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队的组建和准备工作花了近两个月时间。
期间,段子昊和吴佑楠利用织时者的感知能力,结合对历史地理的深入研究,逐渐将目标范围缩小到了位于邻省一片人迹罕至的丘陵地带。
这里的地质构造古老,传说众多,且有一条古河道遗迹贯穿,符合铭文中“谷”的描述。
初秋,天气凉爽,考察队正式出发。
为了避免惊动外界,行动保持低调。几辆越野车沿着崎岖的山路行驶,最终在一片苍翠的山谷入口处停下。
李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带着各种勘探设备,一下车就投入了工作,测量地形、采集土壤样本、寻找任何可能的人工遗迹。
马云飞教授则拿着放大镜,仔细审视着岩壁上的每一处可疑刻痕。
段子昊、吴佑楠和蒋欣妍穿着轻便的户外服装,看似在协助工作,实则暗中感应着玉坠的指引。
蒋欣妍的玉坠项链被她贴身戴好,段子昊和吴佑楠则通过掌心的印记去感知。
山谷幽深,溪流潺潺,鸟鸣山更幽。
一开始,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毫无异常。
李教授团队发现了一些零星的、年代无法确定的碎石堆,疑似古代建筑遗址,但证据不足。
“能量反应很微弱,而且非常分散。”段子昊借着休息喝水的机会,低声对吴佑楠说,“像是沉睡得太久,几乎要与这片山川融为一体了。”
吴佑楠闭目凝神,将感知放大。她摒弃了视觉和听觉的干扰,专注于掌心那细微的温热指引。
渐渐地,她感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如同蛛丝般的能量流,在顺着山谷中的溪流方向飘荡。
“跟我来。”她睁开眼睛,对段子昊和蒋欣妍示意。
他们沿着溪流向上游走去,避开了李教授等人正在工作的区域。
越往深处,植被越茂密,路也越难走。
蒋欣妍不小心被藤蔓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幸好被段子昊拉住。
“这地方……感觉好奇特。”蒋欣妍喘着气,看着周围遮天蔽日的古树,“又安静,又好像有很多‘声音’。”
突然,吴佑楠停下脚步。他们来到了一个溪流拐弯处,面前是一面布满了青苔和藤蔓的岩壁,看起来与其他地方并无不同。
但吴佑楠掌心的印记,在这里感受到了最清晰的共鸣,一种温和的、带着询问意味的波动。
段子昊也感觉到了,他上前一步,将手掌轻轻按在潮湿的岩壁上。蒋欣妍紧张地看着。
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变化,但在段子昊的感知中,岩壁的“质感”似乎发生了一丝改变。
它不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像一扇虚掩的门,传达着一种古老的、沉寂的意念。
“是这里了。”段子昊肯定地说,“观测点的‘门厅’或者说外围屏障。核心区域应该还在更深处,但被彻底封死了,能量循环已经完全停止。”
就在这时,他们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和李教授兴奋的呼喊:“小段!小吴!你们快来看!我们在这边发现了一个祭祀坑!里面有兽骨和……几件形制特别的玉器残件!”
三人对视一眼,立刻往回走。
在李教授团队发现的那个不大的土坑里,除了常见的祭祀兽骨外,赫然有几件破碎的玉器,其中一件,隐约能看出是一只昆虫的翅膀形态,虽然残破,但那线条和弧度,与他们玉坠中的蜻蜓翅膀,有着惊人的神似!
李教授激动得满脸通红:“这玉料和加工工艺,非常古老!很可能就是商周甚至更早时期的!这证明,这里在古代确实是一处重要的祭祀场所!”
马云飞教授仔细观察着那玉翅残件,又看了看段子昊和吴佑楠,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深邃。
考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蜻谷”的存在,因这祭祀坑和玉器残件的发现,得到了初步证实。它不再仅仅是铭文中的一个名字,而是有了实物的佐证。
回程的路上,李教授团队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中,讨论着下一步的深入研究。
而段子昊等人则知道,他们成功完成了任务的第一步——引导外界发现了“蜻谷”的外围遗迹,为那段被补全的历史提供了坚实的支点。
但同时,他们也确认了“蜻谷”与织时者、与蜻蜓琥珀玉坠的深刻关联。
那扇紧闭的、通往观测点核心的大门之后,究竟还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为何织时者要在地球设立这样的观测点?蜻蜓琥珀玉坠作为“钥匙”,未来是否还有开启其他观测点的可能?
谜团似乎解开了一角,却又引向了更深的迷雾。
越野车驶离苍翠的山谷,将古老的秘密暂时留在身后,但探索与守护的旅程,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