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画中玄机,殿前暗涌
小太监的话如同鬼魅般钻入耳中,随即消失在人潮里,留下林凡独自站在原地,心中警铃大作。高常侍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还指定了画作细节! 这绝非偶然的赏识,而是赤裸裸的试探,甚至可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山居秋暝图》?樵夫的眼睛?这其中藏着什么秘密?是高常侍确认他身份的方式?还是某种传递信息的暗号?林凡大脑飞速运转,脸上却不敢有丝毫异样,只能维持着“林修远”那略带拘谨和疏离的表情,随着人流走向兰台殿的签到处。
宫殿巍峨,琉璃瓦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光芒。殿内早已布置妥当,熏香袅袅,丝竹隐隐。受邀的宗室子弟、翰林清流、以及少数像“林修远”这般以才名被荐的寒门士子,已三五成群,或欣赏四壁悬挂的古画,或低声交谈,气氛看似风雅和谐,但林凡敏锐地察觉到,不少人的目光都在不经意地扫视着周围,带着审视与算计。
他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悄然扫过全场,搜寻着那个目标——高常侍。
很快,他在大殿主位旁侧的回廊下,看到了那个身影。高常侍年纪约莫五十上下,面白无须,身材微胖,穿着一身深紫色宦官常服,脸上挂着看似谦和、实则透着精明的笑容,正与一位宗室老王爷低声说着什么,眼神偶尔扫过殿内,锐利如鹰。
赏珍会正式开始,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翰林主持。淑妃娘娘凤驾并未亲临,由高常侍全权代表。流程无非是品评书画,吟诗作对,展现风雅。林凡(林修远)谨言慎行,只在被问及时,才依据影阁提供的资料,发表一些中规中矩、不失水准却又不出挑的见解,完美符合一个有些才学但性格孤僻的士子形象。
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幅即将被展示的《山居秋暝图》上。这是一幅前朝名家的仿作,笔法精湛,意境幽远。画中群山层叠,秋叶斑斓,一间茅屋隐于林间,溪流潺潺,而近景处,果然有一个背着柴薪的樵夫,正沿着小径下山。
终于,轮到鉴赏此画。画卷被两名小太监小心翼翼地展开,悬挂于特制的画架上。众人围拢过来,啧啧称奇。林凡也随着人流上前,目光第一时间便精准地投向那个樵夫。
樵夫画得并不醒目,混在山景中,但眼神却描绘得极为传神——那是一种饱经风霜、看透世事的淡然,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然而,林凡仔细看去,却并未发现任何明显的异常或隐藏符号。
高常侍在一旁微笑着介绍此画来历和妙处,目光却似有似无地扫过林凡的脸,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林凡心知考验时刻到来。他不能无动于衷,也不能反应过度。他微微蹙眉,装作仔细端详状,沉吟片刻,方用一种带着几分不确定的语气,低声自语般喃喃(声音恰好能让附近几人听到):“奇哉……这樵夫的眼神……看似淡然,细观之下,却似有‘青雀衔枝’之相,暗合画外之趣,莫非暗藏玄机?”
“青雀衔枝”! 这是母亲账册中提到的暗号,也是“青雀”这个代号的来源!林凡这是在兵行险着,用对方可能熟悉的暗语进行反向试探!若高常侍真是核心人物,必然对此敏感!
话音落下,林凡能清晰地感觉到,高常侍那看似随意的目光骤然一凝,虽然瞬间便恢复如常,但那一闪而过的锐利,却被林凡精准捕捉!有戏!
然而,高常侍并未立刻接话,反而转向另一位正在夸赞画作云气缭绕的官员,笑着附和了几句,将话题轻轻带过。
林凡心中微沉,难道判断错了?还是对方警惕性太高?
鉴赏继续进行,林凡暂时按捺住心思,继续扮演着“林修远”。约莫一炷香后,高常侍以需要更换茶点为由,暂时离开了正殿。
林凡知道,机会可能来了。他借口更衣,也悄然离席,向着殿后供人休息的偏殿走去。他推测,高常侍若有话要说,很可能会在那里寻找机会。
偏殿人少清静。林凡刚走到廊下,果然看见高常侍独自一人站在一扇雕花窗前,似乎在看风景。
听到脚步声,高常侍缓缓转身,脸上依旧是那副和煦的笑容:“这位可是林修远林公子?方才殿内闻公子高论,于画理见解独到,咱家佩服。”
“高公公过奖,学生愧不敢当。”林凡拱手,态度恭敬中带着士子特有的清高疏离。
高常侍走近两步,声音压低,如同耳语:“林公子方才所言‘青雀衔枝’,不知出自何典?咱家孤陋寡闻,倒是第一次听闻。”
图穷匕见!真正的试探开始了!
林凡心中凛然,面上却故作惊讶,随即露出一丝遇到知音的欣喜:“公公竟也留意到此细节?此乃学生偶从一孤本残卷中看来,言古之巧匠,常将自身印记或隐喻藏于画中人物眼神细微之处,‘青雀衔枝’便是其中一例,喻指‘报喜亦报忧’,福祸相依之意。学生见那樵夫眼神深邃,故有此一猜,让公公见笑了。”
他这番解释,半真半假,既点明了暗号来源(孤本残卷),又赋予其一个合理的、风雅的解释(工匠隐喻),将自己撇清得干干净净。
高常侍眯着眼睛,仔细打量着林凡的表情,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丝一毫的破绽。林凡坦然相对,眼神清澈,带着几分书呆子气的认真。
片刻沉默后,高常侍忽然呵呵一笑,拍了拍林凡的肩膀:“原来如此!林公子果然博闻强识,心思缜密。看来淑妃娘娘此次遴选才俊,确是慧眼识珠啊。”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随意起来:“咱家看林公子是可造之材,日后若在京中有什么难处,或可想及咱家。这宫里宫外,咱家多少还能说得上几句话。”
这看似随口的拉拢,实则意味深长。林凡心中冷笑,面上却受宠若惊般连忙躬身:“多谢公公抬爱!学生铭记于心!”
高常侍满意地点点头,又闲谈两句,便转身离去。
看着高常侍消失在廊道尽头的背影,林凡缓缓直起身,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刚才一番交锋,看似平淡,实则凶险万分,每一句话都在刀尖上行走。
高常侍的试探暂时过关,但他并未完全消除怀疑,最后的“拉拢”更是包藏祸心。而自己冒险提及“青雀衔枝”,虽未得到明确回应,但那瞬间的眼神变化,已让林凡确信,高常侍与“幽螭”脱不了干系!
第一步,总算有惊无险地迈出了。但林凡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宫中步步杀机,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更加小心。
林凡整理了一下心情,准备返回正殿。刚走到偏殿门口,却与一人迎面撞上。抬头一看,竟是一位身着郡主服饰、明艳照人的少女,正是之前在殿内曾留意过他的那位永嘉郡主!
永嘉郡主似乎也没料到会在这里遇到他,愣了一下,随即俏脸微红,却强作镇定地瞪了他一眼:“你这人,走路怎不长眼睛?”
林凡连忙告罪。永嘉郡主却不等他说完,忽然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飞快地说了一句与她那娇蛮形象截然不符的话:
“小心高常侍身边的那个捧砚小太监,他是‘青雀’的人。”
说完,她如同受惊的蝴蝶般,转身快步离去,留下林凡一人呆立当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永嘉郡主?!她怎么会知道“青雀”?还出言提醒?
这突如其来的警告,是善意?还是另一个更复杂的圈套?
宫闱之深,果然远超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