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节 灸火无功

秦宫的永巷深处,弥漫着一股奇怪的味道——血腥气混着艾草的烟味,像战场的伤兵营,又带着产房特有的滞涩。青砖地上的水渍蜿蜒如蛇,是刚换下的污血布巾拧出的,泛着暗红的光,在烛火下像一条条凝固的小蛇。墙根的青苔被药水浸得发黑,散发出霉味,与药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息。

芈八子的寝殿里,烛火昏黄,被窗缝钻进来的风搅得明明灭灭,映着她苍白如纸的脸。产后第七日,本该是恶露渐止、精神渐复的日子,她却被“产后风”缠上了:牙关紧咬,咯咯作响,像有无数颗小石子在嘴里摩擦;四肢抽搐如弓,像条被扔进沸水里的鱼,每一寸筋肉都在痉挛,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几乎要折断。冷汗浸透了九层锦被,贴在背上,像裹了层冰壳,摸上去刺骨的凉,连贴身的中衣都拧得出水来。

老太医跪在榻前,花白的胡须上沾着艾绒灰,像落了一层霜。他手里捏着团燃着的艾绒,火头“噼啪”炸响,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把他佝偻的影子投在帐子上,像个张牙舞爪的鬼。“娘娘忍忍,就快好了。”他的声音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却偏要装作镇定,每一个字都带着刻意的沉稳,“《胎产书》说了,‘产后风,必灸关元,百试百灵’。老臣当年给先王的姬妾治过,灸三次就下地了,您这身子骨,比她还壮实呢,肯定好得更快。”

银针刺入关元穴,针尾缠着的艾绒火头顺着针身往下窜,火星子溅落在芈八子的衣襟上,烫出一个个小黑点。芈八子“嘶”地吸了口冷气,抽搐得更厉害了,指节抠进榻沿的雕花里,留下几道深深的白痕,连名贵的紫檀木都被掐出了印子。“没用……”她的声音从紧咬的牙关里挤出来,含糊不清,像被沙子堵住的泉眼,“灸了三次,一次比一次重……骨头缝里都在疼,像有冰碴子在钻,又像有无数只蚂蚁在啃……”

武王站在一旁,玄色龙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药渣,发出窸窣的声响。他眉头拧成了疙瘩,能夹死蚊子,脸上的肌肉紧绷着,显露出内心的焦灼。他刚从扁鹊那里取来痹痛新药,药香还残留在指尖,此刻却被这呛人的艾烟盖得死死的。“太医,不行就换个法子!扁鹊先生呢?传他来!”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像即将爆发的火山。

老太医猛地抬头,脖子梗得像根锈住的铁条,脸涨成了猪肝色,连耳根都红透了。“陛下!《胎产书》是上古传下来的圣典,三皇五帝时就有了,岂能质疑?”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扁鹊是男人,懂什么妇人生产的事?他那套‘活络汤’,治治男人的痹痛还行,哪懂这产后风的凶险?妇人产后,气血大亏,就像漏了底的水桶,就得灸关元补元气,这是天经地义!千百年来都是这么治的!”

话音刚落,芈八子突然剧烈咳嗽,胸腔起伏得像风箱,每一次吸气都带着痛苦的呻吟。一口暗红的血痰喷在锦被上,像朵骤然绽开的红梅,触目惊心,在明黄的锦缎上晕开,格外刺眼。“快……传扁鹊……”她的眼睛半睁着,睫毛上挂着泪珠,混着冷汗滚落在枕上,浸湿了大片锦枕,“再灸……就真烧死我了……我快喘不上气了……”

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像雨点砸在青石板上,由远及近。扁鹊提着药箱闯进来,青布袍上还沾着药圃的泥土,裤脚卷着,露出被荆棘划破的小口子,渗着血丝。“让开!”他拨开老太医,动作快得像阵风,带起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驱散了些许艾烟。三指搭上芈八子的腕脉,指腹下的脉搏沉涩如刀刮过朽木,每一下都带着滞涩感,仿佛有什么东西堵着,流动得异常艰难。“关元穴属任脉,主胞胎,没错。但秦地妇人产后多寒凝血瘀,就像冻住的河,灸关元是用火烤冰,看似化了,实则冰结得更硬,只会让血瘀成块,堵死经络!你们这是在火上浇油!”

他指着芈八子小腹上的灸痕,那里已经被烫得发红,起了串亮晶晶的水泡,像撒了把透明的珠子,有些已经被蹭破,流出淡黄色的液体。“艾火性烈,秦地干燥,产妇本就阴虚,哪禁得住这么烧?越烧越燥,越燥越抽,这不是治病,是催命!”

老太医还在嘴硬,声音却虚了半截,像被扎破的气球:“《胎产书》上明明写着……楚地的名医都是这么治的……”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扁鹊的声音像金针刺破窗纸,尖锐而清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胎产书》出自楚地,楚地湿热,妇人产后多气虚,像漏了的船,灸关元是补漏洞,管用;秦地干寒,妇人产后多血瘀,像淤塞的河,得用‘通’法疏浚,不是‘补’法堵截!能一样吗?就像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能强迫所有人都吃一样的东西吗?”

他打开药箱,取出根金针,针身细如发丝,闪烁着寒光,针尾缠着细细的艾绒,像给针戴了顶小帽子。“我用‘温针透皮法’,艾绒裹针,借针导热,不烫伤皮肤,热量直抵血海穴,通淤散寒,比艾灸精准十倍,力道也更柔和。”

武王急道:“快试试!只要能救八子,什么法子都行!出了事,朕担着!”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显然也熬了很久,声音里带着疲惫和决心。

老太医看着那根金针,突然尖叫起来,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声音尖利刺耳:“不可!这是违逆古法!会遭天谴的!《胎产书》明言‘产后忌针’,你这是要毁了秦宫的龙脉啊!老臣坚决不同意!”

扁鹊没理他,指尖捏着金针,对准芈八子的血海穴——那里在膝盖内侧,皮肤薄得能看见青色的血管,像条细细的河。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根针和这个穴位。艾绒的火星在烛火下跳动,像颗倔强的星,映在他专注的眸子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第二节 针锋相对

永巷的艾草烟还没散,像一层灰色的纱,笼罩着整个巷道。却被另一种更清冽的气息冲淡——那是扁鹊金针上的艾绒香,混着淡淡的当归味,像雪后的梅,冷香中带着暖意,沁人心脾。

老太医被侍卫架到殿外,还在挣扎,袍子都扯歪了,露出里面打补丁的内衣,显得格外狼狈。“亵渎圣典!要出乱子的!《胎产书》说‘产后风,禁刺血海’,那是活血的,会让恶露不止,血流成河啊!到时候谁也担待不起!”他的声音嘶哑,像被烟熏过的破锣,在寂静的永巷里回荡,引得几只栖息在檐下的麻雀受惊飞起。

殿内,扁鹊已经将金针刺入芈八子的血海穴。针尾的艾绒燃着小火,橘红色的火苗舔着针身,像乖巧的小蛇,热量顺着针身往下走,悄无声息地钻进穴位深处。他的三指始终搭在芈八子的腕脉上,感受着脉象的变化——从沉涩如刀刮,慢慢变得柔和,像结冰的河开始融化,水流渐渐通畅,每一次搏动都比前一次更有力。

“娘娘,觉得怎么样?”扁鹊的声音放柔,像春风拂过湖面,荡起轻轻的涟漪,带着安抚的力量。

芈八子的抽搐渐渐停了,牙关也松开了些,能吐出清晰的字了:“腿……腿里像有股暖流……顺着骨头缝往上爬……不那么抽了……身上也不那么冷了……”她的手指微微动了动,能抓住榻边的锦被了,指腹终于有了点力气,不再像之前那样绵软无力。

子阳捧着《胎产书》,竹简上的字被烛火照得发亮,像群跃动的小蝌蚪。他一页页地翻着,眉头紧锁:“先生,书上真写着‘禁刺血海’,说‘刺之则血崩’,还有个病例,说楚地有个妇人被刺了血海,恶露流了三个月不止,最后人都瘦得脱了形。”

“那是对楚地妇人说的。”扁鹊的指尖调整着金针的角度,让艾绒的热量更精准地传导。艾绒的灰落在他手背上,烫出个小泡也没察觉,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芈八子的脉象和反应上。“楚地湿热,产妇多血热,像烧滚的水,刺血海确实易出血;秦地干寒,产妇多血瘀,像冻住的泥,刺血海是活血化淤,正好对症。就像冬天烤火取暖,夏天扇扇纳凉,哪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地域不同,体质不同,治法岂能一样?”

他从药箱里取出一卷竹简,上面的字密密麻麻,是用朱砂和墨交替写的,朱笔标着重点症状和治法,墨笔写着详细的批注和病例分析。“你看,这是我这几年记录的病例:秦地200例产后风,180例都是寒凝血瘀,灸关元无效,越灸越重,有的甚至出现了高热、谵语;只有20例是气虚,灸关元才管用。《胎产书》只记了那20例,没记这180例,因为它是楚地的书,不懂秦地的风有多烈,天有多寒,妇人的体质有多不同。”

子阳翻着竹简,眼睛越睁越大,像发现了新大陆:“先生,您连产妇的骨盆宽度都记了?还画了图!这个产妇的骨盆宽达六寸,您标注了‘血海穴深,针入五分’;这个只有四寸半,您写了‘针入三分,免伤骨膜’。”

“当然。”扁鹊的金针又深入了半分,针尖刚好抵达穴位核心,他能感觉到针下传来的轻微阻力,那是气血开始流通的迹象。“骨盆宽的,血海穴深,针要刺0.5寸;骨盆窄的,针只能刺0.3寸,不然会伤到骨头。就像射箭,得看靶子的远近调整力度,这些,《胎产书》上有吗?它只说了‘刺血海’,却没说刺多深,这就是它的局限。”

芈八子突然轻声道:“先生……果然懂……我生荡儿的时候,骨盆裂了点,太医按书上的‘标准尺寸’下针,疼得我晕过去,血止了半个月才好。后来落下了病根,阴雨天就疼。”她的声音里带着后怕,也有释然,仿佛积压多年的委屈终于找到了理解。

扁鹊点点头,抽出金针,针尾的艾绒刚好燃尽,留下点白灰,像只小憩的蝶。“这就是了,医书是死的,病人是活的,哪能照本宣科?所谓‘标准’,也得看地域、看体质、看具体情况,不然就是刻舟求剑,害人不浅。”

殿外传来老太医的哭喊,声音已经嘶哑,像破旧的风箱:“陛下!不能信他!他会害死娘娘的!老臣愿以性命担保,灸关元才是正途!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武王的声音带着怒意,像闷雷滚过:“再吵,拖出去杖责二十!让他好好想想,是人命重要,还是死书重要!医是救人的,不是守着书当摆设的!”

艾草的烟渐渐散去,殿内的烛火亮了些,能看清芈八子脸上的气色——不再那么青灰,嘴唇也有了点血色,像枯木逢春,抽出了点嫩芽。她看着扁鹊收拾金针,动作麻利而轻柔,每一根针都被仔细地擦拭干净,放回特制的针盒里。突然道:“先生的法子,比书上的管用。以后秦宫的妇人生产,就照先生的来,别再死抱那本旧书了。”

扁鹊躬身道:“娘娘谬赞,医道本就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哪有什么‘圣典’不能改的?若圣典真那么管用,天下就该没病人了。医道是活的,是在不断实践中发展的。”

他将那卷病例放在案上,竹简的边缘被翻得发毛,像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见证了无数病痛与康复。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在挑战着千年不变的权威,像颗投入死水的石子,正激起层层涟漪,终将汇成改变的洪流,冲刷掉陈旧的观念。

第三节 温针破淤

第三日的晨光,像融化的金子,透过窗棂照进寝殿,落在芈八子的脸上,给她镀上了层柔和的光晕,让她苍白的脸颊有了一丝暖意。窗外的鸟儿开始鸣叫,清脆悦耳,给沉寂了几日的寝殿带来了生机。

她已经能靠在软垫上坐起来了,背后垫着厚厚的锦被,像朵半开的花。锦被上绣着缠枝牡丹,此刻被阳光照得色彩鲜亮,仿佛活了过来。手里捧着碗小米粥,粥熬得糯糯的,上面撒了点红糖,甜香混着淡淡的药味,很是舒服。她小口地喝着,汤匙碰到碗沿,发出“叮叮”的轻响,清脆悦耳,像一串小小的风铃。“扁鹊先生,这‘温针透皮法’真神,才三次,我就能下床挪两步了,夜里也不抽了,总算能睡个囫囵觉。之前啊,一夜能醒七八次,每次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扁鹊正在收拾金针,那些针被擦得雪亮,并排躺在铺着绒布的托盘里,像一排等待检阅的士兵,闪着冷冽的光。“不是针神,是对症。秦地妇人产后风,多是寒邪趁虚而入,淤在血脉里,就像河道结了冰,水流不动。温针就是给河道破冰,让血流通畅,通则不痛,自然就好了。”他拿起一根金针,对着阳光仔细检查,确保针身光滑,没有毛刺,“这就像解绳结,得找对绳头,用对力气,蛮干是不行的。”

子阳捧着记录册,正在往上面补写芈八子的恢复情况,笔尖在竹简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响,像春蚕在啃食桑叶。“先生,您看这条:‘第三次温针后,抽搐止,恶露由紫黑转暗红,量中等,无血块;脉象由沉涩转细缓,每分钟搏动七十二次,趋于平稳。’是不是可以算基本痊愈了?”

“还得巩固两日。”扁鹊走到榻前,仔细观察芈八子的舌苔,舌质由紫暗转淡红,苔薄白,不再像之前那样厚腻发灰。“寒淤虽化,但气血还虚,得再补补,用当归、黄芪炖鸡汤,缓缓补,不能急。就像地里的庄稼,刚浇了水,不能立刻施浓肥,得慢慢来,不然会烧根。”

老太医被武王勒令“旁听学习”,此刻站在角落里,头埋得很低,花白的脑袋快碰到胸口了,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他看着芈八子喝粥的样子,看着她脸上渐渐恢复的血色,又看看扁鹊记录的病例,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却化作一声长叹,声音里带着悔意:“老臣……老臣错了。《胎产书》确实没说秦地的事,也没说产妇体质有别,老臣……老臣食古不化,差点误了娘娘的性命。”

扁鹊看了他一眼,递过一卷竹简,是抄录的秦地病例精选和温针疗法的详细注解。“这是我补录的秦地产后风治法,您看看。医道不分新旧,能救人的就是好法子。《胎产书》的精华要学,比如它对产后调理的饮食建议,很多是有道理的,但不能被它捆住手脚,忘了变通。”

老太医接过竹简,手指颤抖得厉害,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他一页页地翻着,越看越心惊,越看越羞愧。上面的字迹有力,分析透彻,像把开山斧,劈开了他固守多年的执念。“‘秦地寒,产后风多淤,宜温针透皮,忌重灸关元’……说得对,说得对……老臣前日治的那个宫女,也是寒凝血瘀,灸了关元就抽得更厉害,用了先生的法子,今日也好多了,能自己端碗吃饭了。”

芈八子喝了口粥,突然笑了,眼角的细纹像水波漾开,带着欣慰和轻松:“先生不仅会治病,还会教人。以后这《胎产书》,该由先生来批注了,添上秦地的治法,才算完整,才算真正能指导天下医者的好书。”

扁鹊摇摇头,拿起一根金针,对着晨光看了看,针尖亮得刺眼,能映出人影:“批注谈不上,只是补充些秦地的病例,让后人少走弯路。医道之路,本就该在无数病例的积累中前行,前人的经验是基石,但不能是天花板,我们要踩着基石往上走,看得更远,治得更好。”

他将艾绒缠在针尾,动作熟练得像呼吸,每一个步骤都精准无误。“就像这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扎得准,扎得稳,不偏不倚;医书也一样,要经过无数病例的检验、修正、补充,才能真正救人,不然就是纸上谈兵,误人性命。”

子阳突然道:“先生,那我们把秦地的200例病例都刻成石碑,立在太医署,让所有人都看看,地域不同,体质不同,治法真的不一样!让那些死守旧书的人都醒醒!”

扁鹊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的晨光里,那里有新的希望在生长,像刚破土的嫩芽,充满了生机。“好,让他们看看,医道不是死记硬背,是活学活用,是因地制宜,是永远敢于质疑,永远敢于创新,永远把病人的命放在第一位。”

寝殿外的艾草已经燃尽,留下一堆白灰,被风吹散,像被遗忘的旧观念。而新的医道,正随着温针的暖意,一点点渗透进秦宫的每一个角落,像春日的细雨,润物无声,却足以唤醒沉睡的土地,孕育出更科学、更贴合实际的治疗方法。

第四节 案录新章

半月后的朝会上,武王手里捏着一卷竹简,是扁鹊补录的《秦地产后风治要》。竹简的封皮是用黄柏木做的,带着淡淡的药香,能驱虫防腐,上面贴着片晒干的艾草叶,像枚独特的印章,朴素却庄重,象征着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诸位卿家,都看看!”他把竹简扔在案上,发出“啪”的响,震得案上的玉圭都动了动,“扁鹊先生用‘温针透皮法’,治好了八子的产后风,还整理出秦地200例病例,证明《胎产书》不是万能的,地域不同,体质不同,治法也得变!这才是实证!这才是能救人的医道!”

朝堂上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轻了,只有殿外的风穿过铜铃,发出“叮咚”的响,像在为这场革新伴奏。老太医站在文官列里,头埋得很低,像颗成熟的麦穗,再没了往日的固执和傲慢。那日之后,他亲自用扁鹊的法子治好了两个产后风的宫女,效果确实比灸关元好,此刻再不敢说“圣典不可改”,脸上满是羞愧和敬佩。

芈八子坐在旁听席上,穿着湖蓝色的锦袍,领口绣着缠枝莲,花纹精致,色彩鲜亮。她气色红润,眼神明亮,完全看不出曾患过重病。“武王说得对。”她的声音清亮,像风铃在响,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哀家提议,将扁鹊先生的‘温针透皮法’和秦地病例,收入《秦宫医案》,作为秦地妇人产后的标准治法,往后太医署授课,必须讲授地域差异对病理的影响,不得再盲目照搬古籍,误人性命。”

李斯出列躬身,玄色官袍在晨光里泛着光,他的声音沉稳有力:“臣附议。商君变法,尚且‘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医道亦然。扁鹊先生的实证精神,以病例说话,以效果服人,值得提倡。若一味固守旧典,不问实际,不仅治不好病,还会失去民心,动摇国本,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若多病,邦何能宁?”

武王点点头,目光扫过群臣,像鹰隼俯瞰大地,带着威严和决断:“即日起,太医署增设‘病案房’,由扁鹊主持,记录秦地各种病症的地域特性、治法差异,编成《秦地医典》。谁敢再拿‘圣典’当挡箭牌,延误病情,按欺君论处!”

扁鹊出列谢恩,手里还拿着那根用过的金针,针尾的艾绒痕清晰可见,像枚军功章,见证了挑战权威的胜利。“臣定不辱使命。医道之路,本就该在质疑中前行,在实证中完善。所谓‘圣典’,也不过是前人的经验,我们要做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治得更准,而不是被前人的影子困住,止步不前。”

散朝后,芈八子留住扁鹊,赐给他一盒西域进贡的琥珀,里面嵌着朵完整的防风花,花瓣的纹路清晰可见,像被时间定格的美,晶莹剔透。“先生的医道,像这琥珀里的花,既守得住根本,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能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她的目光带着欣赏,像看着一件稀世的珍宝,“以后秦宫的医事,还要多劳烦先生,有先生在,哀家放心,秦宫的妇孺也都放心。”

扁鹊接过琥珀,触手温润,像块暖玉,防风花的形态栩栩如生,仿佛还带着山野的清香。“娘娘放心,臣会将秦地的医案整理成册,让后人少走弯路,让秦地的妇人不再受产后风之苦,让天下的医者都明白,因地制宜、实证创新才是医道的真谛。”

走出大殿时,阳光正好,金晃晃的,照在太医署的方向。那里的工匠正在刻新的石碑,叮叮当当的声音远远传来,像一曲奋进的歌。石碑上不仅有《秦地药材谱》,还多了《秦地产后风治要》,扁鹊的“温针透皮法”被刻在最显眼的位置,笔画有力,像一把把金针,刺破了陈旧的迷雾,照亮了新的道路。

子阳跟在扁鹊身后,兴奋得脸都红了,像熟透的苹果:“先生,现在没人敢说您质疑《胎产书》是错的了!老太医刚才还来请教血海穴的针刺角度呢,说要把您的病例抄下来,传给徒弟,让他们都学学这‘活医道’!”

扁鹊笑了,指尖摩挲着那根金针,针身映着阳光,闪闪发亮,像有生命在流动。“质疑不是目的,救人是目的。只要能让病人少受点苦,别说质疑一本《胎产书》,就是质疑十本、百本,也值得。医道的尊严,不是靠死守旧典得来的,是靠一个个治好的病人,一次次实证的成功,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是用实实在在的疗效赢得的。”

远处的永巷里,传来新生儿的啼哭,响亮得像号角,穿透了宫墙的阻隔,充满了生命力。那是个刚诞生的小公主,接生的稳婆用了扁鹊改良的“助产法”,母子平安。

扁鹊抬头望去,阳光穿过宫墙,在地上投下金色的光斑,像无数个跳动的生命。他知道,那些刻在石碑上的文字,那些记录在竹简上的病例,终将像这阳光一样,照亮医道前行的路,也照亮秦宫深处每一个脆弱的生命。而那根曾挑战过权威的金针,此刻正躺在他的药箱里,等待着下一次出征,去破解更多的病痛之谜,去书写更多关于生命与希望的篇章,让医道在实证与创新中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