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走吧,去我住的地方。” 林邑川收起桌上的玉简,对父母说,“离这里不远,走路也就一刻钟,正好让你们看看坊市的热闹。”
林父林母点点头,跟着林邑川走出大兴楼。这次他们不再像刚才那样紧张,反而放慢脚步,好奇地打量着街道上的一切 ——
路过一家灵食铺时,他们停下脚步。
铺子里摆着各种灵食:灵米粥(米是灵米,颗粒饱满,煮出来的粥泛着淡淡的白光)、灵植饼(用凝露花的花瓣和灵面粉做的,饼上还印着花的图案)、熏灵肉(是一阶妖兽 “风狼” 的肉,熏得金黄,闻着有股烤肉香)、灵果串(有樱桃大小的 “红灵果”,有葡萄大小的 “紫晶果”,串在灵木签上,裹着透明的糖霜)。
林母忍不住问摊主:“这灵果串多少钱一串?”
摊主是个练气二重的妇人,笑着说:“半块下品灵石一串,姑娘要尝尝吗?甜得很,还能补充灵气。”
林邑川掏出一下品灵石,买了两串递给母亲,林母接过,拿起一颗红灵果放进嘴里,果肉清甜多汁,灵气顺着喉咙滑下去,比之前吃的灵米糕还好吃。“真甜!” 她笑着递给林父一串,林父尝了,也点头称赞。
走了大约一刻钟,林邑川带着父母来到一处住宅区 —— 这里的房子都是独立的小院,用灵木做的篱笆围着,院子里种着灵竹或灵草,灵气比街道上更浓。
林邑川走到一个小院门口,取出一枚玉牌,在门后的凹槽里一刷,“咔哒” 一声,门开了。
“进来吧。” 林邑川推开院门,对父母说。
林父林母走进院子,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
小院不大,却收拾得很干净。
院子里种着几株灵竹,竹下摆着一张石桌和四个石凳,石桌上放着一个小小的铜炉,里面燃着檀香。
正屋是三间房,用灵木建造,屋顶是青瓦,屋檐下挂着一串风铃 —— 是用一阶妖兽 “灵鸟” 的羽毛做的,风一吹,发出清脆的响声,还能驱散蚊虫。
走进正屋,里面的布置比云尘子的房间更温馨:客厅里摆着一张红木沙发(用灵木做的,上面铺着灵草编织的垫子,坐着软乎乎的),一张茶几,上面放着一个玉制的茶壶和几个茶杯。客厅的一侧有一个储物架,上面摆着几枚玉简(有《丹道基础》《器道入门》《妖兽图谱》)、几个玉瓶(里面装着丹药)、几块矿石(玄铁石、温玉、荧光砂),还有一个小小的铜鼎(是林邑川练丹用的凡品中阶丹炉)。
客厅旁边是两个卧室,一间是林邑川的,里面有一张灵木床,床上铺着灵草蒲团,床头放着一个储物袋;
另一间是空的,里面也有一张床和一个衣柜,显然是为父母准备的。
还有一个小房间,是炼丹和炼器的地方,里面放着一个丹炉、一个炼器炉、一把灵铁刀、一个玉质药勺,还有一些练丹用的药材和炼器用的材料,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这…… 这是你住的地方?” 林母走进卧室,摸了摸床上的蒲团,软乎乎的,还有淡淡的灵气,比家里的棉絮床舒服多了。“比我们在大丰城的武馆还宽敞,还舒服。”
林母走到院子里,看着几株灵竹,又看了看远处的修士和店铺,心里满是感慨 —— 以前在清河镇和大丰城,她以为日子就是种地、做饭、看武馆,没想到还有这么不一样的世界,有能飞的舟、能发光的草、能装很多东西的袋子,还有这么舒服的房子。
林父也走到院子里,看着石桌上的铜炉,闻着檀香的味道,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 虽然血元魔宗的事很可怕,但有儿子在,有坊市的保护,还有云尘子的帮忙,他们应该能安全。
林邑川看着父母脸上的笑容,心里也松了口气。
他知道,血元魔宗的阴影还没散去,未来还有很多危险,但至少现在,他能给父母一个安稳的住处,能让他们见识到修仙界的美好,这就够了。
“好了,你们先歇歇,我去煮点灵米粥,咱们今晚吃灵食。” 林邑川笑着说,转身走进厨房 —— 厨房里有一个灵米缸,里面装着灵米,还有一个灵泉缸,里面的水是从坊市的灵泉接的,煮出来的粥更香,灵气更足。
院子里,林母坐在石凳上,看着灵竹随风摆动,听着远处修士的谈笑声,嘴角忍不住上扬;林父则拿起石桌上的铜炉,仔细打量着,想着以后能不能也学做点炼器的活。
阳光透过灵竹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平静,仿佛暂时驱散了血元魔宗带来的阴霾。
林邑川看着父母将灵气石转换器皿小心翼翼塞进衣柜暗格 —— 那四套器皿表面刻着细密的转换阵纹,虽不起眼,却是能让炼体修士接触灵气的关键。
林邑川盯着父母手中那套能让炼体修士用修仙符箓的装置,语气凝重:“这东西绝不能露分毫 —— 炼体修为能用修士符箓,是打破常理的异宝,一旦曝露,定会成各方大势力的焦点,被他们争抢研究,后果不堪设想。”
他话锋稍缓,指了指窗外:“不过在坊市倒安全,我在这儿快一年,从没见过打斗。护卫队不分昼夜巡逻,青石板路上总能见着他们的身影,连点口角冲突都能及时压下,只要咱不出坊市,守好这秘密,就没人能察觉。”
林母连忙将装置塞进衣柜最深处,用灵布层层裹紧:“放心,咱绝不让它见光,就在坊市安安稳稳的,不惹半点麻烦。”
林父也跟着附和,指尖还在暗格边缘摸了摸,确认藏得严实,才转身看向林邑川:“那我们平时练体,就用灵米和灵草辅助?”
“嗯,灵米煮着吃,灵草可以泡成茶,都能缓慢补充灵气,还不会引起注意。” 林邑川笑着上前,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走,带你们去买生活用品,缺什么咱都买,别心疼灵石 —— 之前灭邪修得了不少,够用。”
林父林母一听,眼睛都亮了。
林母早就想看看坊市的杂项铺,刚才路过时瞥见里面摆着绣着灵草图案的布巾,心里正惦记着;
林父则想找个趁手的木锤,以后要是学炼器,也能先练练手。
三人出了小院,沿着青石板路往杂项铺走。
街道上比上午更热闹,几个练气修士围着灵植摊讨价还价,摊主是个留着短须的汉子,手里拿着一株开着粉色小花的灵草,高声介绍:“这是‘胭脂草’,一阶灵植,用来染布不掉色,还带着淡香,姑娘们都喜欢!” 旁边几个女修听得心动,纷纷掏钱购买。
林母忍不住多看了两眼那胭脂草,指尖轻轻捻了捻衣角 —— 她年轻时也爱摆弄这些颜色鲜亮的物件,只是后来操持家务,渐渐没了心思。
林邑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想着待会儿要是有合适的,也给母亲买些。
杂项铺的招牌是用桃木做的,门口挂着两串风干的灵草,有驱蚊虫的 “驱蚊草”,还有能清新空气的 “薄荷灵草”,风一吹,带着淡淡的草木香。
老板娘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妇人,穿着淡绿色的布裙,袖口绣着小小的兰花纹,正坐在柜台后整理账本,见林邑川三人进来,立刻笑着起身:“林道友来了?”
林邑川没有介绍林父林母,老板娘就没问。
林邑川笑着说,“他们刚到坊市,我带他们来买些生活用品。”
林母先开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板娘,我想要两块布巾,最好是软些的,再要个装灵草的竹篮,还有…… 有没有缝衣服的针线?要结实点的。”
“有有有。” 老板娘转身从货架上取下东西 —— 布巾是用灵棉织的,淡蓝色的布面上绣着细小的灵草纹,摸起来软乎乎的,比凡地的棉布细腻多了;
竹篮是灵竹编的,小巧玲珑,篮底还刻着防潮的符文,能保持灵草新鲜;
针线则是用灵蚕丝做的线,针是灵铁打造的,锋利又耐用。“布巾一块下品灵石两条,竹篮两块,针线一块,一共五块下品灵石。”
林父则走到摆放工具的货架前,拿起一个木锤 —— 木锤的柄是灵木做的,锤头是硬木包着灵铁,掂起来沉甸甸的,正好适合练手。“老板娘,这木锤多少钱?还有没有装矿石的布袋子?要耐磨的。”
“木锤三块下品灵石,布袋子是灵麻布做的,一块灵石两个。” 王姨笑着说,“你要是学炼器,这木锤正好用,以后炼凡品法器,敲矿石、定型都能用得上。”
林父一听,更高兴了,连忙说:“那给我来两个木锤,四个布袋子。”
林邑川又补充了些东西:给母亲买了一盒 “灵脂膏”—— 是用灵草的汁液熬制的,能滋润皮肤,坊市的女修都爱用,五块下品灵石一盒;
给父亲买了一双灵麻做的布鞋,透气又耐磨,三块下品灵石;
还有两床灵草编织的薄被,夏天盖着凉快,还能驱蚊虫,五块下品灵石一床。
老板娘算完账,笑着说:“布巾五块,木锤六块,布袋子两块,灵脂膏五块,布鞋三块,薄被十块,一共三十一块。算你三十块下品灵石,凑个整。”
林邑川掏出三十块下品灵石递给老板娘,又把买的东西一一收进储物袋 —— 储物袋的空间足够大,这些生活用品放进去,连个影子都看不见。
离开杂项铺时,王老板娘还塞给林母一小包 “灵草籽”:“这是‘太阳花’的种子,种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就能开花,好看得很,还能驱虫。”
林母连忙道谢,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收进兜里,心里暖烘烘的 —— 坊市的人,倒比想象中亲切。
从杂项铺出来,林邑川带着父母往墨韵书屋走。
这书屋是坊市最大的典籍铺,分上下两层:一楼卖纸质书籍,大多是凡品或低阶修士用的基础读物,价格便宜;
二楼卖玉简,有功法、丹道、器道、灵植等各类内容,品级更高,价格也贵些。
刚到书屋门口,就闻到一股浓郁的墨香 —— 那是用灵墨和凡墨混合调制的,闻着能让人静下心来。
书屋的门面是用深色灵木做的,门框上刻着 “墨韵” 两个篆字,门口摆着两个石制的书案,上面放着几本翻开的样书,有《凡级炼器基础》《一阶灵植养护》,还有《修士杂记:坊市趣闻》。
林父一看到《凡级炼器基础》,就挪不动脚步了 —— 书案上的样书是线装的,纸页是用灵竹纤维做的,比凡纸厚实,上面的字是用灵墨写的,泛着淡淡的黑光,就算在暗处也能看清。他伸手轻轻翻了翻,里面画着各种炼器工具的图样,还有矿石熔炼的步骤,虽然很多术语看不懂,却也觉得有趣。
“喜欢就进去买,里面还有更多。” 林邑川笑着说,率先走进书屋。
一楼的空间很大,书架从地面一直顶到屋顶,上面摆满了书籍,按 “炼器”“灵植”“功法”“杂记” 分类,每类书架前都挂着木牌,方便查找。
几个修士正站在书架前看书,有的靠在窗边,有的坐在角落的木凳上,都看得很专注,偶尔有翻书的沙沙声,安静又祥和。
林母走到灵植类书架前,手指划过一排排书籍 ——《一阶灵植图鉴》《灵草泡茶配方》《家庭灵田种植指南》…… 她拿起一本《灵草泡茶配方》,翻开看了看,里面写着各种灵草的搭配方法,比如 “凝露花 + 清心草,能安神助眠”“薄荷灵草 + 太阳花,能清热解暑”,还有配图,画得栩栩如生。“小川,我想买这本,还有这本《一阶灵植图鉴》,以后咱院子里也能种点灵草。”
“买,喜欢就都买。” 林邑川点头,又帮母亲挑了本《灵植病虫害防治》,“种灵草难免会有虫子,这本也有用。”
林父则在炼器类书架前挑得不亦乐乎 ——《凡级炼器工具详解》《矿石辨识入门》《基础器纹绘制》…… 他手里拿着三本厚厚的书,脸上满是兴奋:“这本《凡级炼器工具详解》里有木锤、铁钳的用法,这本《矿石辨识入门》能认矿石,还有这本《基础器纹绘制》,虽然现在用不上,以后学炼器也能看。”
林邑川帮着父母整理挑选的书籍,又补充了几本杂记类的:《坊市生活指南》(里面写着坊市的规矩、各个店铺的位置、修士之间的礼仪)、《青木帝国凡镇趣闻》(里面讲了青木帝国各个凡镇的风土人情),还有一本《修士安全守则》(讲了外出历练要注意的危险,比如妖兽、邪修、秘境陷阱)。
“掌柜的,算一下这些书多少钱。” 林邑川把书放到柜台前,一共是九本书 —— 林母三本灵植类,林父三本炼器类,三本杂记类。
柜台后的掌柜是个老者,穿着灰色长衫,手指在算盘上拨了拨,笑着说:“灵植类三本,炼器类三本,杂记类三本,正好一块下品灵石。”
林邑川掏出一块下品灵石递给掌柜,又对父母说:“你们在一楼等我,我去二楼买些玉简,很快就下来。”
二楼比一楼安静,光线也更柔和 —— 屋顶装着 “夜明珠”(一阶灵物,能发出柔和的白光,不用点灯),书架上摆着一排排玉简,从淡青色的凡品玉简,到乳白色的下品法器级玉简,灵气波动各不相同。
几个修士坐在二楼的雅间里,有的在读取玉简,有的在低声讨论,气氛比一楼更严肃些。
林邑川走到炼体与炼器结合的书架前 —— 他知道父亲是炼体修士,以后学炼器,需要专门适合炼体修士的法门。
他拿起一枚淡青色玉简,上面刻着《炼体修士炼器基础》,灵识探入,里面写着 “炼体修士可借肉身力量捶打矿石,增强器胚的韧性”“用真气辅助灵识,能更精准地控制器纹”,正是他要找的。
又挑了几枚玉简:《炼体期灵植培育法》(适合炼体修士用真气灌溉灵草)、《凡品丹炉养护与炼器炉通用技巧》(丹炉和炼器炉的养护有相通之处,能省些功夫)、《低阶灵植与矿石搭配手册》(讲哪些灵草能辅助矿石熔炼,提升法器品质),还有两枚关于炼体功法的玉简 ——《炼体十重突破心得》《肉身抗火抗寒技巧》,给父母研究炼体术相关的知识。
“掌柜的,这五枚玉简多少钱?” 林邑川把玉简放到二楼的柜台前。
二楼的掌柜是个中年修士,穿着蓝色道袍,看了看玉简,说道:“《炼体修士炼器基础》八下品灵石,《炼体期灵植培育法》七下品灵石,《凡品丹炉养护与炼器炉通用技巧》六下品灵石,《低阶灵植与矿石搭配手册》五下品灵石,《炼体十重突破心得》《肉身抗火抗寒技巧》各两下品灵石,一共三十下品灵石。”
林邑川付了灵石,将玉简小心收进储物袋 —— 这些玉简是给父母打基础用的,也是为以后他们学炼器、灵植铺路。
他回到一楼时,林父林母正坐在角落的木凳上翻书,林母看得入神,手指还在《灵草泡茶配方》的书页上轻轻划过,林父则在研究《凡级炼器工具详解》里的木锤用法,两人脸上都带着笑意。
三人沿着街道往家走,林母手里拿着张掌柜送的辟邪符,时不时低头看看;
林父则在琢磨刚买的炼器书籍,嘴里还念叨着 “木锤敲矿石的力度”;
林邑川走在中间,看着父母脸上的笑容,心里满是踏实。
路过一家灵食铺时,林邑川停下脚步:“爹娘,咱买些灵食当晚饭吧,尝尝坊市的味道。” 他走进铺子里,买了两盒灵植饼(一盒是凝露花味,一盒是薄荷味)、一坛灵米粥(装在玉制的小坛里,保温效果好)、还有一块熏灵肉(切成薄片,用灵叶包着),一共花了两下品灵石。
回到小院时,林邑川先打开院门,院子里的灵竹在灯笼光下泛着淡淡的绿光,老板娘送的太阳花种子被林母种在了墙角,虽然还没发芽,却也让院子多了几分生机。
林父走进炼丹房,把买的炼器书籍和木锤放好,又仔细看了看炼器炉,眼里满是期待;
林母则走进厨房,把灵食拿出来,摆到客厅的茶几上 —— 灵植饼泛着淡淡的绿光,灵米粥冒着热气,熏灵肉的香气在房间里弥漫开来。
三人开始吃晚饭。
灵植饼入口清甜,带着灵草的清香;
灵米粥软糯可口,灵气顺着喉咙滑进丹田,暖乎乎的;
熏灵肉咸香适中,比凡地的腊肉好吃多了。
林母边吃边说:“这灵食就是不一样,比家里平时的饭菜香,还不撑肚子。”
林父则点头附和,手里还拿着一块熏灵肉,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饭,林邑川帮着母亲收拾碗筷,林父则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翻看《凡级炼器基础》—— 灯笼的光洒在书页上,灵墨写的字泛着淡淡的黑光,就算光线暗,也看得很清楚。
林母收拾完,也搬了个石凳坐在旁边,翻开《一阶灵植图鉴》,时不时指着书上的灵草问林邑川:“小川,你看这‘蛇涎草’,是不是咱白天在灵植铺看到的那种?还有这‘九叶兰’,花瓣上的斑点真好看。”
林邑川坐在中间,一边回答母亲的问题,一边看着父亲认真看书的样子,心里满是安稳。
虽然血元魔宗的阴影还在,未来还有很多未知的危险,但此刻,小院里的灯笼光、书页的沙沙声、父母的笑语声,却构成了最踏实的烟火气。
“爹娘,以后咱们就在坊市好好住着,我去修炼或者淘宝贝时,你们就在院子里种种灵草、看看书,要是想逛了,就去杂项铺、灵食铺转转,别走远就行。”
林母点头,伸手摸了摸院子里的灵竹,嘴角带着笑意:“能在这么好的地方住着,还能学种灵草,娘已经很开心了。”
灯笼的光透过灵竹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三人身上,温暖而平静。
坊市的夜晚很安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修士谈笑声,还有灵烛燃烧的细微声响。
林邑川知道,这安稳的日子或许只是暂时的,但只要能和父母在一起,能为他们遮风挡雨,就算未来有再多危险,他也有勇气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