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楚卿鸢声音沉稳,缓缓开口,语气中满是真挚。
“北域灾后重建,百废待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家园待筑,田亩待耕。恳请皇上将赏赐臣女之物,无论金银珠宝,皆折算成银钱,或直接兑换为药材、粮种、农具、御寒衣物等实用之物,由朝廷统筹,专项用于抚恤北域受灾百姓,助其重建家园,恢复生计。百姓安居乐业,仓廪殷实,方是社稷稳固之基石,亦是吾皇仁德泽被天下之明证!”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落针可闻!连呼吸声都仿佛停滞了。
不为己谋,心系万民!
将唾手可得的泼天富贵,尽数化为滋养灾土的甘霖!
君玄澈定定地看着楚卿鸢跪拜的背影,鹅黄的衣衫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明亮,一股难以言喻的激荡之情在胸中澎湃。
不愧是他的卿鸢,果真与寻常女子不同。
胸怀格局,早已超越闺阁,直指苍生!
昭和帝眼中瞬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激赏与震撼!
他猛地一拍御案,霍然起身,朗声大笑,笑声在殿宇间回荡。
“好!好!好一个‘百姓安居乐业,方是社稷稳固之基石’!好一个‘仁德泽被天下之明证’!楚丫头,你这番话,这份心,这份为国为民的赤诚,朕心甚慰!甚慰啊!”
昭和帝连说了三个“好”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准了!朕不但准你所请,更会下旨,着户部专设‘北域抚恤重建司’,专款专用,由朕亲信大臣督办,必不让你的心意落空,必让每一分钱粮都用在北域百姓身上!朕还要将你这份心意,晓谕天下!让万民皆知,我大梁有此深明大义、心系苍生的好女儿!”
帝王金口玉言,掷地有声。
这已不仅仅是答应请求,更是将楚卿鸢的义举抬到了极高的位置,甚至要昭告天下!
“臣女叩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
楚卿鸢深深叩首,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她知道,这一步走对了。
这看似牺牲巨大,实则是以退为进,在帝王心中、在天下人心目中,都种下了一颗名为“楚卿鸢”的种子。
既如此,永宁侯府也不会再像前世一样陷入千夫所指的境地......
“起来,快起来。”
昭和帝虚扶一下,语气前所未有的温和,“说说你的第二个请求。”
楚卿鸢起身,略作沉吟,继续道。
“其二。”
楚卿鸢的声音依旧沉稳,却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恳切。
“臣女恳请皇上,重赏此次北域救灾的有功之臣!”
楚卿鸢微微抬首,目光坦荡地迎向昭和帝审视的视线,清晰地说道。
“三皇子殿下临危受命,亲赴险地,运筹帷幄,稳定大局,更在归途之中屡遭凶险,为护臣女与救灾成果,几度负伤,功在社稷!”
“莫大人,以文弱之躯,身先士卒,几乎整日整夜驻守灾民营,与灾民同甘共苦,安抚民心,调度物资,其忠勤体国,感天动地!”
“家父永宁侯楚廷,奉旨押运物资,严守军纪,护卫殿下,更在查明侯鸿亮罪证、稳定北域局势中居功至伟!”
“还有那数十位从京城乃至各地应召而往的医者,他们不避疫病,不惧艰险,悬壶济世,妙手仁心,不知挽救了多少垂危性命!”
“更有无数兵士、衙役、民夫,默默付出,为北域救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楚卿鸢的声音在御书房内回荡,带着一种悲悯与敬重交织的力量。
“北域得以重生,并非臣女一人之功,而是众人齐心协力,以命相搏之结果!”
“若无殿下坐镇中枢,统筹全局,则事必不成;若无莫大人抚慰黎庶,维系秩序,则民心必散;若无家父及将士们拱卫安全,弹压宵小,则成果难保;若无医者呕心沥血,则疫病难除!”
“他们,才是真正撑起北域希望的脊梁!臣女微末之功,实则是站在这些巨人肩头。”
“因此,臣女斗胆恳请皇上,论功行赏,厚恤功臣!让忠勇之士得沐天恩,让仁心医者得享尊荣,方不负他们抛洒的热血与赤诚!如此,方能激励天下臣民,为国效死,为君分忧!”
楚卿鸢再次深深拜下。
“此乃臣女肺腑之言,亦是北域万千得救百姓之心声!望皇上明鉴!”
御书房内再次陷入寂静。
楚卿鸢这番话,掷地有声,情理兼备,将个人功劳缩小,完全归功于集体功勋之下,更将“论功行赏”提升到了激励天下、凝聚国本的高度。
君玄澈看着楚卿鸢跪伏在地的身影,心中暖流激荡,更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
她不仅心系百姓,更不忘所有同行者的付出,甚至将他人的功劳置于自身之上。
这份胸襟,这份情义,让他如何能不珍视?
昭和帝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带着帝王威严的审视。
昭和帝缓缓坐回龙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润的玉扳指,目光如鹰隼般落在楚卿鸢身上。
“重赏有功之臣......”
昭和帝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楚丫头,你这第二个请求,倒是出乎朕的意料之外。”
昭和帝顿了顿,目光扫过君玄澈,又似乎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些在北域奋战的模糊身影。
“你为他人请功,却将自己应得的恩赏尽数推却,捐予灾民。这份心思......倒是纯善,也......甚是周全。”
“周全”二字,昭和帝微微加重了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是真心感念同袍?
还是深谙为臣之道,懂得不居功自傲?
抑或是......
借此为永宁侯府谋取更大的政治资本?
帝王心术,总会在看似纯粹的情理之下,嗅到一丝别的味道。
楚卿鸢伏地未起,声音依旧清澈坚定。
“臣女所言,句句出自本心。北域之功,非臣女一人可担,更非臣女一人可贪。赏罚分明,方能彰显天家恩威,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