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赵伍佰主到谷源后,我把城防交给他便领着一千五百黄巾军来了。”
营帐内,段明正在抱拳向顾冒汇报。
“来的正好,这下我的把握更大了。”顾冒拍着他的肩膀笑道。
段明闻言大喜,问:“大将军,我们是不是要打大仗了?”
“没错,文仟将探明敌援兵校尉韦达就在延宁守军中,我正打算设计将之引出,除掉此人。”顾冒回道。
“太好了,我的大斧已饥渴难耐,请大将军命我为先锋。”
段明闻战则喜,再度主动请战。
文渊闻言立即提醒道:
“段仟将不可大意,韦达本身是通了六条奇经的高手,他的身边更是有十多名至少正脉十条的好手相随。”
“多谢文仟将好意,不过我亦有百名精锐亲卫,足以与之抗衡。”段明淡淡回道。
“没错,我们连凝丹都能杀,何惧小小一奇经。”刘耀武在一旁附和。
顾冒略感头痛,这才哪到哪,就已经有派系斗争的雏形。
“此事我已有安排,诸将不必争论,且听我号令便是。”
顾冒一开口,数位仟将纷纷应是。
接下来计划不变,依旧是先将韦达诱出,再围攻他。
至于多出来的一千五百援兵,顾冒打算让他们去打韦达离开后的延宁守军。
另一边,韦达正在审讯刚刚抓获的俘虏。
在他的一些小手段下,俘虏很快如实供出顾冒的营地所在,一共带了多少兵来,麾下的主要将领有哪些。
“文渊……”
韦达自语,想起刚才与敌军交手的情形,不由怀疑这货是文家的人。
虽然他能记住的文姓之人没有这一张脸,但短暂的交手让他看到了故人的影子。
所以十三叔的死会不会与文家有关,文渊是文家随意布置的一枚闲旗,还是说顾冒已经成了文家的傀儡?
“恭喜公子斩敌百人,俘敌数十,小胜一场。经此一战,黄巾贼必不敢来犯。”
风霄贺喜的声音打断了韦达的思考,他先是一怒,待看清来人后则是面露喜色,问道:
“你觉得文渊是文家的人吗?”
风霄闻言一愣,斟酌道:
“文渊是雄虎介绍给顾冒的人才,通了一条奇经。刚投靠顾冒时便和刘耀武打了一场,略胜一筹,顾冒因此封他为佰将。”
“那时我们怀疑过此人是文家的,向上反应过,但没有回应。”
“等等,他刚加入时才是佰将?为何现在已经是仟将了?”韦达惊诧道。
“公子,这是顾冒的用人习惯。他信奉猛将必发于卒伍,所以再有本事的人都得从屯长佰将做起。”风霄解释道:
“同时他又崇尚军功为先,文渊先后几次立下大功,所以顾冒才升他为仟将。”
“那在谷源呢,他有没有立下大功?”韦达目露精光,追问道。
“必然有。”风霄断定道:“此人在顾冒攻谷源前还只是个伍佰主,唯有立功,他才能升仟将。”
“而且据我所知,顾冒的心腹段明马达两人都没有升校尉,所以他立的一定是大功。”
破案了,顾冒就是文家的傀儡。舒城退凝丹是他们自导自演的一场戏,谷源困杀十三叔是文家暗中出手相助。
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让文渊能平稳地接管义军的大权。
他都想好接下来的戏码,那就是文渊不停地立功提升声望以及地位。
待到有一天时机成熟,顾冒或退位让贤,或意外身亡,然后义军拥戴文渊成为新任大头领。
脑补到这,韦达的心情舒畅了。但很快就有新的问题产生,为什么会是文渊来接管义军,为什么不直接让顾冒投靠文家?
还有为什么要杀韦蜉蝣,就不怕韦家发大军把义军打残打废吗?
韦达想不通,索性就不想了。他是个武将,不是谋士,这些问题还是交给家中那些满脑子阴谋的人想去。
他只需把自己的推测上报,然后打赢这场仗就行。
既然现在确定顾冒身边只有一千五百人,那就直接灭掉他好了。
想到这,韦达唤来魏雄,缓缓说出自己的计划。
魏雄在知道顾冒只带了一千五百人,又听了韦达的计划,觉得至少有八成胜算,便同意了。
毕竟现在顾冒身边的一千五百人可不全是从舒城出发的精锐,里面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在谷源宛城两地吸收的新兵。
俗话说兵贵神速,所以能当将领的必然雷厉风行。
这不,仅仅过去半个小时,延宁守军便改变方向,去找顾冒的麻烦去了。
延宁守军一动,顾冒很快便收到消息。
“大将军,我们该怎么打?”段明跃跃欲试道。
他一定要在此战中立下大功,让顾冒早点升他做校尉。
“大将军,下令吧!”刘耀武催促道,其他人也一脸渴望地看着顾冒。
顾冒在收到韦达要来打他的第一反应是:敌进我退。
于是他嘴角一勾,笑道:“韦达他以为他是谁,他想打我就得陪他打吗?”
“咱们不打,先遛一遛他们。”
众人不解,满脸困惑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要是段明没来,顾冒下令撤退他们还能理解。
可现在,援兵已到,为何要退?
顾冒见状解释道:“诸位,韦达之所以敢来攻打我们,是因为他从俘虏口中得知我只带了一千五百人。”
“四千打一千五,优势在他,他当然得来。我们的优势在他不知道段明已带着一千五百援兵已至,所以必须先退一步。”
“否则他若是发现一千五变三千,他会怎样做?”
“我若是他,必然下令撤退。”文渊回道:“所以大将军的意思是先退,逼他分兵来追,然后再让段仟将领着援兵去突击。”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顾冒颔首,当即给在场众人下令。
时间紧迫,他们得迅速行动起来。
数十分钟后,韦达收到顾冒带兵逃跑的消息。
他暗骂一声鼠辈,然后下令追击。
可是传令兵并未离去,反而道:“校尉,黄巾贼分三路逃了,我们追哪一路?”
不久后,韦达来到岔路口,只见地上立有三块木牌,上面分别标着顾冒、文渊、刘耀武的逃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