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大汉不耐烦地说:“去了你就知道了,别废话。”
林超心里明白,自己恐怕是陷入了某种麻烦当中,但他也不想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跟他们走。
可看着这两个大汉凶神恶煞的样子,反抗似乎也不是个好办法。无奈之下,他只好锁上店门,跟着两人上了车。
车子在城市的街道上疾驰,林超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熟悉又陌生的景色,心里不断猜测着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不多时,车子停在了一座豪华的别墅前。
林超被带到别墅的客厅,只见一个穿着华丽、气势逼人的中年男人坐在沙发上。
中年男人看到林超,脸上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说道:“林老板,咱们又见面了。”
林超仔细打量了一下对方,才想起这人就是在庄园里让自己鉴宝的瘦高个背后的老板。
中年男人挥了挥手,示意林超坐下,然后缓缓说道:“林老板,你的鉴宝能力确实让我很佩服。不过,我还有些事想问问你。”
林超心中警惕起来,问道:“您想问什么?”中年男人盯着林超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出那些宝贝的真假的?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
林超心里一紧,他知道自己的透视眼绝对不能暴露。于是,他强装镇定地说:“我干这行这么多年了,靠的都是经验和眼力,哪有什么特殊方法。”
中年男人冷笑一声:“哼,林老板,你可别跟我装傻。我调查过你,你在鉴宝界的崛起太突然了,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林超心里暗暗叫苦,没想到这人居然还调查过自己。但他依然硬着头皮说:“您这话说的,我就是运气好,加上平时肯钻研,所以才能鉴别出宝物的真假。”
中年男人见林超不肯说实话,脸色变得阴沉起来:“林老板,你要是不识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我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
林超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他大声说道:“我没什么可说的,你就算威胁我也没用。我凭本事鉴宝,问心无愧。”
中年男人恼羞成怒,站起身来,一挥手,两个大汉立刻围了上来。
就在林超以为自己要吃亏的时候,别墅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警笛声。
中年男人和两个大汉都愣住了,脸上露出惊慌的神色。原来,林超在离开“鉴古阁”前,悄悄给一位警局的朋友发了消息,告知自己可能遇到危险,让他带人前来救援。
警察很快冲进别墅,将中年男人和两个大汉控制住。林超终于松了一口气,走出别墅的那一刻,他望着外面的夜空,感慨万千。
经过这次风波,林超更加明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自己的特殊能力虽然能带来便利,但也容易招来麻烦。
他决定以后行事要更加谨慎,继续低调地经营自己的“鉴古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诚信,在鉴宝界稳稳地走下去 。
回到店里,林超重新整理好心情,把这次的经历当作一次教训。
他精心打理着店里的每一件藏品,热情地招待每一位顾客。
而“鉴古阁”经过这次事件,名气不但没有受损,反而因为林超机智应对危险的事迹传了出去,吸引了更多顾客。
林超本以为经历那次风波后,一切都能回归平静,自己可以继续安心经营“鉴古阁”,与那些珍贵的文物古玩为伴。
然而,现实却并未如他所愿。
没过多久,林超就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走在街道上,他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在“鉴古阁”里忙碌时,也时不时会看到店外有一些可疑的身影晃来晃去。
起初,他还以为是自己多疑了,毕竟经历了那么惊险的事儿,心理上难免有些敏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异样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林超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被人盯上了。
原来,那个中年男人和他的手下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很快就从警局出来了。他们不但没有对之前的行为有所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中年男人坚信林超鉴宝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秘密一旦被他掌握,那在文物古玩这一行,他必将赚得盆满钵满。
于是,他安排手下对林超进行全方位的监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心想要找出林超鉴宝的独特方法。
有一天,林超像往常一样出门去参加一个古玩交流会。刚走出家门没多远,他就发现身后不远处有一辆黑色的轿车一直尾随着自己。
林超心中一沉,他假装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前走,眼睛却在不经意间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趁着红灯的间隙,林超快速瞥了一眼那辆车,发现里面坐着两个戴着墨镜的男人,正是之前在别墅里见过的中年男人的手下。
林超知道自己被缠上了,心里又气又急。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毕竟在这种情况下,冲动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他心想,既然他们要监视,那就让他们监视好了,自己只要小心谨慎,绝不能让他们发现自己透视眼的秘密。
古玩交流会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林超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表面上专注地欣赏着那些琳琅满目的古玩,实际上却时刻留意着周围有没有可疑的迹象。
果然,他发现那两个手下也混进了交流会,装作若无其事地在附近徘徊,眼睛时不时往他这边瞟。
林超心中暗笑,这群人还真是执着。他故意在一些明显的赝品前停留许久,仔细地把玩着,还和摊主讨价还价,表现出一副被假货迷惑的样子。
那两个手下看到这一幕,以为有机可乘,更加紧紧地盯着林超的一举一动。
过了一会儿,林超走到一个摊位前,这个摊位上摆放着一尊造型奇特的青花瓷瓶。
林超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件真品,但他没有立刻表现出兴奋,而是不动声色地和摊主交谈着。他启用透视眼,更加仔细地观察着瓷瓶内部的结构和材质,想进一步确定它的年代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