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的手指悬在确认键上方,指尖刚碰到冰凉的金属表面,手环突然剧烈震动起来。那道脑波信号不仅没消失,反而更清晰了,像一根细细的线,钻进她的脑袋,轻轻扯着神经。
她闭上眼,默数三秒。
掌心用力按住太阳穴,疼痛让她清醒了一瞬。手环外侧刻着的名字缩写硌得手指发麻,那点冷意顺着指尖蔓延上来,压住了“孤影”系统快要失控的灼热感。
眼前的数据界面重新展开,半透明的弹道轨迹浮现在视野中央,十二条红线交织成网,标出无人机的火力覆盖区。“孤影”检测到电离层频率异常,反轨道拦截系统的倒计时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她睁开眼,声音很稳:“破晓-γ-三。”
驾驶座上的陈默没说话,但操纵杆立刻向右推到底。战舰引擎轰鸣,机身猛地翻转一百八十度,借着轨道炮残余的能量引爆了后方追击的战机。爆炸掀起气浪,烟尘四散的瞬间,“破晓号”迅速切入低空滑行轨道,雷达信号被地形挡住。
十二架无人机的交叉火力全部落空。
林昭盯着主控屏,手指飞快划过战术面板,标记出三条逃生路线。最短的那条要从两座废弃发射塔之间穿过,缝隙只比战舰宽七米。风速测算误差超出了安全范围,稍微偏一点,外壳就会在三秒内撕裂。
她选了这条。
“孤影”开始实时校准飞行姿态,每毫秒更新一次模型。推进器自动微调角度,战舰以极限精度贴着塔壁滑行。舱底传来刺耳的摩擦声,像是刀子刮过铁皮。
刚冲出塔群,头顶的云层忽然裂开。
实验室的穹顶装甲缓缓打开,数百个黑影从发射井中喷涌而出。它们背后展开折叠式的翅膀,动作整齐划一,瞳孔泛着幽蓝的光,像蜂群一样扑来。
林昭瞳孔一缩。
这些不是普通的飞行器,也不是常见的克隆兵。它们能在空中瞬间变向、悬停、加速,完全不讲物理规律。
“孤影”警报响起:【未知群体智能行为,威胁等级S+】
她迅速切换广域扫描,调出前五秒的飞行数据,一帧帧回放。终于发现,所有个体的动作都有0.03秒的延迟——非常细微,但确实存在。这不是自主行动,而是被同一个信号统一控制的。
脑波同步器。
苏璃和沈烬联手了。
她快速查看轨道炮剩余能量,计算扇形扫射能覆盖多少目标。一次齐射可以干掉三分之一,但会暴露位置,引来全面围剿。
不能硬拼。
她改用战术欺骗,让舰载AI模拟引擎过载,释放虚假热源。前面三十具克隆体立刻俯冲拦截,阵型前压。
就是现在!
“引爆Emp残片。”
陈默右手狠狠拍下应急按钮。一枚遗留的电磁脉冲弹在高空炸开,强磁场瞬间瘫痪了前排克隆体的系统。机械翼失灵,一个个往下掉,撞上后面的梯队,空中乱成一团。
三十多具克隆体接连坠毁,残骸如雨落下。
林昭抓住机会,重新规划突入路线。b7区通风管道出口在实验室西南角,距离还有2.3公里。地面防空炮台正在充能,18秒后就会启动。
时间不够。
手环又震了一下。
那个微弱的“姐姐”还在传,不只是情绪波动,更像是干扰源,影响“孤影”的运算。视野边缘再次出现黑斑,脑袋里的灼痛越来越强。
她深吸一口气,把手环里那段摇篮曲设为循环播放。音波通过神经接口直接传入大脑,形成稳定的节奏。她不是想回忆什么,只是需要用熟悉的频率稳住意识,防止系统过载把自己逼疯。
效果马上来了。
黑斑退去,数据流恢复清晰。
她指挥陈默贴地飞行,利用废墟遮挡接近目标。战舰速度降到最低,引擎静音,外壳降温,几乎融入夜色。
最后一段路,没有掩护。
林昭下令全功率冲刺。
“破晓号”猛然加速,直冲防护罩最薄弱的一点。撞击发生的瞬间,她已经穿上战术外骨骼,枪握在手。舱门还没打开,船体就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外壳撕裂,防护罩被撞出一个缺口。
硝烟弥漫中,林昭跳下残骸。金属靴踩在焦黑的地面上,溅起几点火星。她抬头看去,b7区通风管道就在前方三十米,入口被一道合金栅栏封死。
手环的震动变了。
不再是单纯的呼唤,而是带着某种节奏的编码。她接入“孤影”解析,结果显示:这是守夜人组织的紧急联络协议,触发条件是“基因锁即将激活”。
有人在里面接应。
或者,是个陷阱。
她不做判断,只管行动。取出微型破障弹,设定三秒延时,贴在栅栏接合处。退后五步,举枪瞄准。
轰——
爆炸声响起,栅栏扭曲变形,裂开一条能容一人通过的口子。
她正要往前走,身后传来金属断裂的声音。
陈默从驾驶舱爬出来,左臂被碎片划伤,血浸透了袖子。他踉跄几步,靠在残骸上喘气,却还是抬起右手,握拳再张开——那是他们约定的“安全确认”手势。
林昭点头回应。
她迈步走向通风管道,脚步坚定。通道里一片漆黑,只有头盔的夜视系统显示前方五十米是直道,尽头有两道密封门。
手环又震了。
这次,是一段完整的脑波信息。
没有声音,但她“听”到了。
“别相信……歌声。”