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书房探秘,军务地图的线索
那两声咳嗽,像是两颗冰冷的石子,精准地投进了上官瑜那颗因狂喜而沸腾的心湖,瞬间激起一片冰凉的惊涛。
他脸上的血色褪得干干净净,整个人僵在原地,伸出去准备推门的手,就那么尴尬地悬在半空中,收也不是,推也不是。那副模样,活像一只被猎人当场拿住的偷鸡黄鼠狼。
“爹……?”他从喉咙里挤出两个字,声音又轻又颤,充满了大祸临头的恐慌,“您……您怎么会在?”
柳惊鸿的心也跟着沉了一下,但只是一瞬。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此刻的慌乱,哪怕只有一分,都会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她的目光飞快地扫过上官瑜惨白的脸,又落在那扇紧闭的紫檀木门上。
门内没有回应。
那片沉默,比任何雷霆震怒都更具压迫感。庭院里的风似乎都停了,连竹叶的沙沙声也消失不见,只剩下上官瑜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
就在上官瑜快要支撑不住,准备跪地请罪的时候,柳惊鸿动了。
她向前迈了半步,站到了上官瑜身侧,这个微小的动作,却像一根无形的支柱,稳住了他摇摇欲坠的心神。她没有去看他,只是对着那扇门,微微屈膝,声音清朗而平稳,不带一丝惊惶。
“晚辈柳氏,冒昧来访,惊扰了尚书大人,还望大人恕罪。”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门板。
门内依旧寂静。
过了足足有十息的功夫,那扇厚重的紫檀木门,才“吱呀”一声,从内向外缓缓打开。
一个身形清瘦,却如山岳般沉稳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来人年过五旬,身着一件寻常的藏青色长袍,鬓角已染上风霜,脸上布满了岁月雕刻的深刻纹路。他没有蓄须,下颌的线条因此显得格外刚硬。最让人无法忽视的,是他那双眼睛。那不是一双属于文臣的眼睛,浑浊而内敛,而是像鹰隼一般,锐利,冷静,带着审视一切的穿透力。仿佛只一眼,就能将人从里到外看得通通透透。
他就是南国的兵部尚书,上官宏。
上官宏的目光没有在自己儿子身上停留片刻,而是径直落在了柳惊鸿的脸上。那目光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带着冰冷的锋芒,在她身上寸寸刮过。
“七王妃。”他开口,声音沙哑低沉,像是两块石头在摩擦,没有半分温度。
“尚书大人。”柳惊鸿不卑不亢地回视,脸上挂着得体的、无可挑剔的微笑。
上官瑜此刻才回过神来,双腿一软,差点跪下:“爹!儿子……儿子不知您今日休沐,带……带王妃前来,是想……”
“闭嘴。”上官宏冷冷地打断他,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柳惊鸿,“王妃驾临寒舍,不知有何贵干?”
这已是逐客之言。
柳惊鸿仿佛没有听出他话中的冷意,脸上的笑容不变,侧身让绿萼将怀中用锦布包裹的书册呈上。
“晚辈今日在琉璃厂偶得一本前朝孤本,与上官公子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公子说,尚书大人府上藏书万卷,其中不乏可与此书相互印证的舆图残卷。晚辈一时好奇,这才随公子前来,叨扰了大人清净,实是晚辈的不是。”
她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解释了来意,又将责任不着痕迹地揽到了自己“好奇”的头上,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不通世故、只知风雅的闺阁女子。
上官宏的视线,终于从她脸上移开,落在了那本《北境堪舆异闻录》上。
当他的目光触及封皮上那几个古拙的字体时,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第一次出现了一丝细微的波动。
上官瑜见状,连忙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急切地上前一步:“爹,您看!这本书,这本书简直是神物!里面记载了前朝北境十八陉的隘口走势,还有……还有烽燧的布局,儿子从未在任何典籍上见过如此详尽的记述!”
上官宏没有理会儿子的激动,只是伸出了一只手。他的手掌宽大,指节粗壮,布满了老茧,这是一只常年握刀持缰的手。
柳惊鸿示意绿萼将书递了过去。
上官宏接过书,没有立刻翻开,只是用指腹在那泛黄的封皮上轻轻摩挲。片刻后,他转过身,只留给他们一个沉默的背影。
“进来吧。”
两个字,让上官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整个人都虚脱了。
柳惊鸿跟在他身后,走进了这座名为“听风阁”的禁地。
阁楼内的景象,让她心头一凛。
这里完全不像一个文臣的书房。迎面而来的,除了浓郁的纸墨香气,还有一股极淡,却无法忽视的,混杂着皮革与桐油的气息。两排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上面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卷宗。但在书架的尽头,墙壁上却挂着一张完整的牛皮地图,图上用朱砂和墨线勾勒出纵横交错的线条。另一侧的角落里,立着一个擦得锃亮的兵器架,上面挂着长弓、箭囊和一柄朴实无华的环首刀。
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一种军营般的严整与肃杀。
上官宏走到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坐下,将那本《北境堪舆异闻录》放在案上,缓缓翻开。他看得极为仔细,一页,又一页,整个书房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上官瑜不敢打扰,只能拉着柳惊鸿,走到一旁的书架前,压低声音,兴奋地指着架上的书卷:“王妃您看,这里便是家父收藏的舆图,这几卷是关于西境的,这几卷是东海的……”
柳惊鸿表面上认真地听着,目光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移动,心思却早已不在这里。
她的感官被开到了最大,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了整个书房。
她在记录这里的每一个细节。兵器架的位置,窗户的朝向,书案上卷宗的摆放,甚至是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沉香,都可能是上官宏用来判断是否有人潜入的标记。
她的视线不着痕迹地扫过整个房间,最后,落在了书案后方,那面最大的书架上。
书架上摆满了画轴和卷宗,琳琅满目,看似杂乱,却又有一种内在的秩序。柳惊鸿的目光从一排青瓷轴头的画卷上滑过,忽然,她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在那一排画卷的后方,透过画轴之间不到半指宽的缝隙,她看到了一抹不一样的颜色。
那不是宣纸的米白,也不是绢布的牙黄,而是一种更厚重、更深沉的颜色,像是浸透了油脂的羊皮。在那片暗黄色的背景上,她惊鸿一瞥间,似乎看到了一条极细的,用朱砂描绘的红色曲线。
她的心,猛地向下一沉。
那绝不是什么山水画。画卷的材质、颜色,以及那条代表着行军路线或是边防线的朱砂红,都指向了一个可能——军务地图。
一张被刻意隐藏在无数普通画卷之后的,真正的、核心的军务地图。
北国密信中提到的盘蛇谷,那个所谓的“陷阱”,它的真正图纸,很可能就在那里。
柳惊鸿的不动声色,呼吸的频率都没有丝毫改变。她依旧侧耳听着上官瑜的介绍,甚至还伸出手,从书架上取下一卷关于南国风物的杂记,状似好奇地打开。
“这本《南朝异物志》倒是有趣,不知可否借阅?”她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欣喜。
上官瑜自然是满口答应:“王妃喜欢,尽管拿去便是!”
柳惊鸿拿着书卷,转身向上官宏的书案走去,准备行礼告辞。这是最合乎礼仪的举动,也是她唯一能靠近那面书架的机会。
一步,两步……
她走得很慢,目光看似落在手中的书卷上,眼角的余光却死死锁定着那道缝隙。
就在她距离书案还有五步之遥时,一直低头看书的上官宏,毫无征兆地抬起了头。
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没有看她,也没有看她手中的书,而是越过她的肩膀,精准地落在了她身后的那面书架上。
他静静地看了片刻,忽然开口,声音平淡无波,却让柳惊鸿的血液几乎在瞬间凝固。
“瑜儿,”他说,“去,把为父新得的那幅《秋山行旅图》取下来,请王妃品鉴品鉴。”
柳惊鸿的脑中“嗡”的一声。
《秋山行旅图》,正是她刚刚目光停留过的那几卷青瓷轴头的画卷之一。
而那张被隐藏的军务地图,就在它的正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