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爬过工作室的窗台,就被一股浓得化不开的紧张氛围裹住了。长桌上的“老巷风物”样品还摆得整整齐齐,双金叠印的封面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可没人有心思欣赏——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黏在周浩面前的电脑屏幕上,连呼吸都放得轻轻的,生怕惊扰了那串迟迟不动的销售数据。
林薇站在最前面,指尖无意识地攥着衣角,浅杏色连衣裙的袖口被她捏得发皱。她的手心全是汗,连带着鬓角的碎发都沾在皮肤上,眼底的红血丝还没褪去,却努力瞪着屏幕,像只紧盯猎物的小兽。昨晚只眯了三个小时,脑子里全是“定价太高”“宣传不够”“抄袭方抢单”的念头,此刻看着预售页面上“已售37单”的数字,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着,闷得发慌。
“已经半小时了,怎么才这么点?”周浩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和难掩的担忧。他的手指悬在鼠标上,每隔三秒就点一次“刷新”,鼠标垫都快被磨出痕迹了,“抄袭方那边还在打低价牌,99块包邮,咱们129块,会不会真的定价太高了?”
顾妍瘫在椅子上,手里的手机屏幕亮着,正刷新着社交媒体页面,嘴角撇得能挂个油瓶:“我刷了半天,除了几个老粉转发,连个小网红都没动静。”她猛地坐起来,头发乱糟糟的丸子头晃了晃,“要不咱们也搞个限时优惠?降个十块八块的,先把销量冲上去再说?”
李萌抱着个刚刻好的“幸运”铜铃,手指捏得铃身发亮,“叮铃”声都透着股焦虑:“是不是老巷的宣传没到位啊?我刚给苏掌柜发微信,他说好多老街坊不会网上下单,正等着子女下班帮忙呢。”她越说越没底,眼睛红红的,“早知道我昨晚多刻点铜铃,说不定多送点赠品就能多卖点……”
工作室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似的,只有鼠标点击声、铜铃轻响,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槐树叶“沙沙”声,衬得那串销售数字格外刺眼。林薇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不能慌,她是团队的主心骨,要是连她都乱了阵脚,大家就更没底了。
她走到桌前,拿起一本样品笔记本,指尖轻轻抚摸着窗棂的浮雕纹路,触感凹凸有致,真金箔的光泽温润不刺眼:“不降价。”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的材质、工艺、藏在里面的故事,都值这个价。那些愿意为老巷记忆买单的人,不会只看价格。”
她转头看向众人,眼里闪着光:“我们熬了那么多夜,打磨每一个细节,老店主们掏心掏肺帮我们宣传,不是为了用低价讨好市场。再等等,给大家一点时间,也给老巷的故事一点时间。”
江屿站在她身边,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过来,暖得人心安。他拿起另一本样品,翻开硫酸纸插页,对着阳光晃了晃:“你看,这星轨图在光下多清晰,老巷的方位一点都不差;还有这铜铃,每个都是李萌亲手刻的,带着温度。”他看向众人,语气沉稳,“好产品不会被埋没,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或许是林薇的坚定,或许是江屿的安抚,工作室里的焦虑感渐渐淡了些。大家不再围着电脑叹气,顾妍开始编辑新的推文,补充了更多老巷店主的采访视频;李萌拿出手机,教几个老街坊的子女怎么网上下单;周浩则盯着后台,仔细记录每一笔订单的来源地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指针慢慢滑向上午十点。就在大家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周浩突然“咦”了一声,手指飞快地点击鼠标:“等等!订单动了!”
屏幕上的数字突然跳动起来:“已售108单”“156单”“203单”……像被按下了快进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顾妍瞬间从椅子上弹起来,凑到电脑前,眼睛瞪得像铜铃:“真的动了!是本地地址!好多备注里写着‘苏掌柜推荐’‘陈叔理发店看到的’!”
林薇的心跳瞬间加速,眼眶有点发热——老巷的援军,真的到了!她想起苏掌柜在中药铺前给老街坊讲解的样子,想起陈叔一边剪发一边推销的模样,想起许老师在书店里摆着老巷志的场景,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支持,此刻都化作了订单,沉甸甸的,暖乎乎的。
“涨得好快!破500了!”李萌激动地蹦起来,手里的铜铃“叮铃哐当”掉在地上,她也顾不上捡,只顾着盯着屏幕数数字,“好多人还留言说‘支持本土文创’‘为老巷记忆买单’!”
中午十二点,销量突然迎来爆发式增长。屏幕上的数字像坐了火箭似的,“800单”“1200单”“1800单”……顾妍激动得大喊大叫,使劲拍着桌子,吓得桌角的样品盒都晃了晃:“破千了!破千了!林薇你快看!已经1500单了!”
周浩的手都在发抖,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推,声音带着哭腔:“后台留言爆了!好多人说看了博主的开箱视频来的!”
李萌赶紧分享链接,屏幕上弹出一个穿着汉服的博主,手里拿着“老巷风物”笔记本,正对着镜头惊叹:“家人们!这个质感真的绝了!布面封面摸起来软乎乎的,双金叠印的窗棂纹路太精致了,光下看还有渐变效果!”她翻开硫酸纸插页,对着阳光晃了晃,“你们看这个星轨图,透过光就能看到老巷的路线,像寻宝图一样!还有这个铜铃挂件,纯手工刻的,声音清脆,上面还有专属编号,太有仪式感了!”
视频里,博主还特意对比了材质:“我摸过不少文创笔记本,这个进口细棉的质感真的不一样,不是那种廉价的布料,烫金也很厚实,不像有些牌子一刮就掉。虽然比抄袭款贵30块,但这个质感和独家故事,真的物超所值!”
这条开箱视频已经有了几万赞,评论区里全是“被种草了”“支持原创”“为老巷记忆买单”的留言,还有不少人晒出了老店主推荐的截图,一时间,“老巷风物”的话题在本地社交媒体上刷了屏。
订单还在疯涨,下午三点,销量突破2500单;下午四点,2800单;下午五点整,周浩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喊:“售罄了!首批3000本,全部售罄了!”
“哇——!”工作室里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顾妍激动得跳起来,一把抱住身边的李萌,两人又哭又笑,眼泪混着汗水往下淌;李萌蹦得老高,掉在地上的铜铃都忘了捡,嘴里反复喊着“售罄了!我们赢了!”;周浩推了推眼镜,眼眶红红的,却露出了难得的灿烂笑容,伸手和江屿击了个掌。
林薇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却笑得比谁都开心。江屿走到她身边,轻轻把她拥入怀中,手掌温柔地拍着她的后背:“恭喜你,做到了。”
“我们做到了。”林薇靠在他的肩膀上,声音带着哽咽,却充满了喜悦,“是我们所有人,还有老巷的爷爷奶奶们,一起做到了。”
她抬起头,看着身边又哭又笑的伙伴们,看着屏幕上“售罄”的字样,看着桌上那些带着温度的样品,心里满是感慨。从跳蚤市场的小小铜铃,到如今售罄的文创系列;从孤军奋战,到团队并肩,再到老巷人的守护,这条路走得太不容易,却也收获了太多温暖。
顾妍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翻出剩下的葱油饼和奶茶,扔给大家:“庆祝!虽然是凉的,但也是我们的‘胜利餐’!”
李萌咬着葱油饼,眼泪还在掉,却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我要给苏掌柜他们报喜!告诉他们,他们的宣传起作用了!”
周浩打开后台,看着满屏的好评,笑着说:“好多人留言说想要第二批,我们可以赶紧安排加印了!”
林薇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暖烘烘的。她知道,这场胜利,不仅是销量的胜利,更是原创的胜利,是老巷故事的胜利,是所有用心付出的人的胜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个人的笑脸上,洒在那些带着温度的铜铃和笔记本上,温暖而明亮。
她转头看向江屿,两人相视而笑,眼里满是默契和喜悦。这场紧张又漫长的等待,最终化作了最甜蜜的果实,也让他们更加坚信:只要坚守初心,用心付出,就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要不要我帮你补充一段团队给老巷店主们报喜、收到老街坊祝福的互动情节,让胜利的喜悦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