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春末的深圳,阳光把梅林路烤得发烫。建军开着红色吉利远景,刚送完合作方去福田 cbd,返程时特意绕了段路 —— 他想再看看梅林一村,那个 2004 年刚失业时,和秀兰一起看过的小区。
三年前,他们站在梅林一村的围栏外,中介指着里面的多层楼房说:“5500 一平,90 平的三居室,总价不到 50 万,首付 15 万就能拿下。” 那时候他刚从 Sp 公司失业,手里攥着仅有的 8 万存款,只能拉着秀兰小声说 “再等等”。没想到这 “一等”,就等成了遥不可及的距离。
车子刚拐进梅林路,一个穿白衬衫的中介就快步跑过来,手里挥着房源单,隔着车窗喊:“先生,看房吗?梅林一村精装三居室,90 平,拎包入住,总价只要 200 万!”
“200 万?” 建军踩下刹车,车窗缓缓降下,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三年前不是才 50 万吗?”
中介笑着把房源单递进来,上面的户型图和三年前他看的几乎一样,只是单价栏赫然写着 “ 元 \/ 平”:“先生,您这是有段时间没关注房价了吧?2006 年下半年开始,深圳房价就跟坐火箭似的,福田 cbd 都破 2 万了,梅林一村算性价比高的了。这套房上周挂 210 万,业主急售,才降了 10 万,首付 60 万,贷款 140 万,月供也就 8000 多,以您这车况,肯定负担得起!”
建军捏着房源单,指尖都在发紧。他掏出手机,点开银行 App—— 余额栏显示 “.72 元”,这是他做技术总监一年多攒下的工资和分红,加上之前的存款,总共才 15 万。60 万的首付,还差 45 万。
“我月薪 ,除去房贷 8000,再扣掉生活费、梦梦的学费、社保,一年顶多攒 10 万。” 他在心里默默算账,“就算不吃不喝,也得 4 年才能凑够首付,可 4 年后,房价又会涨到多少?”
中介还在旁边絮叨:“先生,您别犹豫啊!现在深圳买房跟抢似的,昨天福田有套二手房,业主上午挂出来,下午就被人全款买走了。您要是真心想买,我帮您跟业主再谈谈,争取再降 5 万,首付 55 万怎么样?”
“不用了,我再想想。” 建军把房源单还给中介,重新发动车子。后视镜里,中介还站在路边挥手,可他心里像被塞进了块冰,凉得发沉。
车子缓缓驶过梅林一村的大门,里面的楼房比三年前多了几栋新的,门口的超市换成了连锁品牌,连保安亭都翻修得亮堂堂的。他想起 2004 年那个傍晚,秀兰站在围栏外,指着三楼的一个阳台说:“你看那家,阳台种了好多花,要是咱们能住在这里,梦梦就能在楼下的花园里骑自行车了。”
那时候的梦想,现在看来像个笑话。他现在是乐居生活的技术总监,月薪 ,在别人眼里是 “靠技术逆袭的成功人士”,小区里的邻居见了他,都会说 “李总监真厉害,从国企下岗还能混这么好”。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就算月薪快两万,在深圳的房价面前,还是像个踮着脚够葡萄的孩子,怎么够都够不着。
车子开上北环大道,路边的楼盘广告随处可见 ——“福田中心区,3 万 \/ 平,抢占城市核心资源”“南山新盘,首付 80 万,尊享滨海生活”,每一个数字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他想起上周去参加行业峰会,有个做互联网创业的老板说 “去年在南山买了套 120 平的房,今年涨了 50 万,比公司一年利润还多”,当时他还觉得是夸张,现在才知道,那是深圳房价的常态。
“技术再牛,也追不上房价啊。” 他低声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攥紧方向盘。仪表盘上的时速表稳定在 60 公里,就像他现在的生活 —— 稳定,却看不到跨越阶层的希望。
他想起李梦以前问的那句话:“爸爸,小雅的爸爸是老板,开的车比咱们的大,你为什么不是老板呀?” 当时他笑着说 “爸爸靠技术也能让你过上好日子”,可现在才明白,女儿的疑问里藏着最现实的差距 —— 老板能靠公司估值、房产增值实现财富跃迁,而他靠死工资,就算月薪 ,也只能在 “稳定” 里慢慢攒钱,眼睁睁看着房价把自己甩得越来越远。
“要不要试试创业?” 这个念头突然像颗种子,在他心里扎了根。他手里有技术,懂硬件也懂互联网,乐居的物联网项目已经有了初步方案,如果自己出来做,专门为小商户做 “定位终端 + 线上营销” 的一体化服务,说不定能抓住物联网的风口。到时候就算赚不到老板那么多钱,至少能让攒钱的速度赶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又犹豫了 —— 现在的工作稳定,月薪 ,还有分红,秀兰和李梦都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如果创业失败,不仅会失去稳定的收入,说不定还会亏掉所有存款,到时候一家人又要回到几年前的苦日子。中年人的创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赌注。
车子驶进小区,刚停稳,就看见秀兰提着菜篮从外面回来。她手里拿着个刚买的西瓜,看见建军,笑着走过来:“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我刚在超市碰到王阿姨,她说她儿子在南山买了套房,涨了 30 万,还劝咱们也赶紧买呢。”
建军解开安全带,没说话,只是帮秀兰接过菜篮。西瓜沉甸甸的,硌得他手心发疼,就像那句没说出口的 “咱们连首付都不够”。
晚饭时,秀兰把切好的西瓜端上桌,笑着说:“王阿姨还说,要是咱们想买房,她能帮咱们凑点首付。不过我觉得现在也不急,咱们现在住的房子虽然是租的,但离梦梦学校近,小区环境也不错,等以后再攒点钱,再看看也不迟。”
她没提房价有多高,也没问家里有多少存款,只是轻轻拨开梦梦嘴角的西瓜籽:“慢点吃,别噎着。明天妈妈带你去买新裙子,下周学校要开运动会了。”
建军看着秀兰温柔的侧脸,心里突然松了口气。或许,创业的念头还太早,或许,现在的生活虽然没房,却也安稳幸福。可他低头看着碗里的米饭,又想起梅林一村的那套三居室,想起秀兰三年前指着阳台说的话,心里的那颗 “创业种子”,还是悄悄发了芽。
夜里,李梦睡熟后,建军坐在书房里,打开电脑,调出乐居物联网项目的方案。屏幕上,“商户定位终端” 的设计图和 “线上营销系统” 的架构图并排放在一起,这是他半年来的心血,也是他未来可能的创业方向。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两行字:“创业?风险:失去稳定,家庭压力;机会:物联网风口,财富跃迁。”
窗外的小区一片安静,只有几盏路灯还亮着。建军盯着纸上的字,看了很久,最后还是把纸折起来,放进了抽屉 —— 里面还放着当年的 “轻量化芯片” 图纸,和 2004 年失业时写的求职简历。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做决定的时候。但他也清楚,房价带来的 “现实暴击”,不会因为他的犹豫而消失。或许,等物联网项目再成熟一点,等攒的钱再多一点,等他能确定自己有把握为家庭遮风挡雨时,他会勇敢地迈出那一步。
只是现在,他能做的,就是继续做好技术总监的工作,继续攒钱,继续在稳定和梦想之间,寻找一个属于中年技术人的平衡点。而深圳的房价,就像悬在头顶的警钟,时刻提醒着他:时代在变,不进则退,就算技术再牛,也得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守住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