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秋深吸一口气,踏出了宫门,前往那即将风云变幻的满月宴会场。她的步伐沉稳,眼神坚定,手中紧紧握着那能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然而,她知道前方必定荆棘密布,赵昭仪等人想必已布下重重陷阱。此次前往,究竟是绝地反击,还是陷入更深的危机,一切都还是未知。
皇宫内张灯结彩,皇子的满月宴盛大举行。雕梁画栋的宫殿中,红烛高照,暖黄色的光将整个空间映照得金碧辉煌。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香与花香,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皇帝高坐主位,神色威严又带着几分喜悦。太后身着华服,端坐在一旁,眼神中透着审视与掌控。众妃嫔们皆精心打扮,争奇斗艳,却又各怀心思。
谭秋身着一袭淡蓝色宫装,裙摆如流水般轻盈,缓缓步入殿内。她的面容平静,可微微颤抖的指尖却泄露了内心的紧张。刚一踏入,便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目光,有好奇,有嫉妒,更有不怀好意。
“哟,这不是谭妹妹吗?今儿个可真是容光焕发呀。”赵昭仪率先发难,她嘴角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冷笑,眼神中满是挑衅。身旁几个妃嫔也跟着附和起来,发出一阵意味不明的轻笑。
谭秋心中一紧,却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福身行礼道:“见过皇上、太后,见过各位姐姐。”
“哼,行礼倒是规矩。只是不知道这心,是不是也如这礼数一般规矩。”赵昭仪不依不饶,向前走了两步,眼神在谭秋身上上下打量。
谭秋心中暗忖,看来赵昭仪今日是铁了心要给自己难堪,打乱自己揭露阴谋的计划。她定了定神,从容说道:“姐姐这话,妹妹实在是不明白。妹妹一向恪守本分,不敢有丝毫逾矩。”
“恪守本分?我看未必吧。”赵昭仪一挥手,身后走出两个宫女,手中捧着一些所谓的“证据”。“谭妹妹,你看看这是什么?有人亲眼瞧见你与宫外男子私通,这书信便是铁证!”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皇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太后也微微皱眉,目光如刀般射向谭秋。众妃嫔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看向谭秋的眼神中多了几分鄙夷与幸灾乐祸。
谭秋心中大怒,她知道这必定是赵昭仪伪造的证据。她强压怒火,冷静说道:“皇上,太后,这分明是有人蓄意陷害。这书信我从未见过,其中内容更是无稽之谈。”
“无稽之谈?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狡辩!”赵昭仪得意洋洋,以为胜券在握。
谭秋环顾四周,见众人皆对自己投来怀疑的目光,心中明白此时必须稳住局面。她深吸一口气,说道:“皇上,太后,此事疑点重重。这书信上既无落款,也无日期,仅凭几个宫女一面之词,怎能定妹妹的罪?况且,妹妹一直深居宫中,又如何能与宫外男子私通?还望皇上、太后明察。”
皇帝微微点头,神色稍缓,说道:“谭妃所言也有几分道理。赵昭仪,你这证据,确实有些牵强。”
赵昭仪心中一慌,但仍不死心,说道:“皇上,谭妃心思缜密,说不定早有防备,故意不留破绽。还请皇上不要被她蒙蔽了双眼。”
谭秋心中暗恨赵昭仪的咄咄逼人,她知道不能再坐以待毙。她定了定神,说道:“既然姐姐如此笃定,那妹妹便与姐姐当面对质。这所谓的人证,妹妹倒要问问,究竟是何时何地瞧见我与宫外男子私通的。”
那两个宫女被谭秋的目光一扫,心中有些发虚,低着头不敢说话。赵昭仪见状,连忙说道:“你们怕什么?如实说来便是。”
其中一个宫女战战兢兢地说道:“回皇上,奴婢是在半月前的夜里,瞧见谭妃娘娘与一男子在花园中私会。那男子身着黑衣,看不清面容,但奴婢敢肯定,绝非宫中之人。”
谭秋冷笑一声,说道:“半月前的夜里?姐姐可知道,那夜妹妹因感染风寒,一直卧病在床,连房门都未曾踏出一步。这一点,本宫宫中的宫女太监皆可作证。姐姐如此诬陷妹妹,究竟是何居心?”
皇帝的脸色愈发难看,看向赵昭仪的眼神中多了几分不满。赵昭仪心中暗暗叫苦,她没想到谭秋竟能如此镇定地应对,还能找出破绽。但她仍不甘心失败,说道:“皇上,说不定这是谭妃事先安排好的。她故意装病,实则是为了掩人耳目。”
谭秋心中明白,赵昭仪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这场争斗才刚刚开始。她必须尽快拿出自己的证据,揭露赵昭仪等人的阴谋,否则今日恐怕难以脱身。
此时,殿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裁决。谭秋心中焦急,她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她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拿出自己手中的证据,却听到太后缓缓说道:“此事暂且搁置。今日是皇孙的满月宴,不宜再生事端。待日后查明真相,再做定夺。”
谭秋心中一沉,她知道太后这是在偏袒赵昭仪。但她也明白,此时不宜与太后正面冲突。她福身说道:“谨遵太后懿旨。”
赵昭仪心中暗喜,以为逃过一劫。她挑衅地看了谭秋一眼,说道:“谭妹妹,今日算你运气好。不过,这事儿可没完。”
谭秋没有理会赵昭仪的挑衅,她心中思索着对策。她知道,太后的介入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但她绝不会放弃。她一定要在这满月宴上,揭露赵昭仪等人的阴谋,还自己一个清白。
然而,此时的谭秋刚入场就遭遇重重困难,面对赵昭仪的突然发难和假证据,她该如何应对?能否在混乱中揭露赵昭仪等人的真正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