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转眼到了第三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留守司的大门就被“哐当”一脚踹开。寒风裹着雪沫子灌进来,紧接着,三名身披重甲的金兵簇拥着一个身着玄色貂裘的使者走了进来。那使者约莫四十岁年纪,脸上一道刀疤从眉骨划到下颌,腰间挂着柄镶金弯刀,靴底沾着的雪泥在地上拖出两道黑痕。他进门不看旁人,只把马鞭往案上重重一摔,铜铃般的声音震得人耳膜发疼:“张邦昌呢?时辰到了,还不滚出来接旨?”

张邦昌从屏风后挪了出来。他昨日被金兵从金营送回城里,虽换了件新制的紫罗袍,却依旧缩着肩膀,像只被冻僵的鹌鹑。袍角因紧张而被攥得皱巴巴的,脸色比案上的羊皮纸还白,连声音都带着颤:“使……使者大人,此事……此事关乎社稷,容……容下官再与诸位大人商议片刻……”

“商议?”使者突然冷笑,上前一步,一把揪住张邦昌的衣领,将他狠狠拽到案前。案上早已摆好了一张空白的推戴状,旁边还放着一方沾了朱砂的印泥。使者指着那张纸,刀疤在晨光里显得愈发狰狞:“大金皇帝的旨意,也轮得到你商议?你瞧瞧城外!”他抬手往窗外一指,“大金铁骑已列在南门外,箭上弦、刀出鞘,只要本使一声令下,午时一到,就先从城南开始屠——到时候,你这新帝还没当,就先看着汴京城的血漫过你的靴子!”

张邦昌被揪得喘不过气,眼睛瞪得溜圆,却不敢挣扎。他偷眼看向孙傅,见孙傅捂着前日被马鞭抽伤的手臂,嘴唇动了动,却被金兵恶狠狠的眼神逼得没敢出声;张叔夜则别过脸,望着墙上挂着的残破《汴京舆图》,眼角有泪滑落——那图上的汴河、宫城,曾是何等繁华,如今却要改姓易主。

“你不愿?”使者见张邦昌迟迟不动,手一松,将他摔在地上。张邦昌膝盖磕在冰冷的青砖上,疼得龇牙咧嘴,却连忙爬起来,摆着手道:“不……不是不愿,只是……只是推戴状需众臣署名,眼下还有几位大人未到……”

“用不着等!”使者从怀中掏出一枚沉甸甸的金印,“这是大金皇帝赐的楚帝印,今日你要么在推戴状上画押,接了这印;要么,就等着本使下令屠城。”他把金印“咚”地砸在推戴状旁,又将一支狼毫笔塞进张邦昌手里,指节因用力而泛青,“写!把‘臣张邦昌谨奉大金旨意,愿承帝位,国号为楚’这十六个字,一笔一划写清楚!少一个字,就多死一百个宋人!”

张邦昌握着笔的手抖得厉害,墨汁滴在推戴状上,晕开一小片黑痕。他望着案上的金印,又想起前日在金营里粘罕说的“何栗的土坑还空着”,再听见窗外隐约传来的金兵呼喝声,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

秘书省的旧窗纸破了好几处,寒风裹着雪沫子灌进来,在青砖地上卷出细细的尘旋。王时雍身着朱红留守官袍,却没半分往日的威严,只搓着双手在厅中来回踱步,锦靴底踏过地上的残卷,发出“沙沙”的轻响,额角还渗着细密的汗——方才金兵使者的狠话还在耳边,他哪敢有半分怠慢,只盼着赶紧把百官攥在手里,了了金人这桩心事。

不多时,厅外传来甲叶碰撞的脆响,一队兵士提着刀枪涌进来,为首的校尉冲王时雍躬身:“留守大人,百官已尽数请到,都在厅外候着。”

王时雍眼睛一亮,忙整了整官袍,压着声音道:“关上门,守紧了!没我命令,一只苍蝇也不许飞出去!”

校尉轰然应诺,转身朝门外喝了声:“请百官入内!”

厅门“吱呀”打开,数十名官员鱼贯而入,有穿绯色的,有穿青色的,一个个面带忧色,刚踏进门,身后就传来“哐当”一声巨响——厅门被兵士从外锁死,铜锁扣合的声音在寂静里格外刺耳。百官顿时骚动起来,有人上前一步,指着兵士喝问:“王留守!为何锁门?这是何意!”

王时雍连忙上前,脸上堆着僵硬的笑,却掩不住眼底的慌乱:“诸位大人莫慌,莫慌!今日请诸位来,是有要事相商——金兵使者催得紧,关乎全城安危,咱们得尽快拿个主意。”

他话音刚落,厅外又走进一人,身材魁梧,腰佩环首刀,脸上一道刀疤从眉骨划到下颌,正是受王时雍指派的范琼。范琼踏进门,目光扫过百官,那眼神像刀子似的,逼得众人纷纷后退半步。他走到厅中,手按刀柄,沉声道:“王留守有话,诸位静听!”

厅内瞬间静了下来,只剩窗外寒风的呜咽声。范琼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得震得窗纸都颤了颤:“大金元帅有令,三日之期已到,今日必须立张邦昌大人为帝,立国号楚!王留守说了,这是为了保全汴梁一城百姓,若有人敢说半个‘不’字,便是与金人作对,与全城百姓作对!”

这话一出,百官顿时炸开了锅。有个白发老臣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范琼骂道:“胡闹!张邦昌乃大宋臣子,怎可篡夺赵氏江山?何栗大人在金营以死相谏,你们……你们竟如此屈从金人!”

范琼脸色一沉,上前一步,手按在刀把上,指节泛白:“老大人这话,是想让金兵屠城吗?前日使者说了,若今日事不成,午时三刻就踏平汴梁!你若不怕死,难道也不顾家中妻儿、满城百姓的性命?”

老臣被他怼得说不出话,嘴唇哆嗦着,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他想起何栗在北营挺直的腰杆,想起二帝被废时的惨状,可也想起了家中孙儿稚嫩的脸,想起巷子里百姓的啜泣,终究是无力地垂下了手。

旁边几个官员互相递了个眼色,有人想开口,却被范琼的眼神逼了回去;有人攥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却只敢发出一声压抑的叹气。王时雍在一旁看着,连忙上前打圆场,语气里满是讨好:“诸位大人,范将军说得在理啊!咱们也是没办法……只要能保百姓平安,些许虚名又算得了什么?张大人也是为了全城父老,才应下这桩事的。”

范琼见众人沉默,又提高了声音:“王留守的意思,诸位都听明白了?立张大人为帝,是唯一的活路!现在就请诸位表个态——愿从的,便点头;不愿的,”他扫了眼厅外守着的兵士,“就请出去跟金兵使者说去!”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动。有个年轻官员嗫嚅着:“可……可推戴状还没签……”

“推戴状早已备好!”王时雍连忙让人捧出一叠纸,正是金兵使者要的推戴状,“诸位只需签字画押,今日这事便了了。不然……”他没说下去,可那眼神里的惧意,早已把“金人屠城”的威胁摆得明明白白。

厅内静得可怕,只有寒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发出“呜呜”的响。

百官们却没一个应声,只低着头,任由寒风卷着雪沫子落在肩头,一个个像被抽走了魂魄似的,唯唯诺诺地站在原地,再没了半分官员的风骨。

王时雍见百官虽有松动,却仍围着推戴状踟蹰不前,指尖在袖管里暗暗攥紧——他怕这僵局拖下去,等金兵使者来催,自己首当其冲要遭殃。当下不再犹豫,大步跨到捧纸的小吏面前,劈手从笔架上抄起一支竹笔。那笔杆裂着道细纹,是前日慌乱中被摔过的,他指尖在裂口上蹭了蹭,把掌心的汗蹭进去,才蘸了蘸浓黑的墨汁。

“诸位大人还在等什么?”他故意抬高声音,语气里带着几分故作的果决,目光扫过众人,“这字我先签,为的不是我自己,是为了咱们头顶的汴梁天,脚底下的百姓!”

说罢,他低头俯身,笔尖落在推戴状上。王时雍平日写惯了蝇头小楷,此刻却刻意把“王时雍”三个字写得又粗又重,墨汁渗进纸里,晕出黑沉沉的印子。签完最后一笔,他猛地抬手,把笔往砚台里一掷,“啪”的一声,墨汁溅出几滴,落在空白处,像点点暗沉的血斑。

他拿起自己签好的推戴状,转身对着百官展开,手臂绷得笔直,像是在展示什么功绩:“诸位瞧好了!我王时雍先表这个态——只要能保汴梁无事,别说签个名,就是让我替张大人担些骂名,我也认!”

这话听得厅内几个官员暗自撇嘴,却没人敢说出口。有个穿青色官袍的官员偷偷抬眼,瞥见推戴状上那粗重的签名,又看了看厅外兵士腰间的刀,喉结动了动,悄悄往前挪了半步。

范琼在一旁看得满意,上前一步,手按刀柄,声音沉得像磨过的石头:“王留守深明大义!诸位大人也该学学——早签早了,免得让金人等急了,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过了片刻,终于有个官员颤巍巍地走上前,拿起笔,在推戴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怕了,怕金人真的屠城,怕自己成了刀下鬼。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第三个,官员们一个个上前,有的低着头,有的闭着眼,笔落在纸上的“沙沙”声,像针似的扎在每个人心上。

王时雍把推戴状递给小吏,又从叠纸里抽了一张,递到离他最近的那个白发老臣面前,语气软了些,却带着不容推辞的劲儿:“老大人,您是咱们这里辈分最高的,您若也签了,大家伙儿心里就更踏实了。您放心,日后史书上若要写,我王时雍第一个担责,绝不连累您老。”

老臣看着递到眼前的纸和笔,又看了看王时雍那张故作恳切的脸,想起方才范琼说的“金兵屠城”,再想起何栗在北营被囚的消息,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水光。看着眼前的景象,终究是叹了口气,踉跄着走上前,他颤巍巍地伸出手,指尖碰到笔杆时,还顿了顿,最终还是接过笔,低头在王时雍的签名旁,一笔一画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范琼见众人都没异议,转头朝王时雍递了个眼色,王时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好!好!诸位大人深明大义,汴梁百姓都该谢你们!”

有了王时雍带头,又有老臣跟进,剩下的官员再没了迟疑。方才挪步的青袍官员率先上前,拿起笔飞快地签了名;紧接着,又有几人拥上去,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渐渐连成一片,盖过了窗外寒风的呜咽。

王时雍站在一旁,看着百官轮流签名,额角的汗终于干了些,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他悄悄朝范琼递了个眼色,范琼会意,朝门外的兵士使了个手势——那意思是,这事儿,成了。

厅内“沙沙”的签名声正密,忽有一道冷厉的声音破开嘈杂,像冰棱砸在铁板上:“此状,秦某不签!”

众人闻声转头,只见御史中丞秦桧从人群后大步踏出。他身着深绯色官袍,腰束玉带,虽也面带倦色,却比其他官员多了几分凛冽之气——袍角沾着些雪粒,显然是来时匆匆,却未像旁人那般缩肩弓背,反倒脊背挺得笔直,目光如炬,直盯着案上的推戴状。

王时雍刚松下的心猛地一紧,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快步上前:“秦中丞!你……你可知这话意味着什么?金兵使者在城外等着,若事不成,屠城之祸就在眼前!”

“屠城之祸,是金人威胁;而签此状,是自断赵氏血脉!”秦桧声音不高,却字字掷地有声,压过了厅外的寒风呜咽,“何栗大人在北营以颈血谏言,宁囚于土坑也不折腰,为的就是保赵氏社稷!尔等倒好,不思效仿忠臣,反倒逼着百官签此逆状,他日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