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书接上回,董卓得知董白投敌,吐血昏迷。

春末的长安城,本应是杨花飞舞、暖风醉人的时节。然而相国府深处,董卓日常起居的暖阁内,却弥漫着一股与明媚春光格格不入的阴冷死寂。

巨大的青铜兽炉中,名贵的香料早已燃尽,只余下冰冷的灰烬。雕花窗棂半开,窗外几株晚开的桃花在微风中摇曳,粉嫩的花瓣偶尔飘落,无声地滑过窗台。阳光透过繁密的枝叶,在光洁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破碎的光影,却丝毫照不进榻上之人内心的阴霾。

董卓仰面躺在宽大的紫檀木榻上,身上胡乱盖着一件玄色锦被。他那原本肥胖壮硕的身躯,此刻竟显出几分虚浮的臃肿,面色是一种不祥的青灰,嘴唇干裂起皮。双目虽紧闭,眼皮却在不规律地跳动,眉头死死拧成一个疙瘩,仿佛在睡梦中仍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榻边,两名太医屏息垂手而立,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李儒静立稍远处,一袭深青色常服衬得他脸色愈发凝重。他的目光掠过榻前地上那滩已经干涸发黑的血迹,又落到董卓那随着粗重呼吸而起伏不定的胸膛上,心中一片冰凉。那血迹,是噩耗传来时,董卓急怒攻心喷溅而出的。

“呃……”一声沉闷的呻吟从董卓喉间溢出。他沉重的眼皮挣扎着掀开一条缝,露出浑浊不堪、布满蛛网般血丝的眸子。眼神涣散地移动着,最终定格在李儒身上:“文……优……”

“相国!”李儒立刻趋步上前,从旁边小几上端起一直温着的参汤,小心翼翼地递到董卓唇边,“您感觉如何?先喝口参汤润润。”

董卓就着李儒的手,勉强啜吸了一小口,随即烦躁地偏过头,参汤顺着他的嘴角流下,染湿了衣襟。一丝力气似乎随着这口汤水回到了体内,却也唤醒了那蚀骨钻心的痛楚和滔天怒火。

“白儿……”董卓的眼珠陡然瞪大,血丝密布,死死盯着李儒,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走调,“告诉老夫……那不是真的!是细作谎报军情!白儿……怎么可能……还有墨鸦他们……怎么可能……!”

他胸膛剧烈起伏,呼吸声如破旧的风箱,带着濒死的嗬嗬声。尽管事实如山,他内心深处仍残存着一丝渺茫的希望,期盼着李儒能否认那一切。

李儒手腕剧痛,却不敢有丝毫挣脱,只是将头垂得更低,声音沉痛而清晰,字字如刀,斩断董卓最后一丝幻想:“相国……保重万金之躯……消息……反复确认过,千真万确。小姐她……确已入住简宇内府,形影不离。墨鸦等五位……力战不屈……已全部阵亡。”

“噗——!”

又是一口鲜血,比前次更暗红浓稠,猛地从董卓口中喷出,溅在李儒的衣袖上,也溅落在锦被和榻沿。他整个人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重重向后倒去,后脑勺磕在坚硬的紫檀木床头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双目圆睁,直勾勾地望着屋顶繁复的藻井,眼神里是彻底崩溃的难以置信、被至亲背叛的锥心之痛,以及足以焚毁一切的狂怒。

“为什么……为什么?!”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声音破碎不堪,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沫,“我把一切都给了她……尊荣、富贵……她是我董家的血脉啊!她怎么敢如此背叛?去跟……简宇小儿……苟合在一起?她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祖父!还有没有董氏满门!”

他挣扎着想要坐起,额头上青筋暴起,虚胖的身体却不受控制地颤抖,只能徒劳地喘息。他想不通,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倾注了所有宠爱和希望的孙女,为何会投向敌人的怀抱?这比失去五名顶尖死士更让他难以接受。这背叛如同最锋利的匕首,狠狠剜刮着他的心脏。

李儒连忙上前扶住他摇摇欲坠的身体,用绢帕擦拭他嘴角不断溢出的血沫,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焦急:“相国!相国息怒!万万不可再动气啊!太医!快!”

两名医官慌忙上前,一番施针用药,才勉强将董卓翻涌的气血压制下去。董卓瘫软在榻上,胸口依旧剧烈起伏,但眼中的狂乱稍微平息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混杂着痛苦和怨毒的疲惫。

阁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有董卓粗重的喘息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阳光移动,斑驳的光影落在他灰败的脸上,明明暗暗。

良久,董卓的目光再次聚焦,死死钉在李儒脸上,那眼神让见惯了风浪的李儒都感到一阵寒意。

“文优……”董卓的声音低哑,却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平静,“你告诉我……我待白儿……还不够好吗?从小到大,她要星星我不敢给月亮!‘渭阳君’的封号,是多少宗室求都求不来的尊荣!她为何要如此自甘下贱!那简宇……到底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无法理解的无边痛苦和一种被彻底否定的暴怒。他杀人如麻,权倾朝野,自认对孙女已仁至义尽,却换来了最彻底的背叛。这不仅仅是对亲情的践踏,更是对他董卓权威和尊严的致命挑衅。

李儒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这个问题根本无法回答。董卓对董白的“好”,是建立在绝对控制和物质满足之上的,从未真正理解过孙女的内心世界。而简宇,或许正是给了董白最渴望的“尊重”和“自我”。但这些话,他如何能对盛怒下的董卓直言?

他只能斟酌着词句,小心翼翼地道:“相国对小姐的宠爱,天地可鉴。只是……小姐年幼,或许……或许是被简贼的虚伪表象所蒙蔽。此人惯会收买人心,巧言令色,小姐久居深闺,不谙世事险恶,一时受其蛊惑,也是有可能的。”

“蛊惑?”董卓发出一声类似夜枭啼哭般的冷笑,笑声牵动伤势,又引发一阵咳嗽,“我看她是鬼迷心窍!自寻死路!早知如此……早知如此……” 他眼中猛地迸射出骇人的凶光,枯瘦的手掌狠狠拍在榻沿,发出“砰”的一声闷响,“我当初就该将她锁在府里!或者……或者干脆……”

那未尽之语中的狠毒,让李儒脊背发凉。他深知,董卓此刻对董白的恨意,恐怕已不亚于对简宇。

发泄过后,董卓像是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在那里,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纷飞的桃花瓣,喃喃道:“难道……难道就任由他们……逍遥快活?我……我的脸面……西凉军的威严……何在?!”

李儒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被董卓抓皱的衣袖,用尽量平稳清晰的语调分析道:“相国,此刻怒则怒矣,但需冷静思量。主动权……已不在我手。”

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其一,小姐人在汝南,已成事实。简宇既然敢公然接纳,必已做好万全准备,强攻硬抢,且不说胜负难料,即便成功,小姐心已向外,强掳回来,恐成祸患,更让天下人看了笑话。”

“其二,”李儒目光扫过窗外,意有所指,“长安城内,乃至西凉军中,并非铁板一块。吕布、李傕等,表面恭顺,实则各怀心思。若相国因此事大动干戈,或显露出……虚弱之态,恐生内变。”

“其三,关东诸侯,虽貌合神离,却始终对我西凉虎视眈眈。若我军主力陷于豫州战事,难保他们不会趁虚而入。届时腹背受敌,大局危矣!”

李儒每说一条,董卓的脸色就阴沉一分,但他没有打断,因为李儒说的,正是他内心深处也明白、却不愿承认的现实。

“那依你之见……我就当这缩头乌龟?!忍下这奇耻大辱?!”董卓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泪。

“相国,非是忍辱,而是韬光养晦,以待时机!”李儒语气坚定起来,“当务之急,是稳住内部,巩固权势。对外,暂作不知,散布消息,称小姐被简宇强行扣押,混淆视听,博取同情。对内需整肃军纪,牢牢掌控禁军、京畿防务。待内部稳固,兵精粮足,局势有变之时,再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豫州,届时,新仇旧恨,一并清算!”

李儒的话,如同冰水浇头,让董卓沸腾的怒火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隐忍的酷寒。他沉默了,粗重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锦被上划动着,眼神变幻不定,权衡着利弊。

许久,董卓缓缓闭上双眼,发出一声悠长而疲惫,又带着无尽屈辱和怨毒的叹息。再次睁开时,那双浑浊的眸子里,狂怒已被一种近乎残忍的冷静所取代。

“罢了……”他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就依你所言。传令下去,严密监视汝南动向,但有消息,即刻来报!至于军中……你知道该怎么做。”

“是!相国英明!”李儒深深一揖,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却又感到一股更大的压力。他知道,暂时的隐忍,意味着未来更猛烈的爆发。而这场因一个女子引发的风暴,已将整个天下的命运,推向了一个更加不可预测的方向。

暖阁内再次恢复寂静,只有董卓偶尔发出的、压抑着巨大痛苦的沉重呼吸声。窗外,春光明媚,桃花纷飞,但这满园春色,却丝毫照不进相国府这片被阴霾和仇恨笼罩的角落。

时值仲春,豫州治所汝南郡官署后园,一派江南烟雨景象。傍晚,细雨如酥,润湿了青石板路,打湿了亭台楼阁的飞檐翘角。几株晚开的玉兰,花瓣上挂着晶莹水珠,更显洁白剔透。园中一方池塘,水面上涟漪圈圈,几尾锦鲤在莲叶间悠然游动。

池畔的一座精致水阁中,蔡琰临窗而立。她身着一袭素雅的月白深衣,外罩一件淡青色的薄纱长襦,乌黑浓密的长发仅用一支简单的玉簪松松绾起,几缕发丝垂落颈边,更衬得脖颈修长,肤色如玉。经过数月的将养,她初来时的那份惊悸与憔悴已褪去许多,恢复了往日沉静娴雅的气度,只是眉宇间,似乎总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轻愁,如同这江南的春雨,挥之不去。

水阁布置得清雅宜人,临水的一面敞开着,可凭栏观赏园景。阁内设有琴案、书柜,一张紫檀木小几上,摆放着那张简宇赠予的古琴。此刻,琴匣打开,古琴静卧,但蔡琰的目光却并未落在琴上,而是失神地望着窗外迷蒙的雨景。

豫州安定已久。简宇以其卓越的军政才能,迅速稳定了局势,招抚流亡,劝课农桑,使得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重现生机。作为简宇极为敬重的宾客,蔡邕被安置在这处清幽的官署后园,备受礼遇,衣食无忧,更有仆役细心伺候。简宇甚至专门拨了两名略通文墨、手脚伶俐的小丫鬟服侍蔡琰起居。

这种安定、舒适,甚至可称优渥的生活,是蔡琰自父亲被董卓强征入京、后又历经颠沛流离以来,从未有过的。按说,她该心怀感激,静享这难得的太平。然而,她的心,却如同这池春水,被风吹皱,难以平静。

一切的根源,仍是那个名字——简宇。

如今不在行军途中,相见的机会反而不如从前频繁。简宇身为豫州牧,军政事务极为繁忙,但每隔三五日,他必会抽空前来后园,探望蔡邕,或是请教典籍,或是谈论时事。他依旧保持着那份令人舒适的恭敬与距离,对蔡琰,也总是以“昭姬姑娘”相称,言行举止,无可挑剔。

但正是这种无可挑剔的礼貌,让蔡琰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鸿沟。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时刻保护、风餐露宿的落难女子,而是他治下一位备受尊敬的学者的女儿,是他府中的一位客人。他们之间,是主宾,是上下,却唯独少了些……亲近。

而关于董白的消息,在安定下来后,也渐渐清晰起来。董白并未住在官署,而是被简宇安置在城内另一处幽静的宅院,有专人护卫照料。据说,她已渐渐从家族巨变的阴影中走出,偶尔还会在简宇的陪伴下,乘车出游,脸上也有了笑容。府中下人偶尔谈及,语气中不乏对那位命运多舛又得遇良人的董小姐的同情与祝福。

董白……解开心结……实现重生……

这几个词,像几根细小的针,轻轻刺入蔡琰的心扉。初闻之时,她确实为那位命运多舛、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女子感到一丝由衷的高兴。同为乱世浮萍,能得庇佑,得以喘息,乃至获得新生,是何其幸运。她蔡琰,不也正是因为简宇的及时出现,才免于陷入比死亡更不堪的境地吗?

然而,这股为她人庆幸的暖意尚未漫开,另一股更深、更沉的哀伤便如潮水般涌上,瞬间淹没了那点微弱的欢喜。因为这消息明确无误地指向了一个事实——简宇的心中,已然有了在意的人,并且,他接纳了那个女子。

她也……喜欢上了简宇啊。

这个认知,让蔡琰的心口泛起一阵密密的酸楚。她下意识地收拢了放在琴弦上的手指,指尖微微泛白。

回想两人初遇——

羌骑的狂嗥与刀剑碰撞的刺耳声仍在耳畔嗡鸣,蔡琰紧扶着惊魂未定的父亲蔡邕,跌坐在一片狼藉的草地上。方才的生死一线,让她素白的手指仍在微微颤抖,发髻散乱,几缕青丝沾着尘土贴在苍白的脸颊上。她抬起头,望向那片刚刚平息了杀戮的战场。

硝烟未散处,一员大将勒马而立。夕阳的金辉恰好穿透尘埃,为他挺拔的身躯镀上一层耀眼的光芒。他未戴头盔,露出棱角分明的面庞,剑眉斜飞入鬓,鼻梁高挺,紧抿的唇线勾勒出坚毅的弧度。

正是他,如同天神下凡,率铁骑冲破羌人的包围,手中画龙擎天戟所向披靡,那凌厉无匹的气势与睥睨四方的威严,深深烙印在蔡琰惊惧未定的心中。此刻,他正沉声吩咐部下清扫战场,安置伤者,声音清越而沉稳,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昭姬姑娘,可还安好?” 简宇处理完军务,翻身下马,大步走来。他刻意收敛了战场上的杀伐之气,步伐稳健却并不急促,以免惊扰了劫后余生的才女。他在离蔡邕父女五六步远处站定,躬身行礼,姿态谦恭有礼:“蔡先生,昭姬姑娘,受惊了。贼寇已退,暂且安全了。”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年迈的蔡邕身上,充满敬意:“蔡公大名,宇仰慕已久,不想在此等情境下得见,万幸天佑大贤,未使贼人得逞。” 言辞恳切,毫无居功自傲之态。

然后,他的目光才转向蔡琰。那目光清澈、坦荡,带着对一位刚刚经历危难的女性的自然关切,并无丝毫唐突。然而,就在这四目相对的瞬间,蔡琰的心跳竟漏了一拍。她慌忙垂下眼睑,敛衽还礼,声音虽微带沙哑,却依旧保持着世家女子的风度:“多谢将军救命之恩。若非将军及时相救,我父女今日恐已……”

后面的话,她说不下去,只化作一声低微的叹息。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有些发烫,连忙借整理散乱鬓发的动作掩饰过去。这就是名震天下的简宇将军吗?竟如此年轻……英俊……而且,这般谦和。

简宇将蔡琰那一闪而过的羞怯与慌乱尽收眼底,心中亦是一动。他早闻蔡琰才名,知她是大学者蔡邕之女,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本以为会是位清冷孤高的才女,此刻见她虽经磨难,却依旧举止得体,眉宇间那份惊魂初定后的柔弱与强自维持的镇定交织,别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美。

他温言道:“昭姬姑娘言重了,路见不平,尚要拔刀相助,何况是国之栋梁、文坛泰斗遇险?此乃简宇分内之事。军中简陋,但必尽力保障先生与姑娘周全。”

她不禁又想起自己的境遇。昨日,父亲的一位旧友,一位同样避乱至豫州的老名士前来拜访,言谈间,竟又旧事重提,惋惜她才华出众,却命运多舛,年轻守寡,又暗示如今既得简使君庇护,若能……

后半句虽未明说,但那意味深长的目光和父亲的无奈叹息,都像鞭子一样抽在蔡琰心上。“克夫”之名,如同一个无法摆脱的梦魇,即使在这相对安定的新环境里,也依然跟随着她。

“简宇……他待我父女恩重如山,礼数周全,或许,正是因为他君子之风,不愿与我这有‘污点’之人牵扯过深,以免招惹非议吧?” 蔡琰望着池中自己的倒影,那张清丽却带着哀愁的面容,在水中微微晃动,显得那么不真实。“他接纳董白,因为董白虽为逆臣之后,却仍是未嫁之身,清白无辜。而我……又该如何诉说我的心意?”

一股深切的无力感和自卑感再次将她淹没。她缓缓转身,走到琴案前,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拂过“焦尾”琴的琴弦。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这张琴,是简宇对她才华的认可,是“知音”的馈赠,却也成了他们之间关系最恰当的注脚——止于知音。

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像董白那样,拥有一个“全新”的开始。没有那段短暂的婚姻,没有那个可怕的污名。那样,她是否也能有机会,像董白那样,坦然接受他的关怀,甚至……奢望更多?

“昭姬,” 蔡邕温和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老先生年近五旬,清癯的面容带着些许倦色,但眼神依旧睿智澄澈。他关切地看着女儿,问道:“可是累了?还是这琴……不合心意?” 他注意到女儿并未如往常得到心爱乐器般欣喜试音,反而神情怔忡。

蔡琰蓦然回神,抬眼迎上父亲担忧的目光,连忙挤出一丝清淡的笑容,摇了摇头:“父亲多虑了。琴是绝品,女儿……很是喜欢。” 她声音轻柔,带着世家女子特有的温婉腔调,只是这温婉之下,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只是骤然得此厚赠,心中感念,一时不知从何奏起。”

蔡邕闻言,抚须颔首,脸上露出欣慰之色:“那就好。不过,简将军确是心思细腻,礼数周全之人。他今日与为父谈论《左传》中郑伯克段之事,见解颇为独到,非止于兵家视角,更能体察人心、时势之微妙,难得,难得。”

老先生话语中不乏对简宇的赞赏:“乱世之中,能遇此等明理知义、又手握强兵的将领,是我蔡氏之幸。”

听着父亲对简宇的夸赞,蔡琰的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她垂下眼睑,长而密的睫毛在灯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掩去了眸中翻涌的情绪。是啊,简宇的好,她何尝不知?而且,她的感知,远比父亲更为具体、更为细腻。

她想起初遇那日,硝烟弥漫中,他如同劈开黑暗的光,率铁骑而来。那一刻的震撼,混合着死里逃生的悸动,已悄然在她心湖投下石子。之后路途,他的尊重与体贴无处不在。他从不因她是女眷而稍有怠慢,也从不因救命之恩而流露丝毫施舍或要求回报的姿态。他总是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却又能让她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路过特别崎岖的道路时,队伍的行进速度总会莫名放缓,让马车颠簸大减;天气骤然转凉的那晚,就有亲兵恭敬地送来新絮的厚实衣物,说是将军吩咐的;就连她偶尔对父亲提起一句军中伙食清淡正好养性,次日的餐食中便会多一碟清淡雅致的时蔬……

这些细节,如春雨润物,悄无声息地滋养着她初经离乱、冰冷不安的心。

而他与父亲论道时的风采,更让她心折。他并非一味附庸风雅,而是真有见识。听他引经据典,剖析时局,那份从容自信,那份隐藏在谦逊态度下的锋芒与抱负,都让她看到了一位不同于寻常武夫的“儒将”形象。她常在旁静听,看似专注於手中的书卷或针线,实则每一个字都落入了耳中,每一次他眼中闪过的神采,都印入了心里。

这份好感,是什么时候悄然转变为喜欢,蔡琰自己也说不清。或许是在他一次次与父亲畅谈后,投向她那礼貌而关怀的一瞥中;或许是在他赠琴时,那番通过父亲转达的、既维护她名誉又表达赏识的体贴言辞里;又或许,早在那个夕阳如血的傍晚,他勒马停在她面前,目光清澈地问她“可还安好”的那一刻,情愫的种子便已种下。

可是,现实如此残酷。

简宇爱上了董白。

这个认知像一块寒冰,冻结了她心中刚刚萌生的、不敢宣之于口的暖意。她有什么资格去奢望呢?她是一个嫁过人的女子,虽然那段婚姻短暂得如同泡影。卫仲道,那个名义上的丈夫,体弱多病,成婚不久便撒手人寰,却将“克夫”的污名牢牢地烙在了她的身上。从此,她从名满京华的才女,变成了无人敢娶的不祥之人。若非父亲庇护,世间……怕是早已无她立足之地。

如今,她虽得简宇庇护,免于流离,但在他眼中,自己恐怕更多是蔡中郎之女,一位需要尊重和照顾的落难才女,一位值得欣赏的知音,仅此而已。他对她的好,是君子之风,是道义责任,或许夹杂着对才学的赏识,却绝非男女之情。而董白,纵然身世堪怜,但她是崭新的,她的过去是一张白纸,任由简宇描绘未来。而自己……却背负着一段失败的婚姻和洗刷不掉的污名。

简宇……他那样光芒万丈、前途无量的英雄,怎么会愿意接受一个有着“克夫”之名的再醮之妇?

一股深切的自卑和绝望攫住了蔡琰。她感到胸口闷得发慌,几乎要喘不过气来。她下意识地伸手,轻轻按住了心口的位置,那里,正隐隐作痛。

“昭姬,你脸色不大好,是不是受了风寒?” 蔡邕见女儿久不说话,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愈发苍白,不由更加担心。

蔡琰强压下翻腾的心绪,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些:“女儿无事,许是有些乏了。父亲也连日劳顿,早些安歇吧。” 她说着,起身为父亲整理了一下铺盖,动作轻柔,一如往常般孝顺体贴。

然而,当她服侍父亲睡下,吹熄了铜雀灯,独自在黑暗中躺下时,眼泪却不受控制地滑落眼角,迅速洇入鬓发和枕衾之中。

她睁开眼,望着模糊的房顶,眼前却不断闪过简宇的身影——初遇时浴血的英姿,论道时自信的神采,叮嘱兵士时沉稳的姿态,还有……他看向董白时,那该是怎样的温柔眼神?

窗外,雨声渐沥。水阁中,蔡琰独自伫立,身影在春日的微光中显得格外单薄孤寂。她与简宇,同处一城,相距不过数里,却仿佛隔着一重无法逾越的山水。这份悄然滋长、却无望的爱恋,在这安定的豫州春日里,发酵成更加浓稠的哀伤,沉淀在她心底最深的地方。

她为董白高兴,是真的。但那份哀伤,也是真真切切,刻骨铭心的。这哀伤,源于刚刚萌生便注定无望的爱慕,源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更源于那个时代加诸在她身上的、无法挣脱的枷锁。

蔡琰的心,如同在冰火中交织煎熬。她知道,这份悄然滋长的情愫,从它明确意识到存在的那一刻起,恐怕就注定了只能深埋心底,成为一个永远不能言说的秘密。她轻抹眼泪,沉沉睡去。正是:

霜魄已蒙克夫谤,寒衾泪尽夜无声。

欲知蔡琰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