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鲁:明代“高效办事能臣”!重赏收牛践军令,用“立信+巧策”破限期难题
陶鲁,字自立,是郁林人。二十岁时,因父亲陶成的功绩,被录用补任广东新会县县丞。当时都御史韩雍下令,要求三天内筹集一百头犒劳军队的牛,命令一出不容更改,官员们都不敢应声承接。
陶鲁越出众官行列,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省级三司官员和同僚们纷纷指责他狂妄鲁莽,陶鲁只说:“我不会连累大家。”随后他在城门张贴告示:“献上一头牛,立即赏赐五十两银子。”有人牵来一头牛,他马上兑现五十两银子。
第二天,百姓们争相牵牛前来,陶鲁从中挑选出一百头健壮的牛,按平价付给主人钱款,并说明:“这是韩公的命令。”最终如期将一百头牛献给韩雍,韩雍对他大加赞赏,下文书将他纳入自己麾下,负责军政事务。后来攻破藤峡叛乱,陶鲁立下汗马功劳,一路升迁到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冯梦龙点评:陶鲁的做法,既用了商鞅“徙木立信”树立威信的策略,又兼具赵拚“加价收粮再平价分配”的智慧,堪称高效办事的典范。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限期难题,关键在“立信促响应+巧控成本,以‘重赏+平价’高效落地”
陶鲁能如期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核心逻辑是“用‘重赏立信’激活群众参与,再用‘平价收尾’控制成本,兼顾效率与合规”,可拆解为两层:
1.看透执行难点:限期筹牛的核心是“快速调动群众积极性”,而非“单纯找牛”
他明白,三天内凑齐百头牛,单靠官府强制征集根本来不及,必须调动百姓主动参与。而百姓最看重“信任”和“利益”,只有先兑现重赏建立信用,才能快速吸引大家主动献牛,解决“响应慢”的痛点。
2.以“两步策略”落地:先重赏立信,再平价收尾,兼顾效率与成本
第一步用“一牛五十金”的重赏,快速打破百姓疑虑,激发献牛热情,短时间内汇集大量牛源;第二步从众多牛中筛选达标者,按平价结算,既完成“韩公命”的要求,又避免过高成本支出,同时向百姓明确“最终按官方标准执行”,做到合规且高效。
二、核心启示:遇“限期任务\/动员难题”,别硬推,用“立信+巧策”高效落地
陶鲁的办事智慧,对任务执行、群众动员、应急筹备等场景极具借鉴意义:
- 应对“限期紧急任务”:用“即时激励”立信,快速激活参与度
若面对“时间紧、需多方配合”的任务(如职场紧急项目、社区应急筹备),别只靠行政命令硬推。可像陶鲁那样,用“即时兑现的激励”建立信任——比如紧急项目中,承诺“完成关键模块立即发专项奖金”,快速调动团队积极性;社区筹备物资,承诺“按市场价+额外补贴即时结算”,吸引居民主动参与。
- 解决“动员低效困境”:先“小恩立信”,再“规范推进”
动员他人时,若初期没人响应,别急于扩大范围。可先拿出“小额重赏”兑现给第一批参与者,用实际行动打破“不信守承诺”的顾虑——比如推广新政策,先找试点家庭兑现福利,形成口碑后再全面推进;招募志愿者,先给首批参与者发放专属奖励,吸引更多人加入,用“立信”降低动员难度。
- 执行任务“控成本”:用“灵活策略”平衡效率与开支
完成任务不能只追求速度,还要兼顾成本合规。陶鲁先重赏吸引资源,再平价筛选结算,既保证效率又控制成本。日常中也是如此:比如公司紧急采购物资,先承诺“高价紧急调配”吸引供应商,再从中挑选性价比高的合作;组织活动招募人员,先以“高福利”吸引报名,再按标准筛选录用,平衡效率与成本。
简单说就是:“遇到限期紧、需动员的难题,硬推硬压只会徒劳。关键是用‘即时兑现的激励’建立信任,快速激活参与热情,再用灵活策略规范推进、控制成本,既能高效完成任务,又能兼顾合规与口碑。”
【原文】陶鲁
陶鲁,字自立,郁林人,年二十,以父成无事,录补广东新会县丞。都御史韩公雍下令索犒军牛百头,限三日具。公令出如山,群僚皆不敢应。鲁逾列任之。三司及同官交责其妄。鲁曰:“不以相累。”乃榜城门云:“一牛酬五十金。”有人以一牛至,即与五十金。明日牛争集,鲁选取百头肥健者,平价与之,曰:“此韩公命也。”如期而献。公大称赏,檄鲁隶麾下,任以兵政。其破藤峡,多赖其力,累迁至方伯。
本商鞅徙木立信之术,兼赵清献增价平籴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