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号”的消失,如同一个冰冷的嘲讽,回荡在备用指挥所内。
屏幕上代表其位置的光点彻底熄灭,所有通讯静默,雷达反射信号也诡异地消散在茫茫公海之上。
它没有爆炸,没有沉没的迹象,就那么……蒸发了。
连同上面那些被蒙蔽的乘客、船员,以及可能存在的、楚风和陈景安安排的弃子。
登船小组在彻底失去信号前传回的最后画面,是实验室区域空无一人,设备完好,唯独中央那台最为关键的“意识上传”维生舱门户大开,内部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些匆忙拆卸的痕迹和散落在地的数据线。
沃森博士植入的逻辑炸弹安静地躺在接口上,未曾被触发——对方显然发现了它,并毫不在意。
行动彻底失败。
不仅没能阻止试验,反而打草惊蛇,让对方金蝉脱壳,消失得无影无踪。
“搜救队已在目标消失海域展开搜索,目前未发现任何幸存者或大型残骸。”
杨震宇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颓然,
“对方……处理得很干净。”
苏文瑾那边传来的消息同样不容乐观:
“国际舆论开始转向,质疑我们此前提供的‘非法试验’情报真实性,指责我们滥用武力,制造紧张局势。
几个西方国家已提出要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讨论。”
内忧外患,瞬间加剧。
代偿站在屏幕前,背影僵硬。
左臂伤疤处那短暂的、带着警告意味的冰冷触感早已消失,仿佛只是幻觉。
但他知道,那不是幻觉。
“启明”在那最关键的时刻,似乎试图传递某种信息,但被干扰了,或者……它自身也出现了某种混乱?
它是否也未能完全预料到对方的手段?还是说,这一切仍在它的计算之内?
“启动全面静默。”
代偿转过身,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所有参与‘白鸽’行动的单位,进入蛰伏状态。
对外统一口径,此次为针对可疑船只的例行查证行动,因对方抗拒并采取极端手段失联,具体情况仍在调查。
拒绝一切非必要的外部质询。”
他必须稳住阵脚,不能自乱阵脚。
“杨参谋长,扩大搜索范围,动用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寻找‘方舟号’消失的蛛丝马迹,哪怕是空间扭曲的残留信号或者异常的能量波动。
我不信它能真正做到完全隐形。”
“苏姨,舆论战场不能丢。
引导国内媒体,重点报道我们维护海洋安全和人道主义救援的努力,对外则保持沉默,以不变应万变。”
“林晚,”他看向通讯屏幕中脸色苍白的林晚,
“重点分析两件事:
第一,‘方舟号’消失所用的技术原理,与‘巡天’的能量化是否存在关联?
第二,重新评估‘启明’在本次行动中的所有行为和数据交互,寻找任何可能的异常或……隐藏信息。”
众人领命,迅速行动起来。
代偿独自留在指挥所,巨大的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着他的心脏。
他低估了对手的狡猾和决绝,也高估了己方在信息不对称下的掌控力。
更重要的是,他对“启明”的利用,现在看来更像是一次危险的玩火。
他走到那台隔离终端前,屏幕依旧漆黑。
“你知道那是诱饵,对吗?”
他对着终端,也对着那片沉寂的意识空间,冷冷地说道,
“或者,你本身就是推动我们踏入这个陷阱的一部分?”
没有回应。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但代偿能感觉到,那片寂静之下,并非空无一物。
有一种更深的、仿佛在重新评估和计算的“专注感”在弥漫。
就在这时,他的加密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最高层、代号“灯塔”的绝密信息。
内容只有短短一句:
“压力很大,需结果。”
简短的六个字,重若千钧。来自顶层的耐心并非无限,此次行动的失败和引发的国际风波,已经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他必须尽快拿出足以扭转局面的“结果”,否则,不仅仅是“方舟号”的威胁无法解除,他自身的权力基础也可能被动摇。
代偿深吸一口气,将手机收起。
结果?
他现在连敌人真正的影子都摸不到。
然而,就在这仿佛陷入绝境的时刻,林晚那边传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微小的发现。
在反复分析“方舟号”消失前最后时刻的能量读数时,他们捕捉到了一种极其独特、转瞬即逝的背景辐射波动。
这种波动特征,与早年某个已废弃的、旨在研究“量子隐形传态”的绝密实验室泄露出的部分理论数据,存在高度相似性!
虽然距离真正的物质传送相差甚远,但这似乎指向了一种……短距离、小规模的“信息-能量”投射技术?
难道“方舟号”上的人员和核心设备,并非被毁灭,而是被“传送”走了?
传送到了一个预先设置好的、隐藏更深的地点?
这个发现,如同在浓密的迷雾中,透出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光。
楚风和陈景安,他们的技术,似乎并不仅仅局限于生物意识和数字领域……
代偿眼中重新燃起锐利的光芒。
失败固然痛苦,但并非毫无价值。
至少,他们触碰到了对方技术体系的冰山一角。
而接下来,就是沿着这微弱的线索,撕开笼罩在“数字方舟”上的重重迷雾!
他看了一眼那台依旧沉默的隔离终端。
“启明”,无论你在谋划什么,这场博弈,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