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来了之后,会从怀里掏出一些简单的食物和生活用品。有几个干瘪的馒头,那是他用自己微薄的积蓄买来的,馒头表面已经有些发硬,但对我们来说,却是无比珍贵的美味;或是一小包食盐,那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他会坐在我们身边,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那双手粗糙而又温暖,仿佛能传递给我无尽的力量。他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最新的城市发生的新闻和状态,在聊天时,也聊些他年轻时的故事,讲过去平静美好的生活,那时候,天空是湛蓝的,街道是热闹的,人们的生活是安宁的。
在他的讲述中,我们暂时忘记了外面的恐惧和不安,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世界。
有时候,外面会突然传来激烈的枪声,那响亮的声音,让人听了心惊胆颤。我和外婆被吓得紧紧抱在一起,脸色苍白如纸,身体不停地颤抖着。
我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仿佛下一秒就会被死神带走。这时,外公就会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把我们护在怀里,轻声说:“别怕,有外公在。”他的声音低沉而又坚定,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让我们渐渐安定下来。
在他温暖而有力的怀抱中,我们才感受到了一丝安全感,仿佛这个世界上还有外公能为我们遮风挡雨。就这样,在他的守护下,我和外婆在这个动荡的家里,艰难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盛夏裹挟着滚烫的热浪汹涌而至,仿佛天地化作一座密不透风的蒸笼,无处可躲的燥热肆意啃噬着每一寸肌肤,令人备受煎熬,只能在暑气中默默忍耐。
实在酷热难耐时,我便搬个小板凳,坐在背靠古城墙的小院子里静悄悄地纳凉。我们的家,本来就是原来港务局客运站办公旧址改建的,住了4户人家,为躲避武斗,都跑到乡下投亲靠友去了。只剩下我和外婆住在这里,看家护院。平时这座东西贯通的小院,显得犹为安静。
因着古城墙的庇护,这里倒成了一方难得的清凉之地。历经岁月沧桑的古城墙,城砖上爬满厚厚的绿苔,斑驳的痕迹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城墙缝隙间,总能看到蒲公英倔强生长的身影。这种喜冷凉的植物,却有着惊人的适应力,无论严寒酷暑,都能顽强扎根。
夏天里,古城墙与民居间形成一条仅一米宽的狭窄通道,这里终日难见阳光,唯有正午时分,才会有片刻的日光洒落。得天独厚的阴凉环境,成了蒲公英生长的乐土,它们在这里肆意舒展,长势格外繁茂。
清晨,晶莹的露珠缀满蒲公英的绒毛,整颗绒球宛如被镶嵌上璀璨钻石的星球仪,在微光中闪烁着梦幻的光芒。
它的主根粗壮坚实,犹如人参般深深扎入坚硬的粘土层,黑褐色的外皮透着岁月的沉淀。茎叶上细密的短绒毛,若不仔细观察几乎难以察觉,指尖轻触,柔软得如同天鹅绒。
当蒲公英的茎秆渐渐枯萎,便会化作深紫色,笔直挺立,恰似被墨水浸染的羽毛,直指苍穹。遭遇雨水时,种子的冠毛会暂时收拢,宛如等待晾晒的银针茶,别具一番韵味。锯齿状的叶片边缘虽看似锋利,却温柔地贴伏在地面,金黄的花朵如同迷你向日葵,无数细小的舌状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蜂蜜般的光泽。
待成熟后,蒲公英摇身一变,成了蓬松轻盈的白色绒球,恰似被月光染白的精致时钟,花序托呈蜂窝状,每个凹陷之处,都曾孕育过一朵小小的生命。
纳凉时,我常常摘下一朵蒲公英成熟的绒球,轻轻握住花茎,鼓起腮帮子用力一吹,无数带着白色冠毛的种子便乘着风,轻盈地飘向天空,宛如一场梦幻的白色雪舞,美得令人心醉。见多识广的外公曾告诉我,蒲公英浑身都是宝,叶茎既能入药,又可当作食材。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饥荒岁月,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蒲公英,成了我和外婆赖以生存的珍贵菜蔬,帮助我们熬过了缺食少菜的艰难时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和外婆每天都在盼望着父母和兄弟姐妹能早日回来。我们守着这个空荡荡的家,听着外面经常传来的枪声和喊杀声,心里充满了不安和牵挂。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时,我们都会早早地打开门,朝着父母离去的方向张望,眼睛里充满了期待。我们多么希望能看到他们熟悉的身影,能听到他们亲切的声音。
但每当看到父亲那枚军功章,我就会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坚持下去。”那声音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荡,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力量。心中又会燃起一丝希望,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我和外婆会一起打扫房间,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将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仿佛在等待着他们随时归来。我们希望当他们回来时,能看到一个温馨而又整洁的家。
晚上,我们会躺在床上,互相依偎着,谈论着家人回来的情景。外婆会轻轻拍着我的背,用温柔的声音说:“乖孩子,别担心,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等他们回来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家人又能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了。”她的声音如同春风一般,温暖而又轻柔,让我渐渐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我仿佛看到了家人团聚的场景,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听着外婆的话,我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我也没有放弃学习。我把家里仅有的几本破旧书籍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页都留下了我的指纹和思考的痕迹。我用树枝在地上演算数学题,那树枝在泥土上划出的痕迹,仿佛是我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昏暗的灯光下,我认真地抄写课文,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仿佛这样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我知道,只有知识才能让我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找到出路,改变自己的命运。每当遇到难题,我会想起学校里老师对我的鼓励,想起那枚军功章所代表的勇气,然后咬咬牙,继续坚持下去。
终于,在当年的8月,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经过部队介入和大力协调,“好派”和“屁派”之间的流血冲突终于结束了。那消息如同春风一般,吹遍了整个城市,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曾经充满硝烟和恐惧的城市,仿佛从一场噩梦中苏醒过来,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街道上的路障被拆除,工人们挥舞着工具,将那些阻碍人们通行的障碍物一一清理掉;铁丝网被收起,仿佛收起了那道将城市分割的伤痕。人们小心翼翼地走出家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阳光一般,照亮了整个城市。
父母带着大姐、二哥和小弟,终于回到了家。当他们出现在家门口的那一刻,我和外婆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的眼泪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止不住地流下来。我们冲上前去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拥抱是如此的用力,仿佛要把这段时间分离的思念和担忧都释放出来。我们抱得那么紧,仿佛一松手,他们就会再次消失不见。一家人围坐在昏暗的灯光下,诉说着分别时的艰难与牵挂,泪水和笑容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感人的画面。
全家团圆之后,我们的生活也逐渐走上了正轨。父亲的身体经过吃药和调养,在母亲精心的照料下,慢慢有了好转。他的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阳光一般,温暖而又灿烂。他依然会经常拿着那枚军功章,给我们讲述他在战争年代的故事。他告诉我们,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勇气,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些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它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心中有希望,有勇气去面对,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迎来新的生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