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绷感,像是暴风雨来临前滞重的空气。仪器依旧低鸣,学生们依旧埋首于工作台,但每一次工具的拿起放下,每一次键盘的敲击,都比平时更用力,更带着一股憋着劲的沉默。
陈默站在中央实验台前,正在进行最后的系统联调。他的动作稳定而精准,万用表的探针点在细密的焊点上,屏幕上流淌的数据如同服从命令的士兵,整齐划一。但他的眉心微微蹙着,不是困惑,而是一种全神贯注下的极度凝练。
窗外,天色依旧阴沉。那两辆轿车,一黑一银,依旧固执地停在老位置,像钉死在视野里的两颗铆钉。
忽然,实验室的固定电话响了起来,尖锐的铃声刺破了室内的低气压。离得最近的一个学生下意识伸手去接。
“别动。”陈默的声音不高,却让那学生的手瞬间僵在半空。
他放下万用表,自己走过去,拿起听筒,却没有立刻贴在耳边,只是悬空握着。
“喂?”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急促的男声,语速很快,带着公事公办的腔调:“是陈默老师吗?这里是校后勤网络中心。接到反馈,你们实验室所在区域的校园网主干光缆因市政施工意外被挖断,正在进行紧急抢修,预计未来二十四到四十八小时内网络将完全中断。特此通知,请做好工作安排,避免重要线上操作。”
陈默握着听筒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一下。听筒里,除了那个男声,背景音极其干净,没有通常抢修现场该有的嘈杂人声、工具碰撞或者车辆鸣笛。
“具体是哪个路段施工?大概需要多久?”陈默问,声音平稳。
“啊…这个,是北区三号路附近,时间说不准,尽快,尽快。”那边的回答略显仓促,甚至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敷衍,“反正通知到了,你们注意就行。”
电话被挂断,忙音传来。
陈默缓缓放下听筒,冰冷的塑料外壳上留下他指尖的微温。实验室里安静得能听到机箱风扇的嗡鸣。所有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网络中断。在这个所有数据都需要云端同步备份、所有沟通都依赖即时通讯的时刻。
李同学猛地站起来,脸色发白:“老师!我们的数据同步才进行到一半!而且说好的今晚要和龙腾那边进行最后一次远程技术对接……”
“慌什么。”陈默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投入水中,瞬间压下了所有涟漪,“备份硬盘都在谁那里?”
三个学生立刻摸了摸自己随身携带的背包,重重地点了点头。
“检查本地服务器冗余备份是否完整。”陈默下令。
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一阵急促的键盘敲击声后,李同学抬头:“本地冗余备份完整,最后一次增量备份是两小时前。”
“技术对接改用离线数据包和加密电话会议。李锐,你负责整理对接资料,加密分段传输到龙腾赵总监的私人安全邮箱,现在就去办,用教学区的网络。”陈默语速平稳,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王海,张伟,检查所有物理隔离措施,特别是备用供电线路。”
他的冷静像无形的屏障,瞬间挡住了外界投来的第一波冲击。学生们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埋头执行,实验室里再次响起忙碌却有序的声音。
陈默走到窗边,目光掠过楼下那两辆依旧停着的车。黑色的轿车毫无动静,而那辆银灰色轿车的车窗,不知何时已经完全降下。那个穿着西装的年轻男人依旧坐在驾驶座,戴着蓝牙耳机,但这一次,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似的纸张,正低头看着,眉头微锁,手指在纸面上轻轻点着,像是在核对什么。
似乎察觉到楼上的目光,他极其自然地抬起头,再次精准地看向陈默窗口的方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抬起手,用手指极其轻微地、快速地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然后目光重新落回文件上。
那个动作自然得仿佛只是在思考问题时的无意识习惯。
陈默的视线从窗外收回,面无表情。他走到自己的电脑前,插入一个加密U盘,开始拷贝最关键的核心算法本地副本和项目说明会的演示文稿。进度条缓慢而坚定地移动着。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震动了一下。不是电话,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
内容极其简短:
【光缆修复时间可能延长。建议重要资料提前离线备份。小心内部。】
没有落款。发信号码是一串毫无规律的数字,显然是经过伪装的临时号。
陈默盯着那条短信看了两秒,拇指悬在删除键上,最终却没有按下去。他只是熄灭了屏幕,将手机放回口袋。
拷贝完成。他拔下U盘,金属外壳冰凉刺骨。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正在紧张忙碌的学生们。
“所有人,听着。”他的声音在实验室里清晰地传开,“从现在开始,到项目说明会结束,所有核心数据操作,必须双人在场确认。非必要,不连接任何外部网络。你们的任务,是确保我们准备好的东西,完整地、无误地呈现在该看到的人面前。”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窗外,铅灰色的天空下,校园仿佛一个巨大的舞台,而无声的帷幕,正在缓缓拉开。
“其他的,我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