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左都长安,雄踞关中,渭水环抱,龙首原峙立,历来为帝王之业根基所在。

上溯千载,陈朝、宋国、唐朝、魏国、赵国、司国、汉朝、周朝等,俱在此繁荣鼎盛、衰亡落败。

虽非当下大宁国都,然其城郭之雄伟,坊市之繁华,甲兵之精良,文化之鼎盛,依旧冠绝西陲,隐隐有与京城永安分庭抗礼之势。

自大宁建国以来,长安除皇帝未曾居于此地外,也有一套成型的殿阁、六部、院寺机构及巍峨的宫城,其中官员虽未有太多实权、且多为养老所置,仍不失富贵逍遥之地。

时值仲夏,关中平原麦浪翻金,暑气渐炽。在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暗流亦随着天下的动荡而悄然涌动。

长安城西市附近,一家不甚起眼的酒肆“醉秦川”二楼雅座,两名青年相对而坐。

一人身着半旧青衫,作游学士子打扮,眉宇间虽带着风尘之色,却难掩其俊朗轮廓与眼底深处那一抹不容忽视的贵气与沉毅。

正是化名袁澧的当朝「赵王」黄晏,自离了永安那权力漩涡中心,他便一路西行,隐匿身份,深入市井军旅,体察民情,兜兜转转来到了这千年古都。

另一人约莫二十出头,身着锦蓝澜袍,腰缠玉带,举止间既有世家公子的洒脱,又透着几分关西子弟特有的豪迈与精明——此人正是左都豪门魏氏家族的少公子,魏舟。

二人因一场看似偶然的侠义之事相识——黄晏路见不平,助人解围,其身手气度令恰好路过的魏舟大为激赏,遂主动结交。

一番畅谈,从诗词歌赋谈到兵法骑射,再到如今天下纷扰局势,竟觉十分投契。

“……袁兄高见!如今朝中衮衮诸公,醉心权斗,视民生如草芥。东南战乱不休,中原流寇蜂起,而这关中之地,虽暂得安宁,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魏舟饮尽一杯西凤浊酒,慨然叹道,目光灼灼地看向黄晏,“观袁兄非常人,岂愿碌碌于此浊世?”

黄晏只微微一笑,把玩着手中酒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袁某虽一介布衣,亦不敢忘忧国。只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唯有寻志同道合者,方能为这天下,略尽绵薄。”

他话语含蓄,却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力量,口称一介布衣,话语中却流露出高层上位者的气度。

魏舟闻言,更是欣喜,击节道:“好一个志同道合!袁兄若不嫌弃,请务必随我回府一叙!家父亦是好交天下豪杰之士,若见得袁兄,定然欢喜。”

黄晏目光微闪,略一沉吟,便含笑应允:“如此,便叨扰魏兄了。”

魏府坐落于长安城东紧邻皇城的永兴坊,朱门高墙,庭深院阔,尽显百年望族的底蕴与气象。

魏舟对着迎接的下人一一摆手,兴致勃勃引着黄晏入府,穿廊过院,直入花厅,吩咐摆宴。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之际,忽听厅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一个洪亮而威严的声音响起:

“舟儿,今日府中有贵客,怎不早早通报为父?”

话音未落,一位身着藏青色常服、年约五旬、面容和蔼的老者已步入厅中。他步履稳健,气度沉凝,正是当今大宁朝硕果仅存的几位实权勋贵之一,总督左都军政事务的魏峥魏秉期。

圣佑初年分封群臣,魏峥以攻伐陕锡、甘肃二地之功受封「开国左都侯」,无需朝觐,自理长安事务,俨然九边重镇之外的第十位“国中之国”号令者。

魏舟见是父亲前来,连忙起身介绍:“父亲,这位是儿今日结识的袁澧袁兄,才学见识俱是不凡……”

魏峥却并未立刻看向黄晏,而是目光如电,先扫过席面,最后才落在黄晏身上。

在黄晏脸上停留了片刻,尤其是那双与记忆中某位贵人极为相似的眼眸,以及那虽刻意收敛却依旧无法完全掩饰的、久居人上方能养成的从容气度。

黄晏亦起身,从容拱手:“晚生袁澧,见过魏侯爷。”

魏峥并未立刻回礼,只是微微眯起眼睛,缓缓道:“袁公子……气度非凡,不似寻常书生。老夫观人多年,倒是少见。”

他话语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视压力,目光也再未从黄晏身上挪开,而是更为细致的观察起来,仿佛在回忆某个积年好友。

厅中气氛瞬间微妙起来。魏舟似乎也察觉到了一丝异样,看看父亲,又看看黄晏。

黄晏心中了然,知道对方已然起疑,甚至可能已窥破自己身份。在这位久经沙场、老于军政人情的「左都侯」面前,单纯的掩饰恐已无用。

他索性不再伪装,迎着魏峥的目光,坦然一笑,那笑容中贵气自然流露:“侯爷慧眼如炬,在下确实并非袁澧。”

他略一顿,声音清晰而平静:“本王姓黄,单名一个晏字。”

“哐当”一声,魏舟手中的酒杯滑落在地,摔得粉碎,他目瞪口呆地看着黄晏,满脸难以置信。

魏峥眼中精光爆射,但脸上却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反而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神情。

他深吸一口气,并未如常人般立刻大礼参拜,只是郑重地拱手欠身:“老臣魏峥,不知赵王殿下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侯爷不必多礼,是本王隐匿身份在先。”黄晏抬手虚扶,语气温和,“如今朝局诡谲,天下不宁,本王不得已而行此下策,还望侯爷体谅。”

“殿下言重了。”魏峥直起身,目光灼灼,“不知殿下隐秘行踪,驾临这左都长安,所为何事?”

他心中已然猜到几分,但仍需确认,那年的宫闱秘闻闹得沸沸扬扬,阉党们将幕后凶手直指面前的「赵王」黄晏。

这王爷却偏偏失了踪迹,于是朝野内外猜疑更重,更有甚者甚至以为他已被秘密处决,而今来了长安,定然是有要事。

黄晏自顾自坐在主位,神色转为凝重:“侯爷是明白人。如今中枢动荡,奸佞潜藏,皇兄……唉,中原糜烂,东南不稳。

长安乃社稷根基,关中是天下脊膂。本王此来,别无他意,只望能联结左都忠贞之士,凝聚力量,未雨绸缪,以备不时之需。

若万一朝廷有变,至少这关中之地,不能乱,这大宁的再兴之处,不能动摇!”

他话语诚恳,目光坚定,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与目的。

魏峥凝视黄晏片刻,心中念头飞转,他只在当今皇帝改元登基之时见过他一面,当时就觉得这「赵王」比陛下更像太祖皇帝。

而他也素有贤名,在宗室中声望颇高,其不恋栈永安权势,反而深入西陲欲保根基,此等见识与魄力,确非寻常皇子可比。

略微思索片刻,魏峥沉吟道:“殿下深谋远虑,老臣佩服。只是此事干系重大,牵扯极广。长安虽好,亦非铁板一块,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昔年太祖皇帝定鼎永安之时,犹有数处地界自立不臣,如安缅安南之南越国,自是少数族裔汇集部落自治;如广西之升平方国,为前夏轩辕氏外戚勃勃氏所立;如云南四川之蜀王,由前夏大将胡呈力所据;如陕锡、甘肃、青博罗三省之地,也有数十位豪杰割裂城池,各自为战。

而后南征北伐、西定东平,才成一统,这其中陕锡一地,虽经得魏峥与其父魏盟二人游说讨伐归于大宁,却仍有长安魏氏、陇西李氏、长安杜氏、兴平窦氏、安康周氏等十余豪族。

世家门阀之间表面以大宁朝廷为圭臬,实际各行其是,波诡云谲比之永安丝毫不让。

而今日这「赵王」现身于此,显然不是为了看这豪强你争我夺的局面,而是寻个一统,至少能出可战之兵、可用之人……

正说话间,忽有管家来报:

“侯爷,少公子,门外有客求见,自称是从永安来的李涛李公子,说是少公子旧友。”

“李涛?”魏舟一愣,随即看向黄晏,“可是「兵部左侍郎」李裕李大人的公子?他与我是旧识,曾在太学同窗。”

黄晏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与欣喜:“是他?快请!”

不多时,一名身着劲装、风尘仆仆的青年快步而入,正是李涛。他显然一路疾行而来,面带疲惫,却目光炯炯。

一进花厅,他先是对魏峥、魏舟行礼:“晚辈李涛,拜见魏侯爷,魏世兄。”

随即,他的目光立刻锁定在了黄晏身上,先是一怔,继而激动万分,竟不顾场合,快步上前,单膝跪地:

“大哥!果然是你!小弟听闻左都有贵人似大哥模样,日夜兼程赶来,苍天有眼!”

他这一跪一呼,彻底坐实了黄晏的身份。

魏峥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尽去,抬手道:“李贤侄请起,不必多礼。看来今日真是贵客临门。”

李涛起身,又对魏峥拱手,语气急切:“侯爷,事态紧急,晚辈就直言了。朝廷现状,侯爷想必已有耳闻。涵武门之变虽平,然朱璧永骄横,挟兵自重,陛下…陛下虽苏醒,然经此大变,心思难测,朝政依旧混乱。中原‘大闯军’已成气候,南方吴军、东唐咄咄逼人!大厦将倾,已在眼前!”

他转向黄晏,语气更是激动:“大哥!你乃太祖之后、当今陛下之弟,贤德素着,岂可再于此偏安一隅,坐视国势沦丧?当此危难之际,正应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

左都乃形胜之地,魏侯爷乃国之柱石。大哥当速速联络忠臣义士,整军经武,以备非常!若永安有变,大哥正可……”

“三弟!”黄晏出声打断了他,眉头微蹙,语气虽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你的心思,我明白。然我等身为臣子,岂可妄议圣上,轻言非常?

眼下首要,是稳住局势,保境安民。本王来左都,正是欲与魏侯爷及关中志士共商此事。所求者,乃是以防万一,若真到了最坏那一步,朝廷倾覆,圣驾蒙尘,至少这长安城,尚能成为迎奉皇上、延续国祚的最后壁垒与希望之所。而非…而非另起炉灶,徒增内乱。”

他的话语清晰表明了他的立场:做好准备,是为了在最坏情况下保住国本,迎接可能到来的皇帝,而非主动争夺大位。

李涛闻言,脸上激动之色稍褪,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与焦灼。他张了张嘴,还想再劝:

“大哥!优柔寡断恐误大事!如今这局面……”

“三弟!”黄晏再次打断,目光沉静却坚定地看着他,“我意已决。当下之要,是助魏侯爷稳固左都,整饬武备,安抚流民,使关中成为乱世中一方净土。其余之事,非我所愿,亦非我所应为。”

李涛看着黄晏坚决的神情,最终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颓然道:“既如此……小弟……听从大哥安排。”

但他眼底深处的那份不甘与忧虑,却丝毫未减。他隐隐觉得,这位结义兄长虽有仁德,却在此乾坤颠倒之际显得有些过于迂阔和优柔。

乱世已至,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一味恪守臣节,恐最终错失良机,反酿大祸。

魏峥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自是明镜一般。他捋了捋胡须,开口道:

“殿下深明大义,顾全大局,老臣感佩。李贤侄忧国忧民,赤诚可嘉。既然殿下有命,老臣自当竭尽所能,整军经武,巩固城防,安抚地方,必不使关中生乱,定护得左都长安周全,以为国家之屏藩。”

他这话,既是向黄晏表态,也暗含了对李涛的安抚,更表明了自己屏藩的立场,而非轻易涉足中枢帝位之争。

黄晏颔首,举起酒杯:“如此,便有劳侯爷了。愿我等同心协力,共度时艰。为大宁,为天下苍生!”

“为大宁!为苍生!”魏峥、魏舟、李涛皆举杯相应。

然而,酒杯碰撞声中,各人心思却是迥异。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