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心如明镜(冷枫篇·一)
在雄兵连,冷枫是特殊的。他并非像葛小伦那样拥有近乎bug般的“银河之力”防御,也不像刘闯那般具备“诺星战神”摧枯拉朽的纯粹力量。他的强大,在于一种近乎完美的控制力,一种沉稳如磐石的心境,以及总能切中要害的清晰思路。在战友们眼中,他不仅是格斗教官,更像是一位无声的“政委”,在技术和思想层面给予着关键的支持。他帮助刘闯驯服狂暴的能量,点醒葛小伦认清自我,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团队的一根定海神针。
然而,这根定海神针,并非铁板一块。冷枫,也有属于自己的波澜。
夜深人静,当其他队员因高强度的训练而沉入梦乡时,冷枫却常常独自一人站在宿舍的窗前,望着远方漆黑的海平面,眉头微蹙。那份被多年武术修炼几乎磨平的焦虑感,在目睹了机场路战役的新闻后,再次悄然浮现。
新闻画面中,解放军将士用血肉之躯对抗外星机甲,虽然最终取胜,但那份惨烈与牺牲,深深刺痛了他。他为战友的英勇和胜利感到自豪,泪水曾不受控制地为那些逝去的年轻生命滑落。一个内心坚韧的男人,在无人的角落,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但紧随其后的,是来自全球战报的更冰冷现实——俄罗斯与美军在类似遭遇战中的惨重损失,像一盆冰水,浇灭了他因己方胜利而产生的些许乐观。
科技的鸿沟,实力的差距,赤裸裸地摆在面前,无法忽视。
来到超神学院,接触到了德诺文明的遗产,对饕餮文明、乃至更广阔宇宙的认知越深,那份焦虑便越是具体。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何等强大的敌人。训练的艰辛他无所畏惧,但未来战场的不确定性,像一片沉重的阴霾,偶尔会笼罩住他向来清明的心境。
有那么一瞬间,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我们……真的能打赢吗?”
这个念头刚浮现,就被他强行掐灭。一股强烈的自责随之涌起。
“冷枫!”他在心中厉声质问自己,“仗还没打,就先害怕了?你还是那个练武十几年,追求心如止水的冷枫吗?”
他的思绪飘向了更远的地方,飘向了那座他曾经去过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那里陈列着先辈们使用的简陋武器、冻成“冰雕”仍保持战斗姿态的影像、还有那些在绝对劣势下创造奇迹的战例。
“想想他们!”内心的声音变得激昂,“想想抗美援朝的先辈,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他们知道一定能赢吗?没有人知道!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跨过了鸭绿江!因为身后就是祖国,没有退路!”
“想想抗日先辈,想想长征路上的红军!衣衫褴褛,食不果腹,靠的是什么?不就是一股子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不就是对胜利坚定不移的信念吗?”
“你冷枫练武修身,追求的不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界吗?怎么现在敌人还没到眼前,自己先乱了方寸?你这样,对得起流淌在血液里的先辈精神吗?对得起脚下的土地和信任你的人们吗?”
一连串的拷问,如同重锤,敲打在他的灵魂上。焦虑和动摇,在更宏大、更悲壮的历史参照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不堪一击。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海风的咸味涌入胸腔,带着一股清冷的力量。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如同被擦拭过的明镜,映照出内心的决断。
“是的,差距很大,敌人很强。”他对自己说,语气平静却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害怕和怀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就像杜卡奥将军说的,‘我们别无选择’。”
“那么,”他握紧了窗沿,指节微微发白,“我能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就是勇敢面对。”
“只能勇敢面对。”
这最后一句低语,与杜卡奥在那次高层会议上的论断不谋而合。这不是绝望的妥协,而是认清现实后,摒弃所有杂念,将意志和力量集中于唯一道路的决绝。
从那一刻起,冷枫的心境完成了一次淬炼。焦虑并未完全消失,但它被更强大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压制、所转化。他不再去纠结于“能否打赢”这个未知的结果,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如何打赢”这个过程之中。他更加刻苦地钻研自身力量的运用,更积极地与战友切磋磨合,更主动地思考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战术情境。
他的强大,不仅在于技艺,更在于心灵。当团队中其他人还在为个人成长或情感问题困扰时,冷枫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星空,以及即将到来的、注定残酷的战争。他的平静之下,是早已燃烧起来的、为守护而战的熊熊火焰。这份内敛的坚定,将成为雄兵连面对未来风暴时,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