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闭关的石屋寂静无声,仿佛无人存在。
与此同时,宗门的另一角,唐小糖的工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与萧逸带回的沉重与希望不同,这里洋溢着一种创造性的活力。
“这里!这里榫卯结构还不够契合,受力大了容易崩开!”
“灵纹回路最后这一笔能量输出不稳,需要更平滑的过渡!”
“轻点!那块韧金丝是要做核心传导的,别刮花了!”
唐小糖的声音不再是之前的怯懦与恍惚,而是带着一种专注甚至略显急躁的命令口吻。她脸上沾着机油和木屑,眼睛却亮得惊人,在堆满零件、工具、半成品机关的工作台间穿梭,指挥着几名被她抓来帮忙、同样灰头土脸的弟子。
萧逸他们带回来的黑铁木和韧金丝,对她而言无疑是久旱甘霖。尤其是韧金丝,其优异的灵力传导性和韧性,正是她构想中几种关键机关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
地窖的经历和那枚深藏的魔丹,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她不敢有丝毫松懈,只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能带来安全感的创造中。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新项目的研制。
“师姐,‘巡山犬’的腿部传动机构改好了,您看看!”一名弟子捧着一个由黑铁木精心雕琢、内部嵌合了细小金属齿轮和韧金丝传导线路的复杂构件跑了过来。
唐小糖接过来,手指灵巧地在其上点按几下,注入一丝微弱的灵力。只见那构件内部的齿轮立刻开始无声而精准地转动,韧金丝线路亮起微光,整个构件模拟出灵活的步伐动作。
“嗯!这次不错!关节灵活度够了,灵力损耗也降低了三成!”唐小糖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就按这个标准,再做三套出来!”
“是!师姐!”那弟子备受鼓舞,兴冲冲地跑回自己的位置。
另一个工作台上,几个弟子正在合作组装一个更大的家伙——那是在原有固定弩炮基础上改进的“移动式连弩机”。底座安装了带有简易减震结构的车轮,弩臂采用弹性极佳的黑铁木为主干,缠绕了经过韧金丝强化的兽筋,弩槽更是全部用黑铁木打造,并刻画了加速和稳定箭矢的灵纹。虽然依旧笨重,需要两人操作,但其机动性和火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唐小糖走过去,仔细检查着每一个接口和灵纹线路。
“这里,韧金丝与黑铁木的嵌合度还要再提高一分,能量传输会有损耗。”
“还有这里,瞄准基座的旋转机构太涩了,上点‘滑油’,要最细腻的那种!”
她一边检查,一边飞快地指出问题,思路清晰,要求严苛。周围的弟子们虽然忙碌辛苦,却无人抱怨,反而个个眼睛发亮。看着一件件巧妙的机关从自己手中诞生,这种成就感无以伦比。
在唐小糖这种近乎苛刻的钻研和带动下,青岩宗的机关术水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这些机关造物或许还不足以应对顶尖强者,但对于巩固防御、提升普通弟子战力、执行警戒巡逻任务而言,已是巨大的助力。
夕阳西下,工坊内点起了灯。唐小糖终于暂时叫停了工作。
“今天先到这里,大家辛苦了。把这些半成品看管好,明日继续。”
弟子们散去后,工坊内只剩下唐小糖一人。她疲惫地揉了揉额角,走到角落的水盆边,想洗把脸清醒一下。
然而,就在她俯身掬水的瞬间,怀中那枚被她用特殊手法隐藏、几乎快要遗忘的魔丹,突然毫无征兆地轻微震动了一下,一丝极其隐晦的阴冷气息逸散而出!
“!”唐小糖身体猛地一僵,掬起的水从指缝漏光。
那冰冷的感觉瞬间将她拉回那个恐怖的地窖夜晚,魔音的低语、扭曲的画面、沉重的负罪感如同潮水般再次涌上心头。
她下意识地按住胸口,脸色微微发白,呼吸变得急促。
为什么…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
她猛地看向石屋的方向——萧逸还在闭关。她又想到外出巡逻、尚未归来的队伍。
一种莫名的、被窥视的感觉油然而生。
就在这时,工坊的门被轻轻敲响。
“小糖?还在忙吗?”是林诗瑶的声音,带着一丝关切,“我看弟子们都回去了,你这边灯还亮着。给你带了点吃的。”
唐小糖如同受惊的兔子,猛地后退一步,差点打翻旁边的工具架。她慌忙运转灵力,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悸,深吸几口气,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正常:“…啊,诗瑶姐,我…我就来!”
她手忙脚乱地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头发,擦掉脸上的水渍,这才走过去打开门。
林诗瑶端着简单的饭食站在门外,看到她略显仓促和苍白的脸色,关心道:“是不是太累了?别熬太晚,身体要紧。”
“没…没事,就是刚才在研究一个灵路节点,有点投入。”唐小糖接过食物,低下头不敢看林诗瑶的眼睛,“谢谢诗瑶姐。”
林诗瑶看着她,总觉得她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但只当是研究太过废寝忘食,便柔声叮嘱了几句注意休息,这才转身离开。
看着林诗瑶远去的背影,唐小糖靠在门框上,后背惊出一身冷汗。
魔丹的异动…是巧合?还是…警告?
她下意识地摸向怀中,那冰冷的触感让她手指一颤。
地窖中那沙哑的声音再次回响在耳边:“……想知道下一个会因‘意外’或‘无能’而死去的是谁吗?”
不…不能慌…她用力甩了甩头,试图将那些可怕的想法驱逐出去。
她转身走回工坊,看着那些初具雏形的机关兽和弩炮,眼中闪过一丝挣扎,最终化为更深的执拗。
“必须…必须更快变得有用才行…只有更有用…才能…”她喃喃自语,像是在说服自己,重新走回工作台前,再次拿起了刻刀和灵纹笔,仿佛只有沉浸在创造中,才能暂时逃离那无孔不入的恐惧与猜疑。
夜色渐深,工坊的灯光再次亮起,比之前更加孤寂,也更加偏执。
而与此同时,萧逸的石屋内。
他依旧保持着盘膝的姿势,周身有微弱的灵力波动如同潮汐般起伏。胸前的残刃不再冰冷刺骨,反而散发出一种温润的气息,丝丝缕缕地融入他的体内,持续不断地温养、冲击着那顽固的旧伤。
每一次冲击带来的刺痛依旧,但萧逸眉头都未曾皱一下。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伤处那冻结般的沉滞感,正在一丝一毫地消融!虽然缓慢,但趋势明确!
更重要的是,那些战斗技巧的碎片愈发清晰,他甚至开始能在识海中模拟、推演,与自身所学相互印证,许多以往修炼中的疑难豁然开朗。
他的修为境界依旧停留在灵融境初期,但他对力量的掌控、对战斗的理解,正在发生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古刃微芒,虽残犹锋,正悄然淬炼着新一代的持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