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苏明远的分级处理法已经在水利事务处理上显示出明显优势。不仅效率大幅提升,错误率也显着下降。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分工,让不同层级的官员都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务,整体工作质量得到了改善。
这天清晨,苏明远正在核查前一日的工作记录,李侍郎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难掩的兴奋。
明远,有好消息!李侍郎压低声音说道,昨日朝会上,皇上提到了政务效率问题,尚书大人当场提起了你的改革试验,皇上颇感兴趣。
苏明远心中一震,连忙起身拜谢:这都是大人栽培之功。
别急着谢我,李侍郎摆摆手,尚书大人要你准备一份详细报告,将你的方法整理成文,可能要在更大范围内推行。
苏明远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紧张的是更大的挑战即将到来。在更大范围推行,意味着会遇到更多的阻力,也需要更周密的考虑。
大人,不知尚书要求何时呈交报告?
三日内。李侍郎的表情变得严肃,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也是一个考验。你要好好准备,既要展现方法的优势,也要考虑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力。
苏明远点头称是:下官明白。
李侍郎刚要离开,忽然又停下脚步:对了,听说工部那边也有人对你的方法感兴趣,可能会派人过来了解情况。你要做好准备。
等李侍郎走后,苏明远立即开始准备报告。他知道,这份报告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分级处理法能否推广的命运。
首先,他详细总结了这一个月来的试行效果:
效率方面:平均处理时间从原来的7天缩短到3天,工作效率提升超过50%;
质量方面:由于分类明确,重点突出,重要事务的处理准确率达到100%;
反馈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跟踪机制,大大减少了重复询问和催办;
满意度方面:地方官员对处理速度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显着提升。
接着,他分析了方法的创新之处:
一是分类管理,根据事务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让不同层级的官员专注于相应的事务;
二是时限管理,为不同类别的事务设定明确的处理时限,避免无限期拖延;
三是反馈机制,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提高沟通效率;
四是记录跟踪,详细记录每项事务的处理过程,便于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
然后,他诚实地分析了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
观念阻力:部分官员习惯于传统做法,对变革存在抵触情绪;
技能要求:新方法需要官员具备一定的分类判断能力,需要培训;
协调困难: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可能成为推广过程中的难点;
风险控制:新方法在推广初期可能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最后,他提出了推广建议:
先在几个重点部门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制定详细的操作手册和培训计划;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推广过程中的各种协调工作。
报告写了整整两天,苏明远反复修改,力求做到既全面又简洁,既实事求是又具有说服力。
第三天上午,他将报告呈交给李侍郎。李侍郎仔细看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写得很好,既有数据支撑,又有理论分析,还考虑到了实际困难。我会立即呈报尚书大人。
下午,工部的两名官员果然来了。为首的是工部郎中张大人,另一位是主事赵大人。他们都是朝中有名的能吏,办事干练。
苏主事,久仰大名!张郎中主动寒暄,听说你创了个什么分级处理法,很有效果?
苏明远连忙谦虚回答:不敢当,只是一些小小的改进而已。
别谦虚,赵主事接口道,我们工部现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公务繁重,效率不高。听说你的方法很有效,特地来学习。
苏明远详细介绍了分级处理法的内容和实施情况,并带他们实地观摩了处理流程。
张郎中听得很认真,时而提问,时而记录。最后他说:你这个方法确实有创新之处,特别是分类管理的思路很好。不过,我们工部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的事务种类更多,分类标准可能需要调整。
张大人说得对,苏明远回答,每个部门的情况不同,分类标准确实需要因地制宜。但基本思路是相通的。
赵主事也点头称是: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部门的分类方法。不过,你这个时限管理和反馈机制,我们可以直接借鉴。
临别时,张郎中握住苏明远的手:如果你的方法能在我们工部推广成功,你可就是大功臣了!
送走工部的两位官员,苏明远心中既高兴又忐忑。高兴的是自己的方法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忐忑的是推广的责任越来越重大。
第二天上午,李侍郎兴奋地找到苏明远:好消息!尚书大人看了你的报告,非常满意。他决定先在三个部门试点推广,如果效果好,就在整个尚书省推行!
苏明远心中狂喜,但还是保持冷静:不知是哪三个部门?
工部、户部,还有我们这里。李侍郎说道,尚书大人的意思是,你要负责指导这三个部门的试点工作。
这意味着苏明远将从一个普通的主事,变成改革试点的负责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大人,下官深感责任重大,但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些担忧。苏明远诚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李侍郎拍拍他的肩膀:有担忧是对的,说明你心中有敬畏。但我相信你的能力,况且还有我们在后面支持你。
接下来的几天,苏明远开始着手准备推广工作。他首先制定了详细的推广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培训方案、考核标准等。
然后,他分别到工部、户部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各部门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
工部主要负责工程建设,涉及的事务比较复杂,苏明远将其分为:重大工程(需尚书处理)、一般工程(郎中处理)、日常维护(主事处理)、材料采购(科房处理)。
户部主要负责财政税收,苏明远将其分为:重大财政政策(需尚书处理)、一般收支安排(郎中处理)、税收催缴(主事处理)、日常账目(科房处理)。
每个分类都有详细的判断标准和处理流程,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一个月后,三个部门的试点工作全面展开。苏明远每天都要在三个部门之间奔波,指导实施,解决问题。
虽然工作强度很大,但看到各部门的工作效率逐步提升,苏明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更让他高兴的是,通过这次推广,他结识了许多有识之士,大家对改革都有着共同的理想,这为他今后的仕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天黄昏,苏明远在公房里整理着一天的工作记录。李侍郎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明远,又有好消息!李侍郎难掩兴奋,尚书大人今天上奏皇上,详细汇报了你的改革成果。皇上龙颜大悦,下诏要在全朝推广分级处理法
苏明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一个小小的科房改革,到全朝推广,这个进展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更重要的是,李侍郎接着说道,皇上特别提到了你的贡献,说你是善于改革,勇于创新的良吏。这对你的仕途发展极为有利。
苏明远心中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最高层的认可,忐忑的是更大的责任即将降临。
大人,下官何德何能,得到皇上如此厚爱,实在是诚惶诚恐。
这是你应得的,李侍郎说道,不过,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全朝推广,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利益,阻力肯定比现在大得多。你要有心理准备。
苏明远点头称是:下官明白。不过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就绝不能退缩。
夜深了,苏明远独自坐在公房里,望着窗外的星空,心潮澎湃。
从一个现代的大学生,到古代的科举状元,再到如今的改革先锋,他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改革之路还很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他有信心,也有决心,要在这个古老的制度中,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历史的进步。
窗外,夜风轻拂,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更大变革,奏响前奏。
苏明远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计划。全朝推广分级处理法,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他要抓住这个机遇,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