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反应迅捷,在受制的刹那便解体法身,重新凝聚于石窟佛像之上。然而大势至菩萨早有预料,挥袖之间大势奔涌,清脆的碎裂声接连响起,千百尊佛像法身应声而破。
望舒刚凝聚的法身也随之粉碎,只得退回佛窟深处。当她再度现身时,已化作一袭红衣、面容清丽的少女观音模样——这正是魔观音的真身,所有法相尽毁后,她只能以本体应战。
面对大势至菩萨再度催动的天地大势,望舒立即施展出佛魔双修之力。那冲天而起的佛魔光辉令大势至菩萨心生忌惮,但他镇定自若,朗声道:大圣,请上前来。
孙悟空闻声跃至近前。大势至菩萨掐诀施法,拨开望舒周身大势,随即法印变换,四道金光自大势中飞出,直射向孙悟空。
是我们的兵器!孙悟空惊喜交加。
大势至菩萨在佛魔之力反噬前收功断缘,对悟空说道:此人身具佛魔之力,不宜久缠。我已取回诸位兵器,接下来就拜托大圣了。稍作停顿又道:现已确认,她绝非真正的观音尊者,或是占据观音法身,或是佛魔所化。真正的观音尊者,岂会仅有这般修为。
孙悟空接过金箍棒,顺手收起其他三人的兵器,豪迈大笑:菩萨放心,交给俺老孙便是!
重获神兵的孙悟空气势陡增,金箍棒直指望舒:今日让你见识齐天大圣的手段!
望舒见状神色微变,合掌诵念:如是我闻......
话音未落,金箍棒已重重击中面门,将她如流星般击飞,深深嵌入山崖石壁。孙悟空瞬移追击,只见望舒刚从石洞倒飞而出,又被一棒横扫砸落地面。
金箍棒三次碾压,太阴之力支离破碎。接连重击之下,望舒深陷土坑,法力尽散,七窍流血、遍体鳞伤。
正当孙悟空高举金箍棒欲予致命一击时,天际忽然传来一声清喝:悟空,且住手。
这声音令孙悟空猛然收势,与四位菩萨齐齐仰首望天。
天空中祥云缭绕,菩萨手持杨柳玉净瓶,周身佛光笼罩,法相庄严,踏云而至。
观音尊者?
观音菩萨?!
四位菩萨与孙悟空齐声惊呼,面露喜色。
观音菩萨按下云头,落在孙悟空身前,文殊、普贤、大势至、孔雀大明王四位菩萨也随之落地。
观音尊者。四位菩萨合十行礼,问道:尊者先前去了何处?
观音菩萨含笑答道:我从南海前往西牛贺洲途中,偶遇灵台真君,受邀小坐。适才感应到诸位斗法,特来相助。
原来如此。四位菩萨恍然。
孙悟空上前行礼道:菩萨,这妖怪假扮您 ,还掳走了师父与诸位师弟,连惠岸行者也被擒住。正要除妖,菩萨为何阻拦?
观音菩萨解释道:悟空有所不知,她乃我佛魔显化之身。
佛魔显化?孙悟空满脸困惑,四位菩萨也投来询问的目光。
观音菩萨继续道:数百年前佛魔大劫时,我以力预见未来,提前斩出佛魔之身。这些年来一直由灵台真君封印在灵台山中。后来上古月神望舒道友残魂现世,与这佛魔之身相融,便成了这般模样。
普贤菩萨笑道:难怪我等难辨真假,原来是道友的佛魔显化。方才观其元神与肉身不符,还担心道友遭了魔劫。
观音菩萨转向坑中的望舒:道友可还安好?
望舒周身月华流转,正自疗伤,闻言挣扎起身:死不了。
孙悟空追问:既是灵台真君所救,为何要假扮菩萨,阻我西行?
望舒笑道:我乃上古神圣重生,欲试身手,便问灵台真君三界谁最善战。
他如何作答?
自然是孙悟空,难道是我?我便下山在此雕琢法身,专候与你一较高下。
孙悟空摇头道:叔父这般戏谑,日后怕是不好寻婶婶了。
观音菩萨笑道:此事不劳你费心,专心护持唐僧取经才是。
望舒诧异道:灵台真君是你叔父?
孙悟空点头:正是。
奇怪!灵台真君是人族,怎会与你这猴儿有亲?
孙悟空反问:先天无亲缘,难道后天不能认亲么?
“哦!”望舒顿时明白过来,笑着向孙悟空拱手道:“齐天大圣果然名不虚传,法力无边,贫道心悦诚服。先前多有冒犯,还望大圣海涵。”
说罢,他郑重地行了一礼。
孙悟空听罢,怒气顿消,摆手道:“既然道友并无歹意,只是想与俺老孙切磋一番,未伤及师父和师弟,俺老孙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此事就此作罢。”
望舒感激道:“多谢大圣宽宏。”
随即,他挥手撤去佛窟结界,对孙悟空道:“大圣,唐长老、惠岸行者与您三位师弟都在佛窟内,您可前去寻他们。”
“好。”孙悟空点头应道,收起金箍棒,纵身跃入空中。
待孙悟空离去,望舒又向文殊、普贤、大势至、孔雀大明王四位菩萨躬身致歉:“方才多有冒犯,请四位菩萨恕罪。”
四位菩萨含笑回应:“无妨。”
接着,望舒又向观音菩萨拜谢告罪。观音菩萨并未责怪,只是笑问:“道友此间事了,欲往何处?”
望舒略作思索,拱手道:“恳请菩萨告知灵台真君所在,贫道欲前去投奔。”
观音菩萨笑道:“南瞻部洲长安城外,拙仙苑中。”
望舒再次拜谢:“多谢菩萨指点。”
言毕,他后退一步,向五位菩萨拱手道别:“诸位菩萨,贫道告辞了。”
孔雀大明王菩萨笑问:“这般匆忙?不等唐三藏他们出来了吗?”
“不必了。”望舒连连摆手笑道,随即辞别五位菩萨,驾起青云直上云霄,化作一道仙光向南瞻部洲飞去。
望舒离去后,惠岸行者率先从佛窟中飞出,立即上前拜见观音菩萨:“师父。”
观音关切道:“可曾受伤?”
惠岸行者已从孙悟空处得知事情经过,笑着答道:“未曾受伤,那人并未加害于我们。”
观音菩萨点头道:“那你且回南海,好生看守道场。”
“ 遵命,告退。”惠岸行者向观音及四位菩萨行礼后,驾云返回南海珞珈山。
随后,观音菩萨与四位菩萨驾起祥云升空,恰逢孙悟空等人护送唐僧落下。唐僧落地后,立即带领众 拜见五位菩萨。
“ 玄奘,多谢诸位菩萨解救之恩。”唐僧恭敬礼拜道。
观音菩萨笑道:“三藏,取经之路虽多磨难,亦是修行。尔等当持之以恒,严守戒律,永葆佛心,愿你们早日抵达灵山,取得真经。”
唐三藏躬身应道:“ 谨记菩萨教诲。”
接着,观音菩萨又一一嘱咐孙悟空、小白龙、猪八戒、沙和尚四人,要一心护持唐僧西行,将来必得正果。
四人齐声拜道:“菩萨教诲,我等铭记于心。”
随后,观音菩萨与文殊、普贤、大势至、孔雀大明王四位菩萨驾云离去,径往灵山而去。
长安城,应国公府。
杨氏望着眼前连连摇头的大夫,身子微微一颤,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这位医者气质超凡,白发童颜,身着素净道袍,面容慈祥。
孙大夫,我家 还有希望吗?女管家焦急询问。
孙大夫再次摇头,对杨氏道:令爱所患非寻常疾病,恐怕药石难医。
当真无法可施?杨氏拭泪道:她才七岁啊,孙大夫乃当世神医,定有良方对吗?
孙思邈轻抚长须,沉吟道:实不相瞒,令爱面现异色,神魂受阻,此乃之症,需寻有道之士方能解救。
压魂之症...杨氏低声重复。
女管家插言:是否需要请僧道作法?
孙思邈解释道:此症非邪祟作怪,乃有灵物压制魂魄,寻常法事无用,须得道高人出手。
杨氏急切道:先生便是得道之人,若能救小女,倾家荡产在所不惜。
孙思邈含笑摆手:夫人误会了,此事与钱财无关,贫道亦非高人。
略作停顿,他又道:不过贫道确知一处有高人隐居,或可前往求治,若令爱命数未尽,那位当能救治。
杨氏连忙行礼:恳请先生指点。
孙思邈道:长安北郊枫晚林拙仙苑中,住着一位高人。前日贫道曾蒙其指点道法,获益匪浅,他定能救治令爱。
杨氏再三拜谢,命人取来千两白银相赠。
孙思邈抬手婉拒:无功不受禄,既未治愈令爱,岂敢收受钱财,告辞。
说罢拱手作别,飘然离去。
望着孙思邈背影,杨氏感叹真乃高士,随即吩咐备车,唤来丫鬟:速将照儿抱上车,我们即刻出发。
丫鬟们匆忙赶往 闺房。
不久,杨氏携昏迷的女儿登上马车,随行四名家仆两名丫鬟,管家留守府中。
马车四角悬挂玲珑灯笼,上书应国公府·武字样。
出城向北行驶三十六里,抵达枫晚林,穿过树林,眼前出现一座清雅别致的院落。
杨氏听仆人禀报后下车,仰望门匾上拙仙苑三字,喜形于色:正是孙先生所说之处,果然仙家气象。
仆人请示:夫人,可要叫门?
且慢,不可失礼。杨氏整理衣冠,虽见院门敞开,仍恭敬行礼:应国公府杨氏,特来拜谒高人,恳请赐见。
拙仙苑书阁内,庄颜头也不抬地对正在扎花灯的望舒道:有客到,去迎一下。
望舒放下手中竹篾,蹙眉道:你就不能雇几个丫鬟?整天使唤我。
庄颜依旧专注于手中玉简:莫耽搁。
望舒不情愿地起身:别碰我的灯笼,还剩一半没做完呢。说罢穿过回廊往正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