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画展那短暂却投机的交流,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江浸月心中漾开圈圈涟漪。顾辰风对艺术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以及他温润谦和、毫无架子的气质,都给她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能与自己欣赏的导演有那样的思想碰撞,让她在殷夜沉带来的高压生活中,感受到一丝难得的、纯粹属于艺术的美好。
几日后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江浸月因为需要为项目寻找一些特殊的视觉参考素材,前往一个位于老城区的、颇有名气的独立艺术书店。
书店隐匿在一排梧桐树后,门面不大,却别有洞天。内部空间曲折,书香混合着老旧木地板和咖啡的香气,安静而舒适。江浸月沉浸在一排排高大的书架间,暂时忘却了烦恼。
就在她踮起脚尖,试图拿取书架顶层一本厚重的欧洲古典画册时,一只修长的手先她一步,轻松地将书取了下来。
“是这本吗?”一个温和的、带着些许熟悉感的男声在她身旁响起。
江浸月讶然转头,撞入一双含笑的、清澈的眼眸中。竟是顾辰风。
他今天穿着简单的白色棉麻衬衫和卡其裤,比起画展那日的正式,更添了几分随性与亲和力。他手中拿着那本她想要的画册,笑容温和地看着她。
“顾导?”江浸月有些惊喜,又有些不好意思,“好巧,您也来这里找书?”
“偶尔会来淘淘老书,这里总能发现一些惊喜。”顾辰风将画册递给她,目光扫过她怀里抱着的几本关于先锋影像和色彩理论的书籍,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江小姐的阅读品味很特别。”
“只是工作需要,随便看看。”江浸月谦虚道,接过画册时指尖不经意轻触到他的,她微微一愣,下意识地收回手。
顾辰风似乎并未在意这个小插曲,反而很自然地与她并肩走在书架间,闲聊起来。他没有谈论任何商业或投资的话题,而是就她手中那几本书的内容,探讨起几个颇为前沿的视觉表达概念和艺术流派的发展。
他的见解依旧犀利而深刻,但却没有丝毫说教感,更像是一种平等的、朋友间的交流分享。他耐心倾听她的看法,即使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他也会认真地思考,然后给出中肯的建议或提出更有趣的角度。
阳光透过书店的玻璃窗,洒落在他们身上,空气中飘浮着细微的尘埃,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江浸月感到一种久违的放松和愉悦。在这里,没有步步紧逼的压迫感,没有需要时刻警惕的审视目光,只有对艺术纯粹的热爱和思想碰撞产生的火花。
他们仿佛有聊不完的话题,从一部晦涩的独立电影聊到某种即将兴起的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顾辰风的博学和谦和,让江浸月钦佩不已,而她在动画领域的独特视角和灵性,也让顾辰风眼中屡屡露出惊喜的光芒。
最后,他们在书店附设的小咖啡厅坐了一会儿。顾辰风为她点了一杯她喜欢的拿铁,自己则要了一杯清茶。
“上次在画展时间仓促,没能和江小姐多聊几句,实在遗憾。”顾辰风端着茶杯,语气真诚,“今天能再次遇到,真的很高兴。你的很多想法,都让我很有启发,甚至……让我想到了我正在筹备的一个新项目。”
他顿了顿,看着江浸月因为专注而显得格外明亮的眼睛,微笑道:“那是一个关于‘梦境与记忆’的动画电影项目,试图用视觉语言去解构一些非常抽象的情感体验。我觉得……它的内核,或许和江小姐你在《星耀》里尝试探索的某些东西,有奇妙的共鸣之处。”
他没有直接提出邀请,但话语中的欣赏和暗示已经足够明显。他看着她的眼神充满了发现知己的欣喜和一种艺术家找到理想合作伙伴的期待。
这一刻,阳光温暖,咖啡香醇,与欣赏的人探讨着共同热爱的事业,江浸月心中充满了暖意和一种被认可的喜悦。她仿佛看到了另一条可能的道路,一条通往更广阔创作天空的道路。
“听起来是个非常棒的项目。”江浸月由衷地说,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和你更深入地探讨。”顾辰风的笑容愈发温和,他拿出手机,“方便留个联系方式吗?或许……以后关于艺术方面的问题,可以向你请教。”
这次相遇,温馨而自然,充满了知音相遇的愉悦和艺术火花的碰撞。殊不知,这份久违的温暖与自由,与她即将面临的狂风暴雨相比,是多么的短暂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