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宁静号”内部的氛围,因“共鸣棱镜”的发现而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之前的沉重压抑中,注入了一股目标明确、近乎破釜沉舟的锐气。所有工作都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精度,围绕着如何稳定并利用这个诞生于灵魂险境的奇异造物而展开。
云逸成为了维系星澜灵魂平衡的绝对核心。他不再仅仅被动地滋养和防御,而是开始进行极其精细的“微观手术”。他的太初之力化作亿万比发丝更纤细的能量触须,小心翼翼地探入那片由秩序冰晶和混沌星云共存的区域,如同最顶级的微雕师,开始对那不断变幻的“共鸣棱镜”进行干预。
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棱镜的结构。秩序异力的构筑本能过于强大,导致棱镜有向纯粹冰晶形态坍缩的趋势;而太初之力的演化特性又使其难以维持稳定形态。云逸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精妙的平衡点。他引导着太初之力,不再试图驱散秩序,而是在棱镜的关键节点上,构筑起一个个微小的、动态的“太极图”——并非实体,而是能量流转的意象,让生灭与秩序在其中达成瞬息的和谐。同时,他也在压制秩序异力那贪婪的解析欲,将其引导向对棱镜自身复杂性和稳定性的追求上。
这是一个对力量控制要求达到巅峰的工程。云逸的精神高度集中,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周身的气息与星澜的灵魂波动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稍有差池,不仅前功尽弃,更可能对星澜的灵魂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墨芷和阿土则全力负责外部支持与理论构建。墨芷根据云逸反馈回的棱镜实时结构数据,不断优化着她的“石之心”规则模型,并开始设计能够与棱镜产生最佳共振的“秩序信息包”。这些信息包不再是简单的概念灌输,而是被设计成一种结构化的“规则提案”。
“我们不能只告诉它们‘动态平衡好’,那太抽象了。”墨芷向阿土解释着她的设计思路,“我们要向它们展示一个‘更优的秩序模型’。比如,一个在更大时间尺度上、通过周期性微调来维持整体稳定的系统,其结构强度和能量效率,是否优于它们现在这种僵硬的、排斥一切变化的绝对稳定?我们要用它们能理解的‘数学语言’和‘结构美学’,来证明‘有限弹性’的价值。”
阿土的工作则是将墨芷设计的“规则提案”,编译成棱镜能够识别和处理的特殊编码。他利用破译“灵魂密文”获得的知识,将这些提案转化为一系列复杂的能量矩阵和逻辑算子序列。同时,他也在紧急改造那个特制的“信息注入单元”。新的设计不再是简单的储存和释放装置,而是变成了一个小型的、可控制的“棱镜共鸣放大器”。
“我们需要这个单元,在潜入目标区域后,能接收从星澜这里发出的、经过棱镜调制的共鸣信号,并将其精准放大,注入到谐波节点中。”阿土展示着新的设计图,那菱形晶体内部的结构变得更加繁复,核心处预留了一个与星澜灵魂棱镜频率相匹配的接收腔。“这就像建立一个中继站,确保信号的纯净度和强度。”
云飞扬的任务同样至关重要。他需要确保这个“中继站”能安全、隐蔽地送达指定位置。他进一步收敛自身的剑意,使其更加内敛,更加贴近秩序的“质感”。他在训练室内反复演练,模拟着如何用这丝模拟秩序波动的剑意,包裹住“共鸣放大器”,在“石之心”规则屏障最薄弱的瞬间,如同水滴渗透海绵般,将其送入预定潜伏点。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协同工作中飞逝。数日之后,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效。
在云逸不惜耗费本源的精细调控下,星澜灵魂深处的“共鸣棱镜”逐渐稳定了下来。它不再剧烈变幻形态,而是固定成了一个约拇指大小、通体透明、内部仿佛有灰色星云缓慢旋转的八面体结晶。它依旧同时散发着秩序与太初的气息,但两者达成了一种危险的、却切实存在的平衡。这个结晶,就像一枚镶嵌在星澜灵魂中的、独一无二的钥匙胚。
与此同时,墨芷完成了第一组“规则提案”的编码,阿土也成功制造出了三个“共鸣放大器”的原型机。云飞扬进行了数次模拟投送演练,成功率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百分之八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们需要测试这枚“钥匙”是否真的有效。
“不能直接在‘石之心’身上做实验,风险太大。”云逸做出了谨慎的决定,“我们需要一个试验场。”
阿土立刻提出了方案:“我们可以利用之前在宇宙荒漠中捕获的一些‘石之心’规则网络逸散出来的、无意识的‘规则碎片’。这些碎片还保留着其秩序特性,但没有完整的意识,是完美的测试目标。”
一艘小型探测艇被释放出去,携带着一个“共鸣放大器”原型机和一组编码好的“规则提案”,飞向了数百公里外一片漂浮着的、散发着微弱灰光的规则碎片。
“永恒宁静号”舰桥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云逸将一道微弱的心神连接在星澜灵魂中的“棱镜钥匙”上,墨芷启动了信息编码传输,阿土监控着探测艇和规则碎片的数据反馈,云飞扬则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开始!”云逸低喝一声。
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丝能量,触动了那枚透明的八面体结晶。
嗡——
一道无形无质、却蕴含着复杂规则信息的特殊共鸣波动,以超越常规物理定律的方式,瞬间跨越了空间,通过那小型探测艇上的“共鸣放大器”中继、放大,精准地注入了那片规则碎片!
刹那间,那片原本缓慢自旋、散发着恒定灰光的规则碎片,猛地停滞了!其表面的光芒开始剧烈地明灭闪烁,内部结构仿佛在进行着高速的重新计算和重组!数据显示,其规则稳定度出现了明显的、超出自然波动范围的起伏!
几秒钟后,闪烁停止。那片规则碎片恢复了平静,但其散发出的灰光,似乎比之前……柔和了那么一丝丝?并且,其自旋的轴心,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周期性的摆动——那正是墨芷在“规则提案”中编码进去的、“有限弹性”概念的体现!
“成功了!信号有效投送!目标产生了预期范围内的规则扰动和微弱倾向改变!”阿土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激动地几乎要跳起来。
墨芷也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多日未见的笑容:“共鸣棱镜完美地完成了信息转换和投送!我们找到方法了!”
云飞扬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眼中闪过一丝锐芒。
云逸缓缓收回心神,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眼神明亮。他看向医疗舱中依旧沉睡的星澜,目光复杂。这枚以她灵魂为熔炉锻造出的“钥匙”,终于展现出了它开启和平之门的潜力。
然而,他也清晰地感受到,在刚才的测试中,那枚“棱镜钥匙”也消耗了不少能量,其内部的平衡似乎又变得脆弱了一丝。每一次使用,都是在刀尖上行走。
“试验成功,证明了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云逸的声音回荡在舰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接下来,制定最终行动计划。目标——‘萌芽星域’,我们要用这枚‘钥匙’,去叩响‘石之心’那紧闭的大门。”
最终的行动,即将展开。希望与风险,都系于那枚在灵魂深处闪烁的、脆弱的结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