领到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物品时,脸上都露出了质朴而惊喜的笑容,纷纷用林墨听不懂的当地土语向他表达感谢,那一道道感激的目光,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
分发完物资,贾迈勒村长对林墨的态度已然不同,他拉着林墨的手说:“客人,你心肠好。我们没什么能回报的,大家凑了点家里的存粮,想请你晚上来我家里吃顿便饭,尝尝我们山里人最原始的味道,希望你不要嫌弃。”
林墨欣然答应:“这是我的荣幸,村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