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伯好,你们还在吃饭啊!”外面传来龚晓强的声音,接着龚晓强的头在门口伸进来叫了一下,又缩了回去。
杨鸣卿警惕的问道:“这是谁啊?”
张江滨急忙迎出去说道:“这是邻居的儿子,叫龚晓强。
走到门口问道:“嘿,龚晓强,你找我吗?”
龚晓强说道:“是的,我妈妈要我来问问你,杨伯伯今晚要住下来吗?我把我那间屋子给杨伯伯住,我和父母暂时挤挤就可以啦!”
张江滨回头问道:“爸爸,今晚你去住小龚的房间吧,他说让你住!”
杨鸣卿说道:“那样不好意思,把小龚的房间占了,我在厨房打一个地铺就可以了!”
张江滨说道:“爸爸,地铺有点冷,这个地是泥巴地,潮湿的很,小心你的风湿哟!”
龚晓强也说道:“杨伯伯住就是,我年纪轻,随便对付一下就可以了,不要客气。”
杨鸣卿也就不再坚持。
第二天早上,杨鸣卿起来时,却看到一个中年汉子蹲在院子里吸着旱烟,看到杨鸣卿,立刻笑容满面的站起来,对着杨鸣卿自我介绍道:“杨会计,你好,我是这个队的队长王忠义,欢迎你来我们队考察工作!”
杨鸣卿有点意外,难道对方这么隆重吗?说道:“啊,是王。。。队长啊!我是杨鸣卿,我是来看看我家孩子,毕竟初次离家,我们家长不是很放心!可不是考察工作来的!”
王忠义说道:“应该的,应该的,杨家长,你先吃早饭,我们公社很关心张江滨这个知青,毕竟她是这些年分到我们队的第一人,要我和你好好交流,看看我们有什么不足之处,家长帮忙给指正指正!”
杨鸣卿一下有点被生产队的热情感动了,心想你们真的不见外吗?何况我还是一个戴着帽子的人,你们要是知道了,又会如何?再转念一想,农村里大都不看这个,算了,别多想了!
“哎呀,王队长,你们做的很好了,晓滨都说了,你们对她很好!我就是来玩玩,看看孩子,顺便给她带点东西来!”
杨鸣卿赶快回去房间整理了一下行李,把要带的东西拿上,看看锅里是馒头稀饭,算了,就把馒头都带上,背上背篓,走了出来!
王忠义很奇怪,“嗯,杨会计,你这是要去哪里吗?”
杨鸣卿回答道:“王队长,我就是来看看孩子,时间也不多,我今天就得马上回山王镇去。”
王忠义说道:“既然这样,我就带你大概看看我们生产队吧,你了解了,就放心了,也是会更加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也是支持我们农村的工作!”
杨鸣卿答道:“好的,好的,我在银行的工作,就是主要以农村工作为主,对于农村的情况,我是非常熟悉的,我来你们队吧,时间不长,不过就这么一上午的时间,我看看你们附近的田地,面粉加工房,我也能大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
王忠义很是感兴趣,“真的吗?杨会计是做我们农村工作的?我们队里和银行倒没什么交道,我们面房的一些业务,都是在山下永高那边,有一家信用社去办理!”
杨鸣卿笑笑说道:“那个信用社我知道!”
“杨会计,你看看,这是我们队分给张江滨的自留地,我们虽然是山区,地少,但是我们人也不多,关键是我们这位置,周围相对平整,可开垦的面积比较多,特别是我们这里不缺水,你也看到了,晓滨哪里都是用自来水!”
杨鸣卿点点头,“我看到了,这一点你们队的条件不错,我们山王镇就在山上,一个镇,喝水的条件还没有你们生产队好!”
王忠义看到杨鸣卿的表情,知道他说的是真话,更加的自豪,说道:“大胜公社下属三个队,就我们生产队有这条件,所以我们队的水稻田,也是最多的,只要没有天灾人祸,风调雨顺,我们队家家吃上大米饭是没有问题!”
杨鸣卿听这个队长说话,觉得挺有意思,问道:“你们农村都说是靠天吃饭,你怎么说还有什么人祸?有阶级敌人捣乱吗?”
王忠义捣捣烟杆说道:“我也不知道什么阶级敌人,就是前几年有什么造反派,就是山下不知道哪里造反,造到山上来了,天天开会,还把我们农民拉到山下游行,说什么运动,串联上京之类的,那一阵村民们人倒是轻松了,反正下山去天天那么闹腾,有小年轻真的跑到京城去了,还有人管饭,也不用干农活了,可是不到一年,地就荒了,没有收成,才发现人是铁,饭是钢,你玩的再花,这个是逃不脱的事!”
杨鸣卿这下对这个队长刮目相看了,农村里人就是朴实,他去到石坪,兴隆等农村,村里人嘴里没有当前流行的大道理,但是说出来的,心里遵循的,还是祖祖辈辈都遵守的实在道理,吃饱饭才是硬道理!
“王队长,你们队确实把生产搞得不错,我看你们队里的人,还有那些小孩脸色,就知道,个个健康红润,我跑了好多农村,有一些地方孩子还面有菜色!”
王忠义气愤的说道:“你看看这些年风调雨顺的,把孩子养成这样,这就是人祸哟!”
说话间,王忠义特意的带杨鸣卿来到了面房,里面正在做干面,一个年纪大点的制面师傅打了个招呼:“哟,王队长,今天有什么事吗?”
王忠义摆摆手:“没事没事,这是张江滨的爸爸杨会计,来我们队看看孩子,我就是带他转转!”
说罢向杨鸣卿介绍说道:“杨会计,这是我们面房的负责人,也是制面手艺最好的大师傅,肖维平肖师傅。”
杨鸣卿笑笑道:“肖师傅,你好!以后孩子在这里,都得拜托大家的照顾了!”说完挨个的对面房里面的人点点头。
肖维平说道:“我们这里主要是帮村民磨面,还有就是做面条,村民拿麦子来,拿稻谷来,换成面粉或者面条,或者大米回去,你家孩子喜欢吃面条的话,就叫她多来,我们给她最优惠的兑换!”大家也是一阵哄笑。
接着肖维平一一给杨鸣卿介绍了队里的几件大型机器,一台很大的面粉制面机器,从倒入面粉到这边面条出来,半自动操作,隔壁还有一台小麦磨面机,上面把麦子倒进去,下面就出来白色的面粉和黄色的麦麸子,另外一台大米剥壳机,稻谷进去,下面出来大米,看来这个队的农产品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王忠义又带着杨鸣卿转了一圈他最为自豪的水田,说道:“杨会计,你看看我们这里,你很少在山上能看到这么大面积的水田吧?我们今年还准备再开几亩水田出来,到时候我们的稻谷产量比起往年会再增加几成,就因为我们有这些条件,所以公社把这个面房,实际就是农产品加工中心,放在我们这里,我们队的这些条件算最好的了,这次的知青下乡,县里,公社就安排了知青下来,其实很多人不了解,想到是在大山里面,不愿意来,你家晓滨来了,其实不吃亏,我们这里的条件你也看到了,不比山下的农村差!”
杨鸣卿认真的点点头,说道:“王队长说的对,你说的都是实情,我也看到了,从我的角度看,你们就交通是一个大问题,做为自耕自足的封闭社会,那是没有问题,不过你们终究还是需要和外面交流,你看看,爬山上来,最能爬山的年轻人起码也得两个小时,体力差的都在三个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