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带着栀子花的香气,吹进星辰服饰的会议室。15岁的江逸晨坐在签约桌前,手指轻轻摩挲着深蓝色校服的衣角——这是他去年冬天在明德中学初三(2)班的课桌上,用铅笔勾勒了无数遍的款式。此刻,他面前摆着烫金的“青少年设计顾问”聘用协议,还有星辰服饰张远经理递来的设计报酬信封,信封上印着小小的校徽图案,是他特意要求加上的,“这样就像带着学校的认可一起签约”。
“逸晨,别紧张,咱们就是把之前聊好的细节落实在纸上。”张经理笑着把一杯温牛奶推到他面前,“你爸爸江哲老师昨天还跟我打电话,说你为了今天的签约,昨晚特意把设计图又核对了三遍,连袖口魔术贴的宽度都标了尺寸,比我们设计团队还细心。”
逸晨点点头,打开面前的文件夹——里面整齐地叠着七版设计图,最上面的终稿用荧光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细节:“外套拉链选YKK树脂款,冬天戴手套也能拉得顺”“裤子腰头加3cm松紧带,胖一点的同学也能穿”“内搭领口用柔棉螺纹,不会勒脖子”。这些标注,都是他利用初三晚自习后的时间,在台灯下一笔一划写上去的。
“张经理,您还记得第一次看我设计图的样子吗?”逸晨突然拿出最下面那张泛黄的草稿纸,纸上的线条歪歪扭扭,外套口袋画得像个小方块,“当时我只想着‘要好看’,连同学们运动时需要多大活动空间都没考虑。是您说‘校服是给同学穿的,得让他们觉得舒服、实用’,我才开始每天课间去操场看大家跑步、跳绳,记下来‘裤子膝盖处要耐磨’‘外套下摆不能太长,不然跑起来会绊到’。”
签约前,星辰服饰的法务阿姨特意蹲下来,用逸晨能听懂的话解释协议条款:“你当‘青少年设计顾问’的两年里,主要是帮我们收集同学对校服的想法,比如大家觉得哪里不舒服、想要什么新功能;设计报酬分两次给,今天拿的是第一笔,等校服量产卖到10所学校,再给你第二笔……”每说一条,阿姨都会停下来问“听懂了吗”,直到逸晨点头,才继续往下说。
听到“收集同学想法”,逸晨眼睛亮了:“阿姨,我能不能每个月给您发一次‘同学反馈表’?上次我们班小宇说‘校服口袋装不下保温杯’,我就把口袋加深了2cm;还有女生说‘冬天穿校服冷’,我想在里层加一层薄绒,这些都要跟同学们确认才行。”
张经理接过话:“当然可以!我们还想请你牵头,在明德中学选20个不同体型的同学试穿样品,比如个子高的、有点胖的、瘦小的,看看校服合不合身。你爸爸江哲老师还说,要帮我们一起检查样品的质量,比如面料会不会起球、拉链结不结实,有他帮忙,我们更放心。”
提到爸爸,逸晨嘴角弯了弯:“我爸爸上周还陪我去布料市场,摸了十几种面料,最后选了这种‘防风棉’,他说‘这种布冬天挡风,夏天透气,同学穿着舒服’。还有我妹妹念熙,每天都要当我的‘小模特’,试穿我改的裤子,说‘哥,这里太紧了’‘那里太松了’,帮我提了好多意见。”
签约仪式开始了,逸晨握着笔,手指有点抖——这是他第一次签这么正式的名字。张经理在旁边笑着说:“别慌,慢慢写,这可是你靠自己的设计挣的第一笔钱,得写得漂漂亮亮的。”逸晨深吸一口气,一笔一划地写下“江逸晨”三个字,字迹虽然带着点少年的稚嫩,却格外认真。
签完字,张经理把报酬信封递给逸晨,信封不厚,却沉甸甸的。“这是你应得的,”张经理说,“从设计图到现在,你改了七版,跑了无数次操场、问了300多个同学,这份坚持比什么都珍贵。以后我们设计新校服,还要靠你多给我们提意见,毕竟你最懂同学们想要什么。”
逸晨接过信封,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他早就想好了,要用这笔钱做三件事:给班里买一套“校服设计工具箱”,里面有尺子、布料样本,方便大家一起提想法;给爸爸买一把新的卷尺,爸爸之前那把用了好几年,刻度都模糊了;给妹妹买一盒彩色马克笔,她总说“要帮哥哥画校服图案”。
“张经理,我还有个小请求。”逸晨突然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同学的“校服心愿”,“能不能在校服内侧绣一个小口袋?同学们想放一些小秘密,比如纸条、幸运星;还有,能不能在袖口加一个反光条,冬天放学天黑,这样更安全。”
张经理接过笔记本,翻了几页,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写得很认真:“小宇:想要能装水壶的口袋”“小雨:希望校服能洗很多次不变形”“小胖:腰头松一点,别勒肚子”。张经理眼眶有点热:“逸晨,这些我们都加进去!你比我们更懂同学,有你当设计顾问,我们的校服肯定会越来越受大家喜欢。”
离开会议室时,张经理送了逸晨一套“校服设计样品”——浅灰色的外套、直筒裤,还有一件印着校徽的内搭。逸晨抱着样品,走在阳光下,脚步轻快。路过公交站时,他看到几个穿明德中学校服的同学,立刻跑过去:“你们看!这是我设计的校服,以后你们就能穿到啦!”
同学们围过来,摸了摸外套的面料,翻了翻加深的口袋,开心地说:“哇!这个口袋真的能装下我的保温杯!”“袖口有反光条,冬天放学再也不怕看不清了!”逸晨听着,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他想起三个月前,自己第一次在班会上提出“设计新校服”的想法,还有人说“你才初三,能行吗”,现在,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敢想、敢做,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回到家,逸晨推开门,就看到爸爸江哲在修电子设备,妈妈林晚星在整理公益讲座的资料,妹妹念熙趴在桌上画“校服图案”。“我回来啦!”逸晨举起手里的样品,“我签约啦!以后我就是星辰服饰的‘青少年设计顾问’,还拿到了第一笔设计报酬!”
全家人都围了过来,江哲拿起样品,仔细看了看袖口的魔术贴:“这个角度改得好,戴手表不硌手;还有口袋的深度,刚好能装下你的保温杯,没白让你跑那么多次操场。”林晚星抱着逸晨,眼眶红红的:“我儿子真厉害,才15岁就靠自己的设计挣钱了,妈妈为你骄傲。”
念熙拉着逸晨的衣角,小声说:“哥,你答应我的彩色马克笔呢?我要画最好看的校服图案,帮你一起设计!”逸晨笑着从书包里拿出信封,抽出一部分钱递给念熙:“走,明天就带你去买,以后你就是我的‘专属小设计师’!”
晚上,逸晨坐在书桌前,打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今天签约了,拿到了第一笔设计报酬。谢谢爸爸陪我去布料市场、谢谢妈妈听我讲设计想法、谢谢妹妹当我的小模特、谢谢张经理给我机会、谢谢同学们提的意见……以后我要设计出更多让大家喜欢的校服,让每个同学都能穿得舒服、开心。”
月光透过窗户,落在笔记本上,照亮了少年稚嫩却坚定的字迹。15岁的江逸晨知道,这次签约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未来,他还要带着同学们的心愿,设计出更实用、更温暖的校服,让每一件校服里,都藏着少年们的期待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