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第一场薄雪悄然覆盖了京城的屋檐巷陌,为这座繁华帝都平添了几分清冷肃穆。汀兰水榭内,银炭在兽耳铜炉中烧得正旺,驱散了些许寒意。苏挽月端坐案前,正仔细核对着南院送来的首月独立运营账目,上面的数字清晰显示,脱离苏府视线后的生产更加高效,成本也有所下降,“霓裳”的根基正变得更加稳固。
小芸在一旁熨烫着新裁的冬衣,脸上带着满足的宁静。自从南院顺利运转,小姐肩上的重担似乎轻了些许,连带着整个汀兰水榭的气氛都松快了不少。顾清风近日则忙于“雪肌露”正式发售前的最后造势,以及与几位新近表现出合作诚意的原料商洽谈长期契约,一切都按照苏挽月制定的蓝图稳步推进。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在人们以为可以稍稍喘息时,陡然转折。
这日晌午,门房忽然送来一个式样普通、却用料考究的拜匣,言明是送给四小姐的。小芸接过,打开一看,里面并非寻常拜帖,而是一封封口处盖着内府印鉴的笺函!
小芸的手一抖,险些将拜匣摔了。她慌忙呈给苏挽月。
苏挽月心头也是一凛,接过笺函,拆开火漆。信笺上是清秀工整的楷书,内容却让她瞳孔微缩:
“苏氏挽月惠鉴:腊月初八,宫中梅苑设小宴,贵妃娘娘素闻‘霓裳’雅致,特谕尔届时携物入宫,一试妆色。此乃恩典,慎之重之。落款是:尚服局司制。”
宫中贵妃!梅苑小宴!特谕入宫!
短短数行字,却如同惊雷,在苏挽月耳边炸响。这绝非安嫔那种级别的随口称赞,而是来自后宫高位妃嫔的正式传召!这意味着,“霓裳”之名,已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宫廷最高层的视野。
是楚凌宸的手笔吗?他将“霓裳”推到了贵妃面前,是想借此施压,逼她就范?还是……这背后有她尚未洞察的更深层原因?贵妃娘娘……是哪位皇子的人?还是超然物外?
巨大的机遇与致命的危险,如同光影交织,同时降临。若能得贵妃青睐,哪怕只是一句夸赞,“霓裳”将获得一道无可比拟的护身符,地位将彻底稳固,甚至一跃成为御用贡品也未可知。但反之,若在宫中行差踏错,稍有闪失,便是万劫不复之深渊,连累的将不仅是她自己,更是整个苏家!
“小姐,这……这可如何是好?”小芸声音发颤,脸都白了。皇宫大内,对她们这些深宅女子而言,不啻于龙潭虎穴。
苏挽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尖冰凉。她将笺函仔细收好,沉声道:“慌什么。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是贵妃娘娘的恩典,我们唯有接着。”
她立刻意识到,此事必须立刻告知萧煜。这已远远超出了商业合作的范畴,涉及到了宫廷权谋,她需要他的意见,也需要评估此事对他们盟约的影响。
消息通过紧急渠道送出。不过两个时辰,萧煜的回信便到了,同样简洁:“知悉。腊月初五酉时,清音阁老地方见。”
这一次的会面,气氛与上次截然不同。萧煜的神色明显凝重了许多,他仔细看了那封笺函,沉吟良久。
“这位贵妃,是已故端慧皇后的胞妹,膝下无子,在宫中地位超然,虽不直接参与争斗,但圣眷颇隆,连皇后也要让她三分。”萧煜缓缓开口,为苏挽月剖析局势,“楚凌宸能说动她出面,倒是出乎我的意料。看来,他对‘霓裳’是志在必得。”
他看向苏挽月,目光锐利:“此次入宫,看似是机缘,实则是楚凌宸为你设下的考场。你若表现出色,得了贵妃欢心,他便可顺势将你纳入麾下,水到渠成。你若搞砸了……后果不堪设想。甚至,他可能暗中设绊,让你根本无法成功。”
苏挽月的心沉了下去:“殿下之意,挽月此行,凶多吉少?”
“倒也未必。”萧煜指尖轻叩桌面,“关键在于贵妃的态度。她若只是单纯对妆品感兴趣,那你便有机会。你需谨记,入宫之后,谨言慎行,只谈妆品,不论其他。无论何人问起归属、背景,一概以‘民间小技,不敢污贵人圣听’推脱。将你最好的东西呈上,但切忌夸大其词,务必稳妥。”
他顿了顿,语气带上了一丝深意:“或许,这也是一个机会。若能凭借‘霓裳’本身赢得贵妃认可,而非依靠任何皇子,你便能在楚凌宸面前,多几分说话的底气。让他明白,你并非只能依附于他才能生存。”
苏挽月恍然。萧煜是在指点她,如何在这险局中,反过来利用这次机会,争取更大的自主权!
“挽月明白了。多谢殿下指点。”她真心实意地道谢。
“我会派人留意宫中的动静,确保无人能在你呈送的物品上做手脚。但宫闱之内,我能插手的地方有限,一切还需靠你自己随机应变。”萧煜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保住自身安危为第一要务。”
离开清音阁,苏挽月的心绪更加复杂。萧煜的分析让她看清了局势,也感受到了他超出纯粹利益合作的维护。但前路的凶险,依旧让她如履薄冰。
回到汀兰水榭,她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入选宫中的产品,必须万无一失。她亲自挑选了品质最上乘的一批“玉容凝脂”和即将面世的“雪肌露”样品,用特制的锦盒装好,每一个步骤都亲自监督。同时,她也开始恶补宫廷礼仪,让小芸和顾清风多方打听梅苑小宴的细节、贵妃的喜好禁忌,力求做到心中有数。
消息自然瞒不过苏府。苏文渊得知女儿竟被贵妃召见,惊愕之余,心情更是复杂到了极点。一方面,这是莫大的荣耀,若挽月能得贵妃赏识,对苏家百利而无一害;另一方面,他深知宫廷险恶,生怕女儿行差踏错,反而引来泼天大祸。他破天荒地亲自来到汀兰水榭,叮嘱了许久,无非是谨言慎行、恪守礼法、莫要争强好胜之类,语气中竟难得地带上了几分真实的忧虑。
柳氏得知后,更是嫉恨得几乎咬碎银牙,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暗中祈祷苏挽月在宫中出丑丢脸。
腊月初八,转眼即至。
这一日,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一辆来自宫中的青帷小车,准时停在了苏府侧门。苏挽月身着符合规制的、素雅而不失庄重的衣裙,薄施粉黛,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简单的玉簪,怀抱那个装着“霓裳”的锦盒,在小芸忧心忡忡的目光中,踏上了马车。
马车碾过积雪的街道,向着那红墙黄瓦、象征着天下权力中心的皇城缓缓驶去。
苏挽月坐在微微摇晃的车厢内,掀开车帘一角,望着窗外不断倒退的街景,心中波澜起伏。从现代的灵魂坠入这具古代身躯,从备受欺凌的庶女到暗中经营的女商人,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荆棘与算计。如今,她竟要踏入那九重宫阙,去面对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权贵。
未来会如何?她不知道。
“霓裳”将走向何方?她也不知道。
楚凌宸的野心,萧煜的维护,家族的期望,自身的志向……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无比复杂的画卷。
马车穿过重重宫门,周围的喧嚣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寂静与威严。
苏挽月深吸一口气,放下车帘,整理了一下衣襟,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平静。
无论前方是锦绣前程,还是万丈深渊,她都已没有退路。
新的征程,就在脚下。
而这第二卷的故事,也在这辆驶向深宫的马车中,缓缓落下了帷幕。等待她的第三卷,将是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险象环生的——宫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